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莱特注射液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对T 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7844412d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结直肠癌(CRC)的临床疗效及对T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4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5-氟尿嘧啶治疗,观察组采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肿瘤控制率、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T细胞因子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为(64.42±3.21)分,治疗后KPS评分为(70.32±3.02)分;观察组治疗前KPS评分为(64.32±3.18)分,治疗后KPS评分为(79.65±7.23)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创伤性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采取计算机单双数配号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比组,各30例。对比组采取常规交锁髓
目的研究上颌窦积液在溺死尸体中的影像学特征,探寻其形态特点及在死因诊断中的价值,为溺死虚拟解剖研究提供客观证据支撑。方法收集北京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2019年进行死后CT
目的探讨rs1799963(凝血因子V基因Leiden)、rs6025(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rs1042579(血栓调节蛋白基因c.1418C>T)及rs1801131(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4个凝血相关基因的
目的研究白腹皮蠹(双翅目:皮蠹科)的生长发育规律,为严重腐败或白骨化尸体最短死亡时间(minimum postmortem interval,PMImin)的推断提供基本数据。方法在20℃、24℃、28℃和
目的基于原始表格转换法和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应用Nolla法推断中国北方汉族5.00~14.99岁儿童年龄的准确性。方法收集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5.00~14.99岁中国北方汉族儿
目的观察电击死大鼠皮肤超微结构,检测心肌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2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2α,HIF-2α)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type-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目的探讨序贯幽门螺杆菌根除性治疗对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序贯治疗组,每组39例。常规治疗组采取兰索拉唑和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
目的观察分析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临床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使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ADR发
目的研究伐昔洛韦联合红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价值。方法142例带状疱疹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71例。对照组予以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与齐拉西酮在奥氮平所致精神病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奥氮平所致精神病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行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