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项调查后的语文预习对策探讨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tguo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前预习是初中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保证教学顺利实现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把好预习这道关,并予以有力的指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课前预习;语文教学;良好习惯
  一、学生当前预习状况调查
  (一)学生对预习的认识和态度。当学生认识到某件事的意义时,便会产生较为持久的动机。以下是两个班73位学生目前的预习状况:
  经常性预习的同学仅占占20.5%,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对预习认识不足,不重视课前预习,有部分学生课前就不预习。学生普遍都能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
  (二)预习的主动性。选A的占58.9%,可以看出很多学生,是在为完成老师的任务而进行预习,这对培养学生良好自觉的预习习惯是不利的。选B的仅占39.7%,可见有一半的学生在被动的预习或不预习,而选C的占1.4%反映出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并不是十分关心。
  (三)学生预习的内容。学生对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够重视,预习没有目的性,随便看看书的就占30.1%。更严重的是学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闻一多先生说过,书要读懂,先求不懂。而没有疑问的学生是没有创新意识的,他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为此,在预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总之,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及方法还是处于浅层次的。
  二、有效预习方法指导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成功与否,是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教师自己读书、作文,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学科。要想便学生最终能离开教师自己读书、作文,掌握语文工具性,必须要让学生学生有效地课前预习。能有效地课学预习,就能有效地自己阅读与作文。
  拿到一篇课文,首先是读。即读生字,读课文。要求把生字字音读正确,并且做到“五不”: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不破句。为了保证质量,我要求每篇课文至少读三遍。在读的基础上,根据课文主题、难易、文体等不同特点,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
  (一)问题式指导。传授新课之前,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和学习重点,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在阅读中弄清这些问题,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就不再有“不知学啥”的困惑了,就付动去为解决问题而努力。
  1、抓住知识点,分清主次,突出重点,设计好问题
  一般每个单元都代表一种文体,或有一个侧重的知识点。教师必须注意从必读到自读强调突出重点,让学生首要解决这一问题,树立自读时的中心问题,训练学生抓住中心事,中心环节,中心人物和提炼中心思想的能力,例如在教授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社戏》时,在学生预习时设置以下问题:①文章是以什么线索贯穿全文的?②找出小说中的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③两处环境描写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将一篇4000多字的文章缩短到几十字了,学生会发现原来这么长的文章也不难,便能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2、扩展、联想、想象、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
  预习课文,不要只停留在课内,还应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发挥自己的联想、想象,达到巩固、运用和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的春夏秋冬四文时,可以在结合已背古诗词的基础上,再加以补充;学《藤野先生》一文时可以和三味书屋里的先生从外貌到个性简单的比较;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以回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关于美女蛇的故事,体会阿长在“我”的人生中所扮演的角色;看到《社戏》中“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但在我是乐土……”时,回顾“……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故乡》中中年闰土与少儿时所读的少年闰土之间的区别……
  (二)简介式指导。有的课文教学前需要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写作时的心绪情感。在预习课上,教师就应向学生简单地介绍这些情况,引导学生触摸课文中跳动着的作者的脉搏。如上《最后一课》一文时,课前补充如下内容:
  《最后一课》是以普法战争(1870──1871)为背景的。最后,以梯也尔为首的反动资产阶级对普鲁士屈膝投降,在德国法兰克福签订了卖国的《法兰克福和约》,法国把阿尔萨斯全部和洛林的一部割让给德国,并付出巨额赔款,《最后一课》就是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以沦陷了的亚尔萨斯某小学被强迫改教德语的事为题材,从一个小学生的感受出发,通过描写最后一课法文课的动人情景,反映了当时法国人民的义愤与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
  (三)引读式指导。有的课文语言上很有特色,很有韵味,文采飞扬,学习时重在赏析、品味,预习时就可以打取引读方式,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如《安塞腰鼓》一文气势恢弘,语言简洁有力,铿锵激越。我在教学本文时,以朗读为教学的切入口,引领学生通过朗读去体味安塞腰鼓的节奏、气势,感受其中生命的律动;领略安塞腰鼓的内涵及精魂,理解作者之所以为之神魂颠倒的原因;领悟本文语言的色彩、声韵、意象,感受美文的艺术魅力。课前朗读设计如下:
  1、利用早自修听读(网上下载电视散文朗读);大合唱式朗读;2、回家预习作业:将本段内容改成另一种文学样式——诗歌,进行朗读;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这样的课前朗读,学生读得投入,读得酣畅淋漓,读得荡气回肠。学生在如此充分朗读的预习基础上,教师再在课堂里讲解比喻、对比、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时将易如反掌,事半功倍。
  (四)列表式指导。一些课文语言通俗,阅读难度较小,可以采用列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如上《看云识天气》一文时,要求学生预习时完成三张表格即可:晴天云简表、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云的光彩简表
  学生在预习时将这三张表格填写完整后,再在课堂里来学习《看云识天气》一文,对课文内容了解透彻,学生学起来轻松自如,听得明白,从而能让他们增强今后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今后再预习课文时积极性将大大地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低效甚至是无效教学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并针对有效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和具体改进措施。  【关键词】有效教学  一、对有效教学存在问题的反思  结合自己在上课的一些体会发现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层面原因:  1、认识层面:备课时间较少,对《课标》研读欠缺,教材解读不深刻、学生把握不到位、目标定位不准确等;  2、运作层面:一
期刊
【摘 要】档案统计工作是通过图标和数字等形式来反应档案和档案工作之间的有关情况的档案业务工作。它是档案建设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了解和掌握档案工作情况及规模的一种手段,更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当前档案管理现代化把档案统计工作作为重要的实施内容,对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发展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档案统计;建议  档案管理是高职院校的档案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通过档案的管理人
期刊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人的个性发展价值的需求,也就是说,创新可以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本文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表了观点。  【关键词】创新精神、语文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人的个性发展价值的需求,也就是说,创新可以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人格
期刊
【摘 要】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丰富精神生活,完善情感世界,提升人格魅力。可应试教育下的学生早起晚睡,披星戴月,穿梭于家校之间,背着沉重的课业负担,忙碌于作业堆里。他们往往缺少充足的时间,不能安心读完一本书;不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缺少必要的积累,从而造成作文素材奇缺、作文语言苍白、作文立意不够高远、新颖的弊端。  【关键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尝试  高
期刊
【摘 要】尽管语文教学不断地深化改革,但语文课堂仍然桎梏于传统语文教学的基本框架之内。许多教师仍然热衷于“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致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有效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教学目标也得不到真正落实。要想彻底变革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摒弃不合时宜的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有效教学模式,而笔者认为高效课堂必须从训练语文思维方式始。  【关键词】新
期刊
【摘 要】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养,是数学教师时刻探索和追求的使命。本文从以学生自学为理念,凸显生态课堂的学生为主体性;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由生活经验走进兴趣;关注学生可塑性,让课堂充满一定的人文情怀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数学素养、设计、生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的注意力就像一只机易受伤的小鸟,当你走近时,它马上会飞走;当你抓住它并把它关起来时,以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解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这些复习课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通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作者尝试提出一系列的教学新策略,希望以此来提高学生在复习课上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达到让学生形成技能,发展智能的目的。  【关键词】复习课;教学;备课  复习课一直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由于复习课所涉及的内容是学生熟悉的,无新意,因此,学生常常对重复和机械记忆感到索然无趣,课堂气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由于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轻阅读,忽视个人对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等等问题,语文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制约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为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这个呼唤精神家园回归的社会中,意义重大。本文将具体阐述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一主题。  【关键词】情境教学;文学常识积累;现代化多媒体手段  不论是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
期刊
【摘 要】现在的学生普遍感觉物理难学,原因之一是物理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所接触的知识规律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兴趣低下,失去探究的乐趣。结合物理教学特点和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应该用“活生生的生活”来组织物理课堂教学,让生活走向物理,再让物理走向生活。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去修正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为生活服务,为社会服务。  现以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功率》一课的教学为例,阐述“运
期刊
【摘 要】在新理念的大力倡导下,老师们的教学手段、思想、方法都开始有了很大转变。在课堂上放开手脚,于是乎学生的各种理解都变得顺理成章,殊不知在他的课堂上学生的“独特体验”已经等同于不顾作品的意义而随心所欲地“自由理解”,处理好“文本解读的正确引导”和“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小学生语文素养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本文试从求真、求善、求美三个不同方面来进行阐述。  【关键词】独特体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