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有效拓展活动

来源 :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tncx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拓展活动是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篇教学中开展有效的拓展活动,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其听说读写的综合素养,形成英语的基本能力。如何使拓展活动在语篇教学更具有实效性呢?
  一、?以说助读,丰富语篇教学的形式
  在语篇教学中,教师采用多样的拓展活动形式,会使语篇教学更活泼,学生也更容易接受。例如,吟一吟,让学生感受英语诗歌的意境美;唱一唱,让学生感受英语歌曲的语言美。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抑扬顿挫的语调,吟唱过程中学生曲不离口,兴趣盎然,加深语篇的理解,能大大提高与所学知识相关的英语语言使用率,促进新的语法的掌握。
  比如,教授3B Unit7 Where?虽说这是图片形式的语篇,很容易理解,但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我创编了以下的chant:
  Mum,Mum,I can’t find my mum.
  Where,Where,Where is she?
  Kitchen,Kitchen,She is in the kitchen.
  Cake,Cake,I can’t find my ????.
  Where,Where,Where is the ????.
  Fridge,Fridge,It’s in the ????.
  Dad, ???? , I can’t ??????????????.
  Where, ????, Where ????????? ?
  Study, ????, He’s??????????????.
  Camera,?????, I????? find ?????????.
  Where, ????, ??????????????.
  Sorry,Sorry,Sorry I don’t kown.
  这样的chant创编活动具有词句简单、内容生动、形式活泼、韵律优美等特点,深受学生们的喜爱,而且学生非常享受这样的成就感,这是开展拓展活动非常有效的形式之一。
  二、?以读促读,提高理解语篇的实效
  语篇教学中,阅读与训练是无法分割的。优化组合各种方式的训练,往往能读活课文,提高阅读的实效。
  1.?略读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去和藏在文中的答案“捉迷藏”,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培养其快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同时,找到了正确答案又能使其增强阅读的自信心,有助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在教授5B“Unit4 An English friend”前言部分时,教师先提出两个问题:‘What is Wang Bing doing now?Who comes in?’这两个问题,让学生通过略读课文,快速地找出答案,增强了阅读的自信心,锻炼了捕捉信息的能力。
  2.?循读
  如,6B“Unit3 Asking the way ”E部分,短文用过去式叙述了一个“抓贼”的故事。教师让学生带着任务循读,查找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过去式的单词:wanted,saw,stole,ran,followed,came,turned,started,stopped,got。学生先学习,再使用这些单词造句,最后根据这些单词,按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样,不仅解决了单词教学的问题,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该语篇的教学任务。
  3.?精读
  精读课文是一节课最关键的环节,要求学生不仅要读通课文,还要读懂课文;不仅要理清课文的主要脉络,还要对语言、句式、篇章结构进行系统的学习。而以任务促读,正好符合了精读的要求,能使学生的阅读思维更加活跃,有效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在教完6B“Unit 7A letter to a penfriend”前言后,让学生精读对话,带着任务,完成笔友Peter的信息采集,并顺利完成书上“Penfriend wanted”的填空练习。事实证明,“精读”能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文章的能力。
  4.?活读
  在精读课文后,采用分小组表演、关键词提示或板书复述课文的方式帮助学生再次深入课文,能把课文读活,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如,5B“Unit3 Hobbies”一课的A部分学完之后,给学生一些关键词的提示,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行小组对话和课文的复述。学生虽然复述得不是很完整到位,但是这样的训练能使学生将课文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相信通过长时间的语言训练,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以写辅读,提升运用语篇的能力
  “读”与“写”在语篇教学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写作来辅助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在拓展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实现读写互利的双赢目的,笔者通过写短文的方式促使学生读的能力的提高。
  例如,6B Unit 6 Planning for the weekend,这是一篇关于如何制定周末作息活动的语篇。我在拓展活动中让学生根据下表信息,通过合理的想象,写短文“Miss Zhu’s weekend”。
  what what time
  Watch TV Sat.? 9:30am
  Do homework 2:30pm
  Fly kites Sun.? 10:00am
  Surf the Internet 2:00pm
  学生的英语写作从基础内容起步,先“组词成句”—Miss Zhu is going to watch TV at 9:30am on Saturday ,逐渐“组句成段”,描述Miss Zhu’s Saturday life;最后“组段成文”。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这样的小练笔不只是相同句式的“量”的“叠加”,多处不合理的时间安排,激发了学生的思维:Is Miss Zhu really busy at the weekend?引起了学生对时间安排合理性的思考。学生再通过文章给出合理建议,就是学生作品“质”的“飞跃”,是语篇主题的又一次升华。通过这一次次的飞跃与升华,学生在写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时就能更为合理。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木渎第三小学)
其他文献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一个人去认识事物、探求事物的一种重要动机,是一个人学习和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  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说过,“天才的秘密在于强烈的兴趣与爱好。”兴趣起源于人类寻求快乐的本能,它是一种无形的动力,是促使我们在某一领域追求成功的驱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兴趣的事情,往往使人废
期刊
网络为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网络的普遍使用,使作文研究更为多样化,借助网络平台的图文声形并茂的超文本的写作方式赋予了作文教学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策略  小学网络作文教学是基于网络技术环境下的作文教学。它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力求形成一套新的作文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以变革当前的作文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利用网络自主获取信息、自主
期刊
在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书法教育倍受重视。但在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突出强调的只是书写的方法和技巧,而忽略了书法教学的育人功能。其实,在无声的书法教育之中蕴藏着许多育人的功能。  一、?书法能够培育高尚情怀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今已有3500年的历史。从最初的甲骨文、金文,发展到篆书、隶书,再到日后的草书、行书、楷书,每一个汉字都积淀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睿智与精髓。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
期刊
和谐的课堂气氛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孩子们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里,愉悦地合作、体验、接受新知,学生的知识、能力、品德才能得以全面的发展,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笔者认为,关键要做到以下两点。  关注实践体验抓和谐课堂之纲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总结出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听到的容易忘记,看过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有深刻印象。研究表明,品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可见,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等方面出现的积极变化,以及每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新课程理念下对数学课堂评价的一些思考。  一、?课堂评价要讲究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评价方式多样化,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与地位”就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点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什么是语文素养呢?  一、?语文素养离不开积累  语文素养,即日常所表现出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有机整合。华东师范大学巢宗祺教授认为:“语文素养,指学生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包括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也包括一些语文能力,如识字写字能
期刊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要精心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及法则的运用,课堂练习的基本价值也就在此。  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是当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研究,谈谈提高课堂练习有效性的几点认识。  一、?设计多样性课堂练习,提
期刊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做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促使血液循环加快,需氧量增加,加快机体的代谢速度,增强肌肉、肌腱的弹性、伸展性,提高肌肉的收缩力和速度以及动作的协调性,提高兴奋性以及避免运动损伤,使人体尽快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但因为是每节课都有的教学内容,习惯性使得教师在内容、方法和手段上少了创新,形成了单一的模式,影响了活动的效果。准备活动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主教材的学习效果,甚至影响整节体
期刊
体育来源于生活,在教学实践中发掘生活原型与体育教学的联系,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体育运动,把生活经验体育化,体育问题生活化,体现“体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从生活案例中寻求与体育教学相关的学习内容,从中找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连接点。将现实生活中的“赶公交”、“雨中行”、“偷懒小方法”,用走、跑、跳、投、跨等方法体现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身体活动练习,让学生体验体育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期刊
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先生这样认为:“学习语文无非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罢了。”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教师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一、?广读—小小读书虫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孩子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好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成为了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