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艺术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on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的发展程度不止体现在于经济的强大,政治,文化现如今也占据很大的地位。中华文化拥有几千年的历史,不仅在我国这个舞台上,甚至是在世界舞台上璀璨夺目。在对其发扬的不断探究的过程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民间艺术的重新登台是从学生教育中开始的。民间艺术的多种内容中,文学活动的开展工作对于民间艺术的影响力最为显著。本文将从民间艺术的背景、民间艺术文化的研究意义、民间艺术研究的方法 、民间艺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以及民间艺术的一些基础概念来阐述。
  关键词:民间艺术;学生;文学活动
  一、前言
  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多姿多彩,兼容并进等特点。民间艺术作为其中一种,古往今来对我们现今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扬产生的深刻的影响作用。民间艺术广义上来讲是由广大劳动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日常娱乐需求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一种艺术。在所有的民间艺术中相比与其他来说有名气的大概就是:剪纸,皮影戏,壁画,刺绣,印染,雕塑,陶瓷,木艺等等众多手工技艺品。但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却很少能看到它们的影子。多得听也不过是家里老一辈的爷爷奶奶总是会提起在他们小的时候,这些都是他们快乐的源泉。而我们有可能接触到民间艺术,大概就是小时候奶奶亲手缝制的衣服或者是自制的玩具。现如今,生活节奏快到无法想象。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几乎所有的家长从小就要求自己的孩子加入各种兴趣班,学习乐器,舞蹈,……由此可以看见,孩子根本没有时间来玩耍或者说是根本没有时间来体验传统艺术带来的欢乐。这不由得让人思考,究竟是民间艺术跟不上时代潮流了?还是现代生活抛弃了它?带着这样的疑问,才激发了我对该课题研究与探索的兴趣。
  要做到让孩子从小认同,欣赏民间艺术,因此就必须为孩子营造具有民间艺术特色的环境,而在其中对孩子的教育就显示出了其重要作用。本篇论文的突破口是文学活动。民间艺术大都具有当地特色,本文立足现实从河南特色文化出发,通过课题研究,研究出民间艺术如何在学生文学活动中扎根立足。
  二、学生对于民间艺术的自我赏识
  中国的文化真的是太了不起了,就单纯的从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民间艺术来看就已经是异彩纷呈了。在我小的时候生活在农村里,村子的西头每天都会有几个老头在拉二胡,我也每天都自己跑过去蹲在他们的身边津津有味的听那细细悠扬的婉转之音。再后来,还有人在那儿拉二胡,但是没有孩子们去听了,因为孩子们让动画片给绊住了脚。如果我们每天都教导孩子去听二胡,要求孩子们学习剪纸。那么,过了几年的时间他们就成了民间艺术的传承者,他们可以让民间艺术的血脉源源不断的流传下去。在当今我们还会从很多文学作品中找到民间艺术的身影,就像冯唐在他的《北京北京》里能够找到老北京的民间艺术,写到有剪纸的艺术,老人们把一张张红纸剪出鱼的样子,剪出一条条龙的形状。当读者读到这些内容的时候,心中还是会激荡起来很大的民族自豪感还会有一种由衷的归属感。如果想继续让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发光,让我们国民都记住它,让它继续走向世界,我们必须让幼儿学生或者是小学生能够赏识我们的民间艺术,然后再通过写作,表演或者是文学活动传播我们博大精深的民间艺术文化。想让学生们赏识民间艺术就必须让学生们接触到民间艺术。
  三、民间艺术在文学活动中的价值
  (一)文学活动分为广义和狭义方面,从广义上来说:凡是能够人的身心健康,成长,情感,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比如一个人遇到了美丽的景色,看到了先进的文化,就在心中发出一句敢叹或者发出几句诗。这些行为都是文学活动的一个过程,让他们尽早的了解社会环境及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触景生情。而狭义的文学活动就是作者把一件事情记录下来加上创作动机。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放开,中国的民间艺术更需要走出去,让世界接受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我们有一条道路是必须要走的,那就是把民间艺术融入到文学活动中。让外来者通过度文学作品得到更好的认知。文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意识形态,在文学活动中加入民间艺术,那么就会起到如虎添翼的效果。
  民间艺术虽然加了“民间”这两字,但也正是这两个字才突出了它的特点。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民间艺术占据重要角色。对文学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学习民间艺术从小就能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思想。其次,民间艺术技艺来源于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对象,也帮助人们认识到祖先们的聪明才智,激励他们不断完善自我,注重实用性和简单的操作,这就体现出了我国传统的工匠水平,从民间艺术作品上,劳动人民的作品体现在生活的质朴上,这就是广大农民大众的的真实写照,这里面透漏着生活中质朴的真实美,更能体现我国古代先贤的优秀哲学思想,这些优秀的价值观从生活的本质对学生,读者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后世的教育奠基作用。
  (二)从现代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艺术的魅力所在。举例来说:音乐使我我们暂时忘记烦恼,美术给我们视觉上的盛宴,戏曲将我们带入真实的世界。民间工艺中对现在很有很大冲击的数不胜数,好比陶瓷。因为中国造瓷的发展,才有了“China”这个名称。在外国的文学创造活动中“China”也经常被提及。古代陶瓷的故乡是景德镇,因它烧瓷手艺的高超,这座城市也跟着一起出了名,对今天乃至以后陶瓷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并且凭现在的技术也可能烧不出来的瓷,在经济条件极度匮乏的古代还是做到了。因此古人的聪明是我们不可企及的。单凭陶瓷这一例,足以证明民间艺术的美与魅。路遥从小生活在黄土高原之上,黄土,窑洞早也就成为了一种文化,成为了一种民间文化,路遥在他的《平凡的世界》中在民间文化的基础上加上了了那些独特的人和事,就成就了一部文学巨作。虽然,时代的发展也带来了美,但这是两种不同的美。当我们初来人世间就应该从小就开始对美的熏陶。民间艺术在提升人类的认知能力的过程中,在人类的文学创造活动中也能凭其有的独特美提高人类的审美能力。对文学活动产生巨大影响。
  四、结语
  民间艺术对文学活动是会产生影响的,而且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物质精神的结合,它始终在我们人类的各种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文学活动中注入民间藝术的元素,这样可以使文学作品得到高度的赏识,还会让我们的艺术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文化人类学》林惠祥 商务印书馆 2011.9
  [2]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
  [3]赵洪思、李宝席主编:《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人民出版社,
  [4]张紫晨主编:《民俗学讲演集》, 书目文献出版社,
  [5]关敬吾:《民俗学》, 王汝澜,龚益善译,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6]杨丽娟:民间文学的分类特性与学术价值
  [7]李丹: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
其他文献
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历年来我园以“蒙特梭利教学”为特色课程,孩子在动手操作能力、专注力、秩序感、自控能力和自理能力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和发展,但对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比较欠缺,于是我们通过语言教学活动、晨间演讲、区域活动、生活环节、节假日活动等中积极地创设让孩子们开口说的
期刊
摘要:导学案能够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方向的引导,这就要求导学案的设计必须合理以及巧妙,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汲取大量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必须以帮助学生构建物理知识结构为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及时复习之前的内容,帮助学到将新的知识点和之前的知识点进行联系和总结。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再一味的自己进行讲解,要将课堂交给学生,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积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是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小学生对数学知识难以理解,缺乏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对学习中兴趣缺失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保证数学教学高效开展。笔者分析了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缺失兴趣的原因,探究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使用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措施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良
期刊
摘要:当前背景下,初中德育是初中教育中的关键内容。所谓德育教育,就是针对学生的道德素养、价值观念以及思想理念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进而形成正确的行为方式,促进学生的全方面综合发展。當前的教育背景下,初中德育工作可以促进学生在心理层面的萌芽,也能让学生在道德能力发展方面获得提升,为学生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本文将针对传统教育与初中德育工作的融合进行分析。  关键词:传统道德教育;初中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推进,使得寄宿学校以及半寄宿学校悄然间流行起来,半寄宿学校主要被开设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地区甚至是一些偏远的地区小学,由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限制,以及家长对于目前学校教育的苛求,使得半寄宿学校逐渐走进了这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与此同时,由于家长常年务工在外,使得这些地区的孩子只能和老人在一起生活,由于老人年岁以高,再加之无法辅导孩子学习,就将孩子寄托在学校。随着教育制
期刊
摘要:所谓地理实践力是借助地图、数据和其他工具在地理模拟实验和演示、地理观察和测量、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地理信息定位和搜索等活动中,实践力与品质素养的综合表现。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推动深层次教育改革,国家教育部决定研究制定核心素养体系,并要求新课程标准的制定要以核心素养体系作为主线。高中是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阶段,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时期。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是实现高中
期刊
摘要:伴随着新课堂改革的全方位实施和慢慢深入,小学品德这一学科面临着一些改革要求。即便小学品德老师在积极地响应着这些要求,但建立高效课堂这一目标仍然停留在口头上,而实践甚少,因此并没有真正落实。在本文中笔者将客观分析小学品德学科的教学现况,反映出在小学品德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针对“以点带面”的开展小学品德学科教研活动是有必要的以及如何开展等几个问题进行详谈。  关键词:小学品德;以点带面
期刊
摘要: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根据是非标准进行褒贬,该肯定的就肯定,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该否定的就否定,并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教育;在全班形成一种能够扶持正气、伸张正义、制止错误思想、阻止不道德现象的集体舆论。  关键词:奖励;惩罚;批评;鼓励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做到游刃有余、张弛有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直是我做班主任以来的奋斗目标
期刊
摘要:通过对校本教研的学习和探索,本文对我校的美术教研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评述。在总结自己的教训和别人的经验后,本文还对校本教研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看法。  关键词:美术校本教研;因需而教  现在想起来真有点好笑,以前我对“校本教学研究”的理解停留在字面的意思上——自编教材的教学研究。通过不断的阅读、学习和研究之后,我不仅对校本教研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而且还结合平时的美术教育教学对我校的美术校本教
期刊
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和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作为素质教育具体实施者的教师素质就成为素质教育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那么,素质教育需要中学历史教师具备哪些素质呢?笔者认为大致需要有以下几项:  一、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素质  历史教师的素质即指历史教师在从事历史教育教学活动时应具备的素养。在这里,科学的世界观、理想和事业心,探索、创新与宽容精神,勤奋、意志与毅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