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因子对肉用种母兔繁殖力的影响

来源 :家畜生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三台人工气候箱,探讨不同温度(26.5~27/22.5℃、29.5/25.5℃、32/28℃)对肉用型种母兔(ZIKANewZealand)的一些繁殖力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母兔的产仔成活率和仔兔的平均初生重分别为:100%和50.9g,84.6%和41.8g,52.9%%和29.3g,且分别达到差异极显著(P<0.01)和差异显著(P<0.05)的水平,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其他文献
上海出现多种笼养鸡舍液态鸡粪的处理方法,似均存在投资大、运行费用高、操作管理复杂、技术不过关或不配套等缺点。作者设计了“鸡粪固态处理系统”,其思路是在笼养鸡舍内就使
本文根据膛师院附属兽医院(1983-1993)临床病例资料的和安徽省部分奶牛场的调查资料,试就季节对奶牛乳房炎,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奶牛流行热,传染性角膜炎。结果炎和奶牛焦虫病的影响进行分
抑制素受体目前还没有确定,本文论述了有关抑制素受体的三种假说及抑制素与受体作用的假说,目的是为该受体以后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本文以汝吉庄家徐为研究曲,分析以肉牛,肉羊生产为主体的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物流和价值流,评价系统的功能,结构特征,探讨增强系统功能,提高系统生产力的有效措施。
在对陇西南塬区农业生产系统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16个指标,分三个层次组成了系统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该指标体系计算了系统四个不同时期(1988~1990年、1991年
对我国动物资源保护和建立动物基因库的设想程瑞禾(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210095)前言当前世界面临人口增长和动物资源衰竭的矛盾愈加突出,一方面地球人口不断增长,另方面人类生产活动所依
本文译黑龙江垦区养鹿生产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了黑龙江垦区养鹿生产的发展历史,区分析、鹿群发展的主要因素动态分析及决策分析,为黑龙江垦区养鹿生产发展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随着养鸡生产规模的扩大、养殖密度的增加,鸡球虫痛成为危害养鸡业发展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本文试从鸡球虫痛的流行特点、危害性、患病鸡的症状与诊断及球虫病的防制措施等方
在分析我国气候因素变化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气候因子对我国奶牛采食,饲料利用率,产奶量和乳成分,奶牛的繁殖力,日增重及发病率等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高湿是奶牛生产的主
本文通过生态环境条件比较和生产性能,疾病等方面的测定分析,并与原产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四湖地区为马头山羊的适宜生活类型区,马头山羊在当地亦表现出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只要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