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代谢综合征影响因素及其中医证候特征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gez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老年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中医证候特点,分析影响老年代谢综合征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老年代谢综合征提供证据支持。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3月期间于北京医院中医科及内分泌科门诊、病房进行就诊的患者,收集整理患者基本信息:年龄、家族史、坐位累计时间等。四诊信息:症状、舌脉;理化指标:腰围、血常规、生化等。运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代谢综合征发生的症候类型排前3位的包括以下几类,即:血瘀占比为56.91%、阴虚占比为38.12%、火热占比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西替利嗪糖浆联合除湿止痒汤治疗小儿湿疹的疗效,以及对患儿炎性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0月期间青海省中医院收治的湿疹患儿21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8例和观察组108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糖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除湿止痒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两组湿疹面积和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检测血清炎性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和
目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居家护理干预,观察该干预方法对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实施居家护理干预,比较2组睡眠质量评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结果:通过6个月的居家护理干预,2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等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家护理干预可帮助肾病综合征患者改善睡眠质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old-Dampness Epidemic Prescription (寒湿疫方)” on the main symptoms of quarantined people in community based o
摘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常见的以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为特征的慢性睡眠呼吸疾病,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风险相关。近年来,已有研究证实OSAS是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加速AS的发生和发展。目前有理论提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动脉壁氧供需不平衡,而OSAS的典型特征是慢性间歇性缺氧(CIH),所以推测CIH可能是OSAS加速AS形成的中间机
目的探讨电针八髎穴治疗慢性肛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于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就诊的慢性肛门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取电针八髎穴治疗,对照组采取生物反馈疗法,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肛门直肠测压、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进行评估,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小儿脑瘫特发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期间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脑瘫特发性便秘患儿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与治疗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推拿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疗效,综合疗效,治疗安全性及治疗前后便秘改善情况(排便频率、排便困难度及大便性状评分),免疫功能(CD3+、CD4+、CD4+/C
目的:探讨家庭关怀对中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选取厦门市的50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家庭关怀量表(Family-APGAR)、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家庭功能良好者14例(28.00%),家庭功能中度障碍者17例(34.00%),家庭功能严重障碍者19例(38.00%);不同家庭关怀度学生的SAS评分、SDS评分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扶正散结法干预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7月期间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治疗组62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CHOP方案进行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扶正散结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T细胞亚群情况、治疗毒副作用、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生存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缓解率80.65%(50/62)明显高于对照组62.90%(3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后,一系列复杂病理过程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均发生改变,心脏纤维化(MF)形成后持续进展,导致心功能逐渐降低,预后不良。近年来中草药来源的活性成分因其结构稳定、药效确切逐步受到广泛关注,或许将为新药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候选化合物。研究中药单体的作用和机制有利于寻找AMI后MF的有效治疗药物。目前已有多项实验研究发现,不同种中药单体均对AMI后MF的发生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阻抑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早期治疗脑梗死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于保定市第四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吡拉西坦)和观察组(吡拉西坦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每组各52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治疗后脑积液中乙酰胆碱(ACH)含量、血清乙酰胆碱酯酶(Ach E)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