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色瓷与兔毫盏·茶文化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3345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文中,中国一词的音译是瓷器,而在俄文中,中国一词的音译是茶叶,可见中国的茶叶和瓷器在外国人眼中有多么重要。
  中国人是爱茶的。茶之作为饮料,也是中国人的发明。林语堂对中国人的饮茶风尚,曾作过一番描述,他说:
  “(茶)在这里的作用,超过了任何一项类型的人类发明。饮茶促使茶馆进入人们的生活,相当于西方普通人常去的咖啡馆。人们或者在家里饮茶,或者去茶馆饮茶;有自斟自饮的,也有与人共饮的;开会的时候喝茶,解决纠纷的时候也喝;早餐之前喝,午夜也喝。只要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这是一个普遍的习惯,对身心没有任何害处……最好的茶叶是温和而有‘回味’的,这种回味在茶水喝下去一两分钟后,化学作用在唾液腺上发生之时就会产生。这样的好茶喝下去之后会使每个人的精神为之一振,情绪也会好起来。我毫不怀疑它具有使中国人延年益寿的作用,因为它有助于消化,使人心平气和。”他这里谈及的是饮茶风尚、茶道及饮茶的作用,还涉及饮茶艺术。品茶是艺术,也是一门学问,茶道更是一门学问。而精于茶道的日本人是惟一可以和中国人相提并论的茶人。
  茶树原产于中国西南,传说始于黄帝年代。对茶的最早记载是成书于汉代的《尔雅》。它假周公之名,所以不少人据此论证周代已形成饮茶风尚。但《周礼》所列六饮和四饮中并无茶饮之类,据此推断至少是在周王室时还并不那么崇尚饮茶。大约是从魏晋时代起,茶才与酪、酒一样,同为筵宴饮品中的佳品,史籍中更有以茶代酒的美谈。
  茶饮兴盛应在盛唐,那个时代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饮茶。尤其是在陆羽的《茶经》问世之后,饮茶很快成为无论贫富阶层都盛行的一种社会风尚。陆羽的《茶经》集中唐以前茶学之大成,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茶学百科全书。书中论述的茶道,至迟在唐代中叶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采茶、制茶、烹茶、饮茶,都有明确的规范,非常严谨。以烹茶为例,首先要有一套特制的茶具,包括炉、釜、碾、杯、碗等。唐代茶具最重要的发现是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其茶具均为银器,有烹煮茶汤用的风炉、■、火■、茶匙、则、熟盂,有点茶用的汤瓶、调达子,有碾茶、罗茶用的茶碾和碾轴、茶罗,有贮茶用的盒,还有贮盐用的簋、盐台和烘茶用的笼子、饮茶用的茶托、茶杯等。
  唐人饮茶用的茶杯是非常讲究的。饮茶一般要选用玉青色的越瓷。这样的选择一是趋于当代的审美情趣,二是品茶的审美需求。唐代茶一般呈现白红之色,如果要用邢州白瓷茶具则易使茶色发红,用寿州黄瓷茶具则使茶色发紫,用洪州褐瓷又使茶色发黑,都不宜选用。惟越瓷盛茶可现一种美丽的绿色,因而得到了唐代人的青睐。
  越窑青瓷在三国时代于表征上已经显示出相当强的瓷感了,迨至唐宋,青瓷生产已然达到“千峰翠色”的境界而出现了“秘色”之美誉。秘色瓷器始于唐,盛于五代,衰于南宋,断于明代。秘色瓷器在唐代曾凌驾于全国各窑之上,陆羽曾把它评为第一。《茶经》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陆龟蒙有诗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如向中霄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孟郊诗曰:“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从唐代文人的诗作以及近现代的考古成果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南方的以青和青绿釉为主的越窑瓷器和茶文化的密切关系。
  宋人好茶,比起唐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宋徽宗在《大观茶论》的序言中谈到宋人嗜茶的情形。他说:“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故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之极……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竞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之精,争鉴戒之别。虽下士于此时,不以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清尚也。”对于宋徽宗自诩的“盛世”,实在不敢恭维。这位皇帝在书法与绘画上绝对是位大师级人物,然而在治理国家上却是一个大外行。他从政亲小人,疏贤臣,贪图享乐,玩物丧志,招致内忧外患,战火纷起,把好端端的国家弄得不可收拾。然而此君在玩上却玩出了许多的高水平。其时,不但是皇帝好玩,士大夫们也以品茶为乐,其中一玩便是比试茶品的高下,名曰斗茶。
  当时盛产贡茶的建溪,每年都要举行茶品大赛,称之为“茗战”。那位写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就曾经描绘过这样一场争斗:“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栖江上中斗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斗茶既斗茶色也斗茶味、茶形。因为各代审美情趣不同,因而对茶色、茶具的喜恶就有了区别。唐茶贵红,而宋代则贵白。茶色白用青瓷就不美观了,必须要用黑盏才能显出茶的本色。宋代饮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清烹法,一种是把茶末冲水,冲时茶起乳花,故曰茶色白。饮茶使用黑盏主要是斗茶之需。《陶说》:“斗试之法,以水痕先退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曰:一水两水,茶色白,入黑盏,水痕易验,兔毫盏之所以贵也。”这就是说,由于斗茶之需要,黑盏才应运而生而且兴盛于宋时。宋代的黑茶盏后世在河南、山西、四川、广东、福建等地出土很多。其中有一种釉青呈兔毫斑点的黑盏属最上品,称为“兔毫盏”,十分珍美。
  宋之黑釉瓷产在福建建瓯(古建安)之水吉镇,称为“黑建”。黑建,釉黑而滋润,黑釉中半透出银白色白波纹和兔毫状,故有兔毫花、兔毛花、黄兔斑之名,又有鹧鸪斑、油滴之称。“兔毫”和“油滴”,都是我国传统黑釉陶瓷中的名贵品种。宋徽宗说:“盏以青绿为贵,兔毫为上。”蔡襄《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皆不及也。”可见当时茶道中对茶具之重视。
  说到茶道,人们马上会想起日本国茶道的高雅,以为人家才是正宗,这绝对是一种不了解母文化的误解。其实,日本的茶饮和茶道,本是源于我们中国的。茶叶至少在唐代便已随着佛教的传播进入日本。公元1168年,日本荣西禅师来中国学佛,同时也潜心于茶学的钻研,归国时将大量茶种和佛经一起带回日本,从此日本饮茶蔚为风尚。在日本镰仓时代,到我国浙江天目山佛寺留学的日本佛僧们,曾带回去天目山的茶碗,此后,日本把历代保存下来的建盏都视为国宝,把施有黑釉的陶瓷器称为“天目”。后来“天目”的词义已不限于建盏,不但施黑釉者称“天目”,而且造形类似建盏者,即使不施黑釉,在日本亦称天目,而且按其釉色、纹样、产地、收藏者等不同而各具名称,如灰被天目、白天目、油滴天目、玳瑁天目、兔毫天目、红油滴天目、妙国寺天目等等。如今“天目”的英语“Temmoku”一词已经成为国际专用名词。
  笔者的书案上摆放着一盏口径为10厘米的兔毫盏,这是笔者书斋中的镇斋之宝。虽然考证不出它当年是否参加过红火一时的斗茶,但它历经近千年沧桑而在黑釉中流淌着的褐黄、蓝绿的毫毛状筋脉仍在娓娓地讲述着一个个的故事。它为自己始于唐盛于宋而衰于元而自叹,它又为其筋骨脉胳有幸传承至今而自慰,更为祖国的传统文化墙内开花墙外香而遗憾。
  如今,茶文化作为一种文明成果已然传遍世界。在东邻日本,其对茶文化之研究与普及程度已经超过我国。然而,在我国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人中对茶文化精华的研究与继承的兴趣却在不断退化。这种冷漠不止在于年轻一代是喜欢喝茶抑或咖啡,也不在于街头之上茶馆数量之多寡。笔者所关心的是茶这种传统的饮食文化在进食功能背后的那种文化价值与底蕴,即文化之根还能否守得住。
  当前,现代化的浪潮席卷一切,追逐“文化全球化”似乎成为一种时髦。岂知,当代蜗居在装修豪华的新居内,举起日本天目和爱人共啜咖啡时,不知你是否体悟到你所追逐的所谓国际时尚其实就是别人拿去消化过的我们自家的东西。这像浮萍一样地随波逐流,长此以往就会失去我们自己的文化之根。
  嗟夫!一个失去了文化之根的民族是没有出息的。身处全球化大潮中的中国人,只有重新评估、定义和守住自己的文化之根,才能在全球的发展浪潮中找到自己的身份定位。
  愿茶文化这棵老树再发新芽!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农业的发展也达到了新科技时代,即运用高科技手段是农业突破环境的约束,并实现持续发展的阶段。研究人员采用先进的农业机械为主体,使其与先进的科学
肆虐的寒风席卷而来,一月的天空还不曾下雪。  梧桐的枝桠枯了,街心花园里叶子堆积成冢。两根叶柄纠缠在一起,连理不会折断。远处有孩子踩踏在枯叶上嬉戏,声音细碎,如踏雪。  冬天是寒冷的孩子彼此温暖的季节。太阳变得远了,在天空中散发着微薄的橙色光线,艰难地透过冰冷的云层融化玻璃窗上的冰晶,显得力不从心。红色变得尤为稀罕。于是过年时春联吊钱都要用红色,还有史湘云一定要“带(戴)着大红猩猩毡昭君套”踏雪寻
期刊
期刊
期刊
混合式教学是传统教学与网络化教学优势互补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文章介绍了沈阳工学院的视听说教学现状,并基于混合式教学相关理论,探究了“网络自主学习+传统教学”的新型混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