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之前导引术存在的二重证据

来源 :体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an8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代导引术大体经历了从原始的舞蹈、巫术、方术,乃至正规化后道教将其吸纳为“道术”的4个阶段。运用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对偶尔涉及到东晋以前导引术的文献资料,划分为子、医、史3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论证,并结合考古证据——马王堆帛书的图证和张家山汉简的书证,论证了东晋之前导引术存在的二重证据。
  关键词:体育史;导引术;东晋;二重证据法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10-0089-05
  
  Double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guiding technique before the Dongjin dynasty
  ——From legend literature to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WEI Yan-li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Huai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Huaibei 235000,China)
  
  Abstract: The ancient Chinese guiding technique went through roughly 4 stages, namely, primitive dance, witchery, necromancy, and “Taoist art” developed by Taoists after normalization. By using the double evidence method established by WANG Guo-wei in his work named New Evidence in the Ancient History, the author classified the literature occasionally mentioning the guiding technique before the Dongjin dynasty into 3 categories, namely, subsidiary, medical and historical, performed a meticulous analysis and demonstration, and proved the double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guiding technique before the Dongjin dynasty according to the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 the graphic evidence from Mayudui silk scrolls and the literal evidence from ZHANG Jiashan’s letters.
  Key words: history of sports;guiding technique;Dongjin dynasty;double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在体育文明方面,西方自古即以竞技体育见长,而在东方,体育运动却向着注重修习者身心自我超越的方向发展,从而创造了像中国古代的导引术和印度的瑜伽等以保健养生见长的身体活动。就中国古代导引术的发展历程而言,大体经历了从原始的舞蹈、巫术、方术,及至后来正规化后的道教将其吸纳为“道术”——这样4个阶段的历史过程。从现存文献看,道教界最早对导引术作专论的是东晋时的著名道教学者葛洪。也就是自葛洪开始,作为道术的导引术在道教中的传承才确立起来。而为资料所囿,葛洪所在的东晋之前,导引术的历史则是支离破碎的。
  近世国学大师王国维[1]2在其《古史新证》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历史研究的新方法——二重证据法,即将传世的文献资料与地下新出土的考古资料相结合以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对东晋以前中国古代导引术的研究,因为传世文献中,虽然不乏对这一时期导引术的记载,但这些记载着力于与导引术有关的人物和故事的描述,对具体的导引方法则十分欠缺。即使多为世人所知的华佗五禽戏、《三国志》和《后汉书》中也只不过是记载了华佗传授五禽戏的故事和5种导引动作的名称,而缺少具体的动作描述。鉴于此,笔者特将东晋以前有关导引术的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相佐证,以期能对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导引术的发展状况有更确切的认识。
  
  1文献证据
  
  传世古文献中,有些偶尔涉及到了东晋以前导引术的相关信息。根据这些文献的性质,笔者把它们分为子(诸子百家)、医、史3类。
  1.1子类文献
  1)庄周[2]237《庄子
其他文献
1969年10月,根据林彪的第一个号令(即“一号命令”),从10月18日开始,全军实施紧急疏散,进入临战准备状态。  全军进入临战状态后,没有马上发生预想的苏军大规模入侵的情况。但中央军委考虑到中苏继续处于紧张的对立状态,谈判处于僵持局面,尤其入冬以后江河冰封,有利于苏军大规模坦克机械化集群机动,仍然随时存在着发生苏军入侵的危险,决定全军在一个时期内要保持战备状态。  到1970年4月下旬,全军部
摘 要:采取田野观察法、个案研究法,从教育生态学审视陕西省志丹县校园足球环境改革。研究发现:不同学校生态孕育不同校园足球环境;在不同类型学校生态中,伴随校园足球发展,校园足球环境中冲突与平衡博弈格局截然不同;县政府通过构建教育局-校足办-足协新型关系、优化校园足球校内外训练与竞赛一体化环境和营造县域特色的足球文化,有助于校园足球扎根中小学校园。但是,针对该县校园足球环境改革中出现的“校园足球与
主持人  李维明,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标修订组核心成员,正高级教师(教授)  编者案:继教育部正式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之后,全国已有5个省区采用新课标、新教材开展教学,目前已基本完成一学年的教学实践,陆续进入学业水平考试阶段。更为可喜的是国务院办公厅前不久颁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优化课程实施的新举措
〔摘要〕公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主要集中于该条例规定的合理性层面。从立法学视角看,立法位阶和立法形式才是该条例的真正问题所在。该条例授予外国人永居权的多方面内容涉及“法律保留”问题,原则上应制定法律;即使因情势所需暂时只能制定行政条例,所涉“法律保留”的规范内容也应当经过全国人大的“法条授权”,以往的“空白授权”则因多个形式要件的缺乏而备受质疑。因而,在充
紧张而热烈的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美丽的香港落下帷幕,年轻一代在此次创新大赛中对于科技创新所迸发出的热情和智慧格外引人注目。《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在本次大赛中特设“知力”创新团队奖和“知力”传播团队奖,希望借此激励这些积极向上的科学少年们。据悉,获得本次大赛“知力”创新团队奖的是香港代表队、福建代表队和四川代表队,获得“知力”传播团队奖的是江西代表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科学少年们
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中共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认同,关系到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事业的成败,直接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共政权内政治参与的广度与效度。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认同,是随着中共的成长壮大、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中共自成立至大革命失败期间,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认同极不稳定,其原因在于斗争经验的缺乏以及對革命形势判断的不准确。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
〔摘要〕 在“现代化”“商品化”“世俗化”日益成为主要支配机制的农村,一股新生力量在乡村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引人注目,即由农民自下而上成立的乡村草根组织。山西永济蒲韩乡村社区的实践表明,乡村草根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既依赖于乡村社会的需求强度、资源存量,也依赖于外界环境的友好程度和资源输入程度。依据资源来源的不同,可以将乡村草根组织的发展分为社会选择、市场选择、政府选择三种模式,乡村草根组织必须清晰
爱因斯坦曾说过:“人们总想以最适当的方式来画出一幅简化的和易领悟的世界图像;于是他就试图用他的世界体系来代替经验的世界,并来征服它。这就是画家、诗人、思辨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所做的,他们都按自己的方式去做。”言下之意,科学家和艺术家从根本上来说都在探索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讲,他们是相同的一类人,只不过所用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而我们今天要谈的就是一个与此有关的主题—当绘画注入了科学元素,即“科学美术”的
发展档案事业,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周恩来确立的档案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周恩来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是制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真实记录,是进行政治斗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科学技术研究的必要条件,是总结历史经验、研究历史的依据。他强调档案工作要为未来服务,指出:为今天也为未来服务。  党政档案统一管理,由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面临诸多严峻问题。现实层面,学校体育一方面难以在学校教育中获得应有地位,另一方面还要背负青少年体质下滑严重的社会问责。理论层面,关于学校体育的本质、目的等长期存在争论,基础理论建设不足,往往让基层体育工作者晕头转向。因此,有必要从基础理论层面重新审视学校体育的问题和误区。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熊晓正教授长期以来从事体育历史与文化、体育改革与体育政策的相关研究,有不少学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