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视谱教学,推进音乐素质教育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hsc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它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爱好及培养学生具有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还要为学生进一步自学音乐打下基础。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诸多内容中,视谱能力的培养就更为重要。
  音乐视谱教学素质教育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往往是投入多而无收获。究其原因,就不难发现,在视谱教学往往只注重单纯的知识,技能的训练,枯燥乏味,无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能力、个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这种目标不明确,只把手段当目的的教学模式,只有经过改革,才能有效地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脱离生活和艺术知识、技能学习的现状。因此,只有以素质能力培养代替识谱教学中的知识技能训练,才是行之有效的。
  一、节奏感的培养
  节奏是音乐美感最重要的来源,也是音乐的生命,是小学阶段最先进入的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在一般人眼中节奏只是音符时值的认识,知道一个音符是每一个音符的几倍,就是掌握了节奏,把节奏限在一种数学的关系,使节奏变成一种机械的,毫无生命的东西。在现代音乐教育中,节奏可以分享为动感教学,它不仅要用耳朵听,用头脑理解,更要在动中去感觉,促使学生体验音乐的情感、音乐的流动。
  初学阶段使用节奏音节标记和读音,对节奏中的不同的时值给以一个相应的音节发音,经过练习,会逐渐使音节符号,发音,与相应的时值之间建立稳定的认知联系,形成记忆,有助于学生单独进行节奏练习,建立节奏感觉,掌握准确的节奏。
  学习节奏,可以不进行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等名称和抽象概念的讲述,而是通过律动体验,音节的声音,使学生从感性上体验和识别,配合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在愉快的游戏情绪中加深对节奏的感觉和理解。
  拍子感和节奏感是节奏能力的两个基本要素,稳定的拍感是一种潜在的起组织作用的基础,是构成节奏的基础。在教学中往往容易被忽视,我们应加强多声部的节奏活动,因为多声部的节奏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在合作配合,比较中感觉节奏,发展多层次的、粗细的节奏能力,听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可采用拍手、跺脚、拍腿等多声部节奏训练,也可以让学生即兴创编节奏,读写节奏……结合具体音乐,通过动感教学使儿童的听觉、视觉、心脑,体能协调作用,用身心去感受音乐。
  二、听觉能力的训练
  音乐的学习多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对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节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声感、结构感、形象感)都是审美能力的基础。视谱的基础首先就应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如果只片面地强调“视”,必定抑制了听觉的主动发展,视谱的教学主要是“识谱”和“视唱”,因此应把“视”与“听”有机地结合,强调“听”这个基础的作用和培养。
  小学生学习音乐可以先不通过文字符号的认识,而通过听觉来进行学习,因此教学中首先要重视听觉培养,来促使学生发展对各种音乐要素的精细而敏锐的感觉和反应。
  1.分辨不同的音区
  音乐的组成总是在不同的音区来表现,分辨高低不同的音区是听觉训练的基础,但单纯的说教学生不能理解,所以对小学生来说,应当采取生动的方法,结合不同的音乐来分辨。
  (1)教师出示三幅分别画有小鸟、鸭子、老黄牛的图画,请学生分别模拟三种动物的叫声,辨别不同的音区。
  (2)通过音乐的描绘,使学生懂得高音区可以描绘小鸟的形象,中音区可以描绘鸭子的形象,低音区可以描绘老黄牛的形象,从而让学生区别各音区的音色的表现力。
  (3)通过一种或几种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让学生听辨一个音区各自的特点,高音区清彻、明亮,中音区甜美、清丽,低音区厚美,深沉。
  2.分辨音的进行方向
  音乐的旋律尤如行进中的流水,时面曲折,时而平坦,有高有低的方向,了解旋律进行的方向,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音乐。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讲解:沿着低音向高音方向进行称为上行,由高音向低音方向进行称为下行。在一个高度上连续重复的进行称为同音反复。在讲解时,可结合具体进行中的音乐,用箭头线进行直观生动的教学。
  3.熟悉唱名、音阶、听辨音高
  唱名音阶的认识是视谱的前提,教师可利用音阶图,柯达伊方势直观形象地让学生认识,了解音队和唱名。
  首调唱句法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调性的感应,在听音中基本强调(大调自然音阶的掌握,尤其是八度范围内进行的音高听辨,在教学中可采用的韵母模唱音高及听单音用固定唱名唱出,或在旋律中听辨指定音高练习,这种结合音级,唱名的首调唱法练习,有助于学生对音高、音调形成一种稳定的心理反应,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及音乐思维的形成。)
  4.音程练习
  小学生对音程概念并不熟悉,而教师也没必要向学生讲解音程的概念,重点应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听辨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在音程教学中对旋律音歌的练习可采用爬楼梯,开火车的音乐游戏来进行。爬楼梯,通过音阶图,利用小动物在楼梯上爬上爬下,来寻找旋律音程位置,既形象又生动。学生在快乐中感受音高进行。开火车,是小学生很熟悉的游戏方法,音乐中的开火车,同样有趣味,从火车出发,“呜……开始,一站接一站,紧张而有效,学生更会乐中学。和声音程的掌握基本上采用听唱法,让学生用耳朵去感受音程。”
  5.旋律练习
  对音乐的感知,从分辨音高,音的进行方向到旋律感知与遵循“由音到形”的过程。旋律是音乐展现的线条和形象,对旋律的进行可用模唱来熟悉旋律,也可采用听记法听记简单的旋律判断,来加强音与音之间的旋律组合,让学生判断区分旋律进行的不同特点。
  在小学阶段,歌曲和读谱进度可以不同步进行,采用听唱的方法,充分调动听觉能力,音乐的整体感受能力,歌曲会唱后,可以顺带尝试着歌唱乐谱,允许学生掌握歌曲,再学唱曲谱,这样会增加学习兴趣,削弱读谱的枯燥感。
  三、创造性能力培养
  音乐教学在培养人的创造性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它能使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积极发展想象力、创造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视谱教学中的各项内容和能力培养,却应以即兴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机会,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在即兴中培养学生敏锐听觉,迅速反应,富有表现力的节奏感,感知音乐结构,理解音乐形象。
  改革视谱教学,必然会推进音乐素质教育。它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及创造力,使学生在理解音乐、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区划的调整,福海由原来的城郊乡变更为街道办事处,原所辖的村民委员会也改制成社区居民委员会。同时,辖区内新建了多个城市居民小区,大量城市居民入住。原
利用最新研制的超高梯度定向凝固装置,研究了钴基高温合金的成分偏析及机械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其机械性能有较大提高,试样拉伸断口表现为高韧性穿晶断裂,裂纹起源于碳
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的胶料都是由密炼机制备的,对此,橡胶用的混炼生产线要具有高度的适应性。此外,现代的密炼机要能够加工所有形状的胶料(如胶块、胶粒、胶条等)。这是连续操作的
浪费是供应链的死敌。不管是过多的库存、不必要的货物移动、制造过程的紊乱、技术系统的未充分利用,还是不够精确的销售预测,都会带来时间和金钱的浪费,而物流人员的工作就
证券交易税是在证券交易环节对证券交易行为征收的税种,一般采用证券交易税和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形式。本文比较了证券交易税的课征模式及国际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
函数是高中数学极为重要的内容,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含参数的函数问题的考查频率颇高,且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结合2016年的各省市高考题,谈谈此类问题的解题策略,供
目前采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从硫酸溶液中萃取铟在生产上虽获得广泛应用,但反萃取又转入盐酸体系,腐蚀刺激性较强.改用D2EHMTPA萃取铟可能较好,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至
陈岱孙先生1900年10月出生于福建闽侯,1920年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1922年获威斯康星大学学士学位,1924年和1926年先后获哈佛大学硕士、博士学位。1927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28年任经济学系主任,1929年任法学
北师大版教材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中有这样一个命题判断:“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大家知道,这是一个假命题,但如何构造反例图形却是一道难
研究了灰铸铁、A_3和一种稀土Cr-Si合金铸铁的锌液腐蚀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硅在锌液腐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较高的硅含量与铬和稀土的复合作用可抑制腐蚀层中γ相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