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yr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教育背景下,提高教学有效性成为了广大教师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而初中阶段开展的历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重要学科,其教学效率的提升更应该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出发,针对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教学氛围  以生为本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7-0006-02
  引言
  初中阶段开展的历史教学,是学生系统接触历史知识的起始阶段,不仅能为学生今后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还能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对当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清楚的认知,要能够采用激发起学生对历史知识感兴趣的模式,创造趣味性的历史课堂教学氛围,进而促进学生养成历史学科的思维,使他们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想思维对历史事件、人物和影响等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果。如此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人文历史素养,而且能够切实促进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经验,浅析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
  新课改教育背景下,提高教学有效性成为了广大教师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然而,目前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理念却较为陈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教学资源也比较匮乏。下面,笔者将具体谈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理念陈旧
  目前,初中历史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往往只是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互动,导致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被动地学习历史知识,因而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仅限于表面层次,无法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探索,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学习兴趣不足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然而,由于教学模式单一落后,导致历史教学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很容易感觉枯燥乏味,进而失去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与热情,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不到有效加强。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降低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资源匮乏
  目前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部分年长的教师受自身教学能力的限制,无法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为学生搜集更多教学资料,也无法借助学生的实际生活资源,学生缺乏最基础的历史知识和社会常识,因而导致其课堂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质量严重受限,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提升。
  二、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面对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拓展历史课堂的教学资源等等。具体来说,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就要以学生为根本,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加強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秦汉文化”时,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讲解科学技术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展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和张衡制作的地动仪的图片,使学生通过直观的观看,增强他们对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的学习兴趣;在讲解秦汉时期的数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展示以竿标测日影求日高和勾股定理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的了解《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的内容;在讲解秦汉时期医学的内容时,教师则可以展示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的图片,使学生直观观看古代人们对于医学的研究内容;在讲解造纸术的时候,教师则可以展示甘肃天水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使学生对古人造纸术的发展有进一步的认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搜集更多的相关教学资料,让学生能够透过不同教学资料中体现出的不同价值观和主观意识,从不同的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与理解,进而有效加深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比如,在讲解秦汉时期的哲学与宗教的内容时,教师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董仲舒的新儒学、谶纬之学、王充《论衡》和佛教的传入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如《天人三策》《春秋繁露》等等,使学生对历史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总之,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借助多媒体课件营造趣味化的历史课堂教学环境,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二)鼓励学生探究学习,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在初中阶段开展历史教学,不是单纯为了让学生记住“在哪一年发生了哪件事”“人们从中得出了什么样的教训”等枯燥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的思考和探索,从而对历史事件产生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见解。为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在教学中大胆质疑,并以问题的方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能对历史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进而就能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节课内容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初步阅读课文,而后提问学生: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但这块新大陆为什么不称为哥伦布洲而被称为美洲。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拓展他们自主的知识面,并为之后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其次教师可以围绕“评论哥伦布航行美洲”的主题,以悖论的方式向学生进行课堂提问,首先给出学生三种历史观点:第一,哥伦布航行美洲是一次人类社会交往的重要行动。第二,哥伦布是殖民主义的强盗,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第三,哥伦布航行美洲是非正义的行为。使学生对哥伦布航行美洲的事件产生更大的疑问,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搜集相关历史资料,了解更多详实内容,并通过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加深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全面理解与整体把握,进而就能有效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以讨论会的形式,让学生分组对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作用进行辨析。如可以按照学生的意愿将其分成:“强盗组”“先驱组”和“进步与正义组”三个小组,而后先让各小组成员利用各种途径分别收集相应的历史材料,并在小组范围内进行讨论、筛选出支持本组观点的历史事实,最后让各小组代表分别阐述本组的观点。总之,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探究学习,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有效活跃了历史课堂的教学氛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新课改提倡的素质教育,对当前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学科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发展情况。为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维方式,奠定学生唯物史观的科学思想,让学生能够在探究历史问题的时候,保持清晰的思路和理性的判断,并能够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对历史人物及其所作所为进行准确的分析与判断,并通过自主搜集相关资料、互相分享搜集成果、开展小组合作讨论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同时锻炼学生的材料收集、语言表达、综合分析、思维创新等能力,有效实现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还是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节为例,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分小组的讨论,就是让他们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对历史人物及其所作所为进行分析与判断,对于哥伦布代表的是强盗、先驱还是正义与进步的讨论,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证主义思维和评判历史事件的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小组成员课下的搜集资料、小组范围内共享搜集的成果和讨论彼此的观点等,则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材料收集、综合分析等历史素养。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开展角色扮演活动,通过创造性地再现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引导他们体会历史人物的内心感受,培养他们的历史学科思维。总之,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互相分享搜集成果、开展小组合作讨论等,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深度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可适时、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能通过学习历史知识,进行古今对照、中外对比,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引导学生从更广、更深的角度去思考历史问题,进而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滚滚历史长河中发生过很多类似的事件,而这些事件之所以相似,其背后原因一定有着某种联系,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可以在讲述完教学内容之后,结合目前的国际战事和国内外的相关政策法规等,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角度出发,向学生介绍这些事情发生的必然性,有效充实学生的思维素材,然后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思考方式,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和重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深度与广度,帮助学生得到更有价值的历史结论。总之,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让学生进行古今对照、中外对比,就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深度,进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提高教学有效性成为了广大教师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初中阶段开展的历史教学,是学生系统接触历史知识的起始阶段,不仅能为学生今后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还能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形成正确的三观态度,其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应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为此,在现代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就需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营造良好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加强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从而实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爱缺.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5(23):19.
  [2]吴文杰.浅析如何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7(19):86-87.
  [3]金红.浅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458.
  [4]桑艳云.以生为本  以学定教——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7(A4):124.
  [5]谷碧.调动历史学习兴趣凸显学习主体地位——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导学,2017(16):72.
  [6]苏秀玲.以生为本 以学定教——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09):15.
  作者简介:
  万挺(1971月3月-),男,汉族,甘肃天水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历史教学。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7-0018-02  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是学生怕学习的一门功课,它没有鲜艳的色彩,也没有生动丰富的语言,给予孩子的感觉是动脑动手,伤筋劳神,以至许多孩子产生厌学数学的现象。如何引导学生走出厌学误区呢?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期刊
【摘要】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叛逆心理也逐渐变得严重。而语文学科无论从教师对学生的教导,还是教材本身,都具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将教材内容进行延伸拓展,以此疏导学生的叛逆心理,同时更要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将塑造学生的健康人生观视为己任。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叛逆 转化疏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新时期,社会的竞争不断地激烈,人们的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将直接决定着他们未来的发展。当代小学生处于多变的时代,在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教师必须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业务来帮助学生度过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一名教育者,需要为孩子们形成正确认知构建发挥辅助作用,特别是在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相对模糊,缺乏处理问题和分辨是非能力时,需要对他们做出合理的引导。笔者试图在本
期刊
【摘要】在初中教育中,语文是非常重要的科目,语文学习对学生素养提高有着重要意义。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进行,要求教师初中语文教学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根据实际需要开拓创新,切实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笔者主要探究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希望可以在做好初中语文教学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其核心素养,给学生更好的成长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 核心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
期刊
【摘要】本文以浅析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及教学策略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和小学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听力能力的合理对策为主要依据,首先分析了教学思想滞后、忽略听力教学发展性、学生对英语听力产生畏惧感,其次从因材施教教学模式,时刻关注学生情绪状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听力训练计划;了解英美文化,渗透文化内容;借助信息技术,布置课后听力作业、确立合理化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学习这几方面进行
期刊
【摘要】作为中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双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探索近年来在我国各领域大量涌现,高职思政课领域的创新创业教育便属于其中代表。基于此,本文将简单分析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及其影响,并深入探讨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 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
期刊
【摘要】由于小学生刚接触数学知识不久,很多问题对于他们来讲都比较抽象,理解时难度较大。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教师可以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其中,降低数学学习难度,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并且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对数学产生全新的认识。同时形成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在生活中。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小学数学 教学生活化 
期刊
【摘要】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各大学校也在不遗余力地对人才进行培养,旨在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那么除了各大重点院校之外,当前的中职院校也不甘落后,致力于帮助现代的中职学生加强对学科知识的运用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很多中职院校更多侧重的是学生的一些职业技能培养,但是随着当今时代的需要,很多中职院校也开始意识到了当前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学科理论知识,以及学
期刊
【摘要】由于社会人才的需求,我国教育事业近年来正在进行改革。现阶段我国在素质化教育方面较为重视,新课改也正在深入推进。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我国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是学生打下基础的阶段。本文对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提出几点能够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供广大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作为教学
期刊
【摘要】本文从专业情怀、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这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中小学班主任的基本素养结构。同时,着重阐述了价值认同、学识渊博、沟通合作能力、信息素养等这些中小学班主任基本素养中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中小学班主任 基本素养 价值认同 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7-0021-02  引言  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得到更好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