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创作的文学回归探索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ilkjqw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广播剧无论在网还是在线热播,最终要靠人文审美和艺术创作的价值含量来表达它的历史存在、美学价值、艺术成色和深层文化积淀。广播剧人需要厘清新时期广播剧创作的本源,呼吁广播剧创作的文学性回归。广播剧创作应该借鉴新形态的文学理论,因为文学本来就是一种允许人们以任何方式讲述任何事物的建制。
其他文献
<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进日前主持在海口市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就全面深入开展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评价工作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时代,在传统媒体一片唱衰声中,广播媒体却在悄然发展,尤其是逐年增加的汽车保有量和移动人群,更使得交通广播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而当互联网与交通广播狭路相逢,机遇和挑战同时到来。通过甘肃交通广播的实际运作以及国内其他交通广播媒体的先进做法的分析和参考,了解变革时代交通广播能够进行的尝试以及可能面对的问题,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互联网;交通广播;机遇与挑战;  文章编号:1674
【摘 要】为主题宣传找到好的内容模式和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是主流媒体无法回避的功课。《中国梦,劳动美》通过开门办节目,创新节目策划、生产模式,探索媒介融合的路径,运用多元的传播手段,追求丰富的节目环节等,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也彰显了精品节目的特质。  【关键词】内容创新 形式创新 新媒体运用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梦,劳动美》是四川广播电视台天府之声在2013年年初结
往前数2375年,在陕西,21岁的秦孝公看上了33岁的商鞅,两位青年携手奠定了大中国此后治国管理的基本体制,沿袭至今。中国20世纪的两位风云人物毛泽东和朱镕基对此极为敬仰,一为此赋诗一为此落泪,他们能够在历史的生理频点上找到穿越千年的共振!因为人生来是恐惧的,而强国梦必须大无畏!  其实,每天一睁眼,蚂蚁般的人际互动、社会互动、情感互动、内心挣扎无时无刻不需要支撑着的抖擞!软弱与勇敢的爱恨情仇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