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前提,教育装备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本条件。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陕西省榆林高新第一小学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将课程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育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世界。
信息技术融入学科
为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响应市教育局对教师全员培训的指示,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对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加强了培训力度。学校在全体教师范围内开展了多次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信息化校园管理平台、优教班班通、人人通、录播室、电子书包的培训等。同时,学校安排信息技术方面的骨干教师随时为教师们解疑答惑,使教师提升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能够独立而熟练地运用网上资源服务于教育教学。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
学校开发了有效的课改新教学模式,即“121主体参与性”模式。模式的第一个环节是教师做好导学案,借助信息技术展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第二个环节,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将课本当中抽象的概念借助图片、动画、声音、文字,形象直观、动态地呈现给学生,对教学内容起到拓展延伸的作用。同时,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由于学生的认知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离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第三个环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知识的检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实现教学任务堂堂清。
信息技术培养创新人才
借助信息技术,教师的技能可以得到提升。利用网络快速通道和优教通资源,教师可以更快更方便地下载课件、教案和参考网络资源,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大量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借助网络,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都可以更快地进行信息的传送与沟通,教师可以将学生近期学习状况向家长及时反馈。借助电子书包,实现学生自主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实现师生之间的信息交互,转变现有的学习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利用网络资源,学生看电子图书、搜集资料,扩大了知识面,达到向课外延伸的目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在搜集信息、整理信息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学校对于《借助信息技术学习古诗文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古诗文、背诵古诗文,渐渐学会创作诗词。一本本《诗韵飘香》班本教材在教师当中传看,尽管学生的语言不那么流畅,但他们已经学会了用诗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信息技术的推广
通过互联网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突破书本是唯一学习资源的限制。学校利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孤立、封闭的课堂,使学生突破只学课本内容的局限性。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与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教材“活”起来。
交互式学习、共享课程、无线网络覆盖等,这些逐渐走进校园的信息化教育手段正悄然改变着传统课堂教学和学习方式。电子书包有它的优势,轻便环保,易于携带,极大地减轻了学生书包的重量;而且内容丰富,灵活生动,可以用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表现形式比传统书籍更加丰富,做到了无纸化教学。
校园信息化建设水平如何,可以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及综合竞争能力。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让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推广应用,高新第一小学正在不懈地探索中!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高新第一小学)
信息技术融入学科
为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响应市教育局对教师全员培训的指示,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对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加强了培训力度。学校在全体教师范围内开展了多次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信息化校园管理平台、优教班班通、人人通、录播室、电子书包的培训等。同时,学校安排信息技术方面的骨干教师随时为教师们解疑答惑,使教师提升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能够独立而熟练地运用网上资源服务于教育教学。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
学校开发了有效的课改新教学模式,即“121主体参与性”模式。模式的第一个环节是教师做好导学案,借助信息技术展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第二个环节,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将课本当中抽象的概念借助图片、动画、声音、文字,形象直观、动态地呈现给学生,对教学内容起到拓展延伸的作用。同时,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由于学生的认知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离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第三个环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知识的检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实现教学任务堂堂清。
信息技术培养创新人才
借助信息技术,教师的技能可以得到提升。利用网络快速通道和优教通资源,教师可以更快更方便地下载课件、教案和参考网络资源,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大量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借助网络,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都可以更快地进行信息的传送与沟通,教师可以将学生近期学习状况向家长及时反馈。借助电子书包,实现学生自主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实现师生之间的信息交互,转变现有的学习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利用网络资源,学生看电子图书、搜集资料,扩大了知识面,达到向课外延伸的目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在搜集信息、整理信息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学校对于《借助信息技术学习古诗文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古诗文、背诵古诗文,渐渐学会创作诗词。一本本《诗韵飘香》班本教材在教师当中传看,尽管学生的语言不那么流畅,但他们已经学会了用诗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信息技术的推广
通过互联网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突破书本是唯一学习资源的限制。学校利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孤立、封闭的课堂,使学生突破只学课本内容的局限性。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与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教材“活”起来。
交互式学习、共享课程、无线网络覆盖等,这些逐渐走进校园的信息化教育手段正悄然改变着传统课堂教学和学习方式。电子书包有它的优势,轻便环保,易于携带,极大地减轻了学生书包的重量;而且内容丰富,灵活生动,可以用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表现形式比传统书籍更加丰富,做到了无纸化教学。
校园信息化建设水平如何,可以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及综合竞争能力。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让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推广应用,高新第一小学正在不懈地探索中!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高新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