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手电

来源 :故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444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月纶太郎,日本推理小说作家、评论家,曾先后夺得“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和“本格推理大奖”。其代表作有《为了赖子》《一的悲剧》《二的悲剧》等。本文改编自他的小说。

分赃不均


  片桐是个盗窃惯犯,矢岛是个普通的银行职员。两人相识于一场赛船赌博,矢岛欠下了巨额赌债,他主动找到片桐,提出想和他合伙干一票,抢劫自己的银行,事成之后,一人一半,片桐同意了。
  10月25日这天,银行只有矢岛和一名外勤科长值班,矢岛和片桐顺利抢到了1000万日元,两人约好等到周六再分赃。警方经过侦查,认为这起抢劫案有里应外合之嫌。这让片桐十分担忧,矢岛会不会成为警方的重点怀疑对象?若是矢岛被抓,他会不会供出自己?
  到了星期六的深夜,片桐开车来到事先约好的地点,他看到矢岛后,不禁松了一口气。矢岛一坐上副驾驶位,就说:“钱在哪儿?快点分我那500万吧。”
  “我藏在郊外了,这就带你过去。”片桐说着,发动了汽车。

  矢岛摆弄起车上的一个手电筒:“这个手电筒不亮了!” 片桐说:“电池旧了,我们去找一家便利店买两节新电池。”不一会儿,片桐把车停在路边,让矢岛去不远处的一家便利店买电池。
  很快,矢岛回来了,上车后就说:“一号电池两节,270元,以后分钱的时候要算清楚。” 片桐“哼”了一声,显得有些不快。矢岛把新电池换进了手电筒里。一路上,他似乎一直在摆弄着开关。片桐也不理睬他,开车直奔市郊的墓地公园。
  在墓地公园前有一片杂木林,当车驶入林子深处时,片桐突然停下车说:“到了!”两人下了车,片桐从矢岛手里拿过了手电筒,照着地面往前走,矢岛则跟在后面。
  没多久,两人来到了一个丢满废弃材料的场地,片桐用手电朝一个角落照了照,说:“我把钱藏在那里了!”
  矢岛惊讶道:“在这堆破烂里?我去找找!”他伸手拿过手电筒,走过去在废料里扒拉着。
  片桐从上衣口袋里取出手套戴上,然后从地上捡起一根角铁拿在手里,悄悄来到矢岛背后,狠狠地朝他的头部砸了下去。他觉得,如果不封住矢岛的嘴,自己迟早会被警察逮捕的。为了自身的安全,为了独占这笔巨款,他必须杀死矢岛!
  杀死矢岛后,片桐把沾有血迹的角铁远远地扔了出去,然后捡起手电筒,照了照矢岛的尸体。他见矢岛的裤子后兜里有个钱包,忍不住把钱包拿了出来。钱包里还不到5000日元,他摇摇头,再也没有兴趣去翻矢岛的上衣口袋了。
  接着,片桐打着手电筒,回到了停车的地方。片桐打开后备厢,确认了装有1000万的黑色提包还在,他满意地笑了,然后关上后备厢,发动了汽车,驶出了杂木林。途中,他把衬衣和手套都扔掉了,这样一来就不会留有任何杀人证据了。除非警察查出自己和矢岛的关系,否则自己根本不会成为杀人的嫌疑犯!

意外落网


  第二天,矢岛的尸体就被人发现了,警方经过侦查,断定这是几天前发生的银行劫案中,因罪犯分赃不均导致的内讧杀人,但始终找不到同谋的凶手。
  一开始,片桐有些紧张,但之后见警方一直没什么动静,便放下了悬著的心。他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将1000万挥霍一空。为了生活,他不得不重操他的老本行。可这次,片桐在一家事务所行窃时,不小心将手电筒掉在了现场——就是那个在杀死矢岛的深夜里拿着的手电筒。
  第二天,片桐就被抓捕了,他被带进了警局的审讯室。室内有两名男子,一名警察是审讯盗窃犯的老手,片桐记得他叫松尾;另一名男子片桐是第一次见到,精干的脸庞、敏锐的目光让片桐有些不安。
  松尾首先审问片桐:“这个东西你还记得吧?”说着,办公桌上“咕噜”一声滚过一个手电筒。片桐看都不用看,就知道肯定是自己逃跑时落下的那个,但他还是谎称不记得了。松尾“哼”了一声说:“不承认是没用的。这就是证据,我们在这上面查到了你的指纹!”

  “胡说!”片桐脱口而出道。他在行窃之前曾十分仔细地擦拭过手电筒,而且盗窃时自己一直戴着手套,所以手电筒上根本不可能留下自己的指纹。
  松尾冷笑道:“这个手电筒的表面确实没有你的指纹,但里面你想过没有?里面有电池!” 糟了!片桐想起来,几个月前,他曾换过电池。这次行窃前只是擦了擦手电筒的表面,里面的电池却忽略了。片桐叹了一口气,算是默认了。
  松尾接着说:“上个月5号,在我们管界内的一栋公寓里发生了一起盗窃案,犯罪手法和你一模一样,最重要的是,受害方的被盗物品清单里有一个手电筒,和你这个样式、颜色是一样的。那起公寓被盗案也是你干的吧?”
  片桐忙摇头道:“不,不是我干的。这手电筒是我自己买的。”
  “是吗?”松尾眼睛一亮,问道,“在哪儿买的?”
  片桐拍了拍额头,努力回忆着:“这个嘛,是三年前我在新宿的一家小商店里买的。”
  松尾追问道:“也就是说,这手电筒是你买的,不是你偷来的、捡到的或是别人送你的?”
  “是的。”片桐肯定地回答道。
  松尾突然莫名地笑了笑,并和旁边那名警察交换了一下眼神。片桐见了,心中更不安了。这时,松尾站起来说:“好了,下面警视厅的葛城警部有话问你。”

致命物证


  葛城开门见山道:“一年前,有一名叫矢岛的年轻男子,在郊外被人用角铁殴打致死,你听说过吧?”
其他文献
这是一段绝世奇缘。25年前,父母离异,韩国父亲将她和母亲“抛弃”在美国夏威夷街头。从此,仇恨在5岁的谢菁心里扎根。她想亲口问问这个绝情父亲为何将她们母女“抛弃”?20多年过去,喜欢摄影的她竟在街头拍到了流浪的父亲。可这时候,母亲却向她揭开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世界上最痛心纠结的事情莫过于,你恨了二十多年的亲人,竟穷其一生、满世界在找你、爱你。  仇恨中长大的女孩,二十载悲怆情系流浪者  谢菁
一家小小的养殖场,因为上头有人,就敢违抗执法,成了钉子户,让执法人员伤透脑筋。看来,要拔除这颗钉子,得从根源上下手……1.联合执法  河干县下辖的乌青镇坐落于古运河畔,当地村民历来养肉猪,乌青肉猪在浙北苏南非常有名。养殖业让村民的日子富起来了,却也使大运河遭到了严重污染。“五水共治”政策推行后,政府下令,让养殖场集中搬迁,但因为大运河边运输方便,所以当地的养殖场都是能拖则拖。  孙立是河干县公安局
现年55岁的成都服装店老板梅胜超爱上了旅游,他在一款“沙友”软件上注册了会员,成了一名“沙发客”。这种新奇的旅游体验让他乐此不疲。可是,2018年6月,他在接待了风情万种的“沙友”陈珊之后,莫名其妙就开始被网贷公司追讨20万巨债,差点有了牢狱之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旅游达人变身“沙发客”,老夫聊发少年狂  2018年6月13日下午4时许,梅胜超正兴致盎然地在“沙发”网站“冲浪”,家住杭州的女“沙
2013年年初,迎接大家的除了瑞雪,还有雾霾。自2013年1月9日起,中国许多城市连续多日被雾霾笼罩。其中,北京城区PM2.5值更是一度逼近1000。  当日,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指出在全球十大空气污染城市中,有六个在中国,分别是太原、北京、乌鲁木齐、兰州、重庆、济南、石家庄。同时,在全国50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的只有区区5个。
网络社交是运用网络媒介进行的社交活动,可以分为“互联网社交”和“即时通讯”两种形式。  网络社交的远古时代  E-mail  互联网社交的起点是电子邮件,其本质上就是计算机之间的联网。早期的E-mail解决了远程的邮件传输问题,时至今日,它也是互联网上使用人群最多、最普及的应用。  BBS和新闻组  BBS和新闻组的出现,将社交的低成本化从单纯的点对点交流,推进到了点对面交流。从网络社交的演进历史
人类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始终在寻找一颗能够代替地球适合我们生存的星球。然而,不管是火星、月球或是木卫二,似乎都满足不了人类的生存条件。迄今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众所周知,半径十光年以内的行星中唯有地球存在生命。地球是一颗十分幸运的行星,要知道在银河系中孕育生命行星的几率只有数百亿分之一。地球缘何能脱颖而出,成为孕育生命的幸运行星呢?  水是生命之源  地球成为生命之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呢?众多科学家
入學考试时,要考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家庭》。妈妈叮嘱彼得:“别说我们家有钱,否则学校又要上门来要求捐款了。”  考试结束后,妈妈问彼得:“作文写得怎么样?”  彼得说:“放心吧,妈妈,我已经写了‘我家里很穷……’”  妈妈听了很满意,谁知彼得接着说:“我还写了‘爸爸的飞机都没钱加油了……’”  (浪淘沙)
孙亮辨冤  孙亮是孙权的小儿子,也是吴国的第二个皇帝。一次,孙亮想吃生梅子,就派宦官向管仓库的官吏拿蜂蜜。宦官曾与仓库官吏结怨,就把一颗老鼠屎放入蜜里,说是官吏失职。官吏喊冤,孙亮便下令把那颗老鼠屎弄碎,发现里面是干燥的。孙亮对宦官道:“老鼠屎如果早就掉在蜜里,应该里外都是湿的;现在里面是干的,可见是你栽赃他啊!”宦官低头认罪。新闻的唯一来源  冯玉祥被阎锡山软禁在山西时,一次,《大公报》的徐铸成
最近看了两个故事,让我颇有感触。  第一个故事是说一个姑娘,一天下班后看到一家小店,卖内蒙古秘制牛肉干。她進去以后,看到一个老头坐在柜台后,全神贯注地拉着马头琴。  琴声悠扬,姑娘听了半天才开口说要买牛肉干。老头笑了笑,说:“秘制的已经没有了,那个工艺太费劲,产量少,一出炉就被抢光了,要不你买点普通的?”  姑娘从此被勾起了好奇心,每天下班都去店里问,老头每次都说你来晚了。终于有一天,姑娘有事没上
三苏园文物景区位于郏县西北的小峨眉山下,是宋代大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葬地。当年景区竣工的时候,主办方邀請国内上百位书法大家献墨宝,收集到他们书写的苏轼的诗、词、文书法作品180余件,并将它们刻碑成林。  书法大师启功先生也积极地参加了。他沉思片刻,挥笔而就,写的是苏轼的诗作《嘲子由》中的前四句:“堆几盏埃简,攻之如蠹虫。谁知圣人意,不在古书中。”说的是“案几上堆满了沾满尘埃的书简,你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