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路径研究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guo1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群体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心理、角色和行为等方面发生的转变是学生“获得感”的主要生成路径和重要考察因素。研究高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获得感”,不仅能厘清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情况及政治触觉状况,还能检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只有学生在思政课堂上真正有所获得,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从而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化于群,为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搭建稳固的思想理论基础和坚定正确的政治导向。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路径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一代。在这一时期,青年的生理和心理都还未定型,正处在“拔节孕穗期”,因而党和国家以及教育部门更要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思想方面的健康发展。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培养一代代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保障,而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无实效性的重要标准就是学生在思政课中的“获得感”。
  “获得感”通常是指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感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物质方面或者精神方面的一种满足感和知足感。大学生在思政课上的“获得感”不仅能够使他们收获一定的文化知识,还促使其知晓当前主流价值观念、并从中體验到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的社会认同感。本文基于实践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高校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心理转变、角色转变以及行为转变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来阐述学生在思政理论课上的“获得感”是如何生成和体现的。
  一、心理转变:由“排斥”到“接纳”
  首先,对学科背景和生源结构的划分使得理工科学生包括部分文科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有一定的误解,从而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学生在思政课上的表现和态度就是内在心理的外在显现。这种教育模式一定程度限制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对象,将理科类的学生拒之课程之外,造成了学生对于思政课的误解。加之学生在青少年时期心理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波动和影响,使得学生形成了“被排斥”的感受,从而对思政课产生了逆反和抵触心理。心理动机是引起个体行为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学生在思政课上的心理改变是一种内在-正向的动机,这种发自内心的心理变化,是驱使学生做出积极行为的动力,也容易给他们带来成就感、参与感和价值感。只有保证思政课对于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才能使学生对思政课的看法发生改变,随后从心理上的“排斥”到逐渐“接纳”思政课。造成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排斥心理的客观现实因素主要是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时空背景转换下的群体思想革新以及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
  此外,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发生了深度革新,也是造成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排斥心理的因素之一。当代大学生的构成主要是90后和00后两大群体,受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众多因素的影响,该群体特点所表现的追求个性化、追求自由和革新的行为态度对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重要影响。“00后”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物质生活比较富裕,因此,在他们的人生规划中,较少关注物质,更注重个体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实现。[1]青年学生普遍接受并形成了互联网思维,其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与70后、80后的青年有较大差异,传统的教育模式已出现了不能更全面覆盖、不能更有效引导的瓶颈。[2]因此,当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内容出现在思政课堂上,势必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也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思政课心理上发生的转变,受当代大学生群体性格特点的影响,学生们对于思政课教师的课上表现不再像以往进行随意评分,而是趋于主动性地去提出自己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困境之一,就在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有所差别,它不仅作为一种知识传播于学生之间,更重要的是一种价值引导,作为一种价值引导,它要求我们通过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与政治性,对各种融于无形的理论思潮与思想、见于有形的社会现实与现状给予及时敏锐的回应与正确的价值引领。[3]在充分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群体特点,客观地认识到年龄和时代不同所带来的思想差异后,思政课教师不断努力去接触新知识、应用新科技,在大数据网络时代背景下通过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授课方式,将网络技术适当融入进高校思政课堂的教学上,打造精品的思政课内容,以新型的教学形式拉近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的距离。成功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手机屏幕”重新拉回到“投影屏幕”。这种注意力的转变是学生群体对于思政课心理改变的直接和有效体现。
  学生从心理主动"接纳"的行为在以往思政课上是鲜于见到的,这种心理上的转变意味着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真实体验到了“获得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内化与外化的前提基础。学生心理的转变也从侧面体现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进步性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二、角色转变:由“被动”到“主动”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者根据时代背景的变化而制定和实施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纲以及教育工作者的革故鼎新,使得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心理发生了从“排斥”到“接纳”的改变,这种心理上的改变会促进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份角色发生认知上的变化。由"被动"到"主动"的课堂角色转变反映出了学生思想政治课上的“获得感”,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奠定了稳固基础。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非常重要,甚至对未来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具有决定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系好青年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4]青年要通过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躬身力行。党中央关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有效地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力保障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上行下效,为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的课堂角色转变提供了加速剂。   思想政治理论要“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了解学生的真实的思想困惑,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础,针对这些思想困惑进行教学,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5]在现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不同专业学生特点有的放矢,不断下大力气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教师与学生通过共同努力已经打破了传统的“你讲我听”的主体教学模式,正在朝向“你来我往”的双向互动模式发展。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大多采用专题授课方式,这种专题教学不再局限于文字,而是通过结合社会热点话题或者学科性质来进行讲解。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秉承着与时俱进、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通过专题讨论的方式激发不同专业学生的热烈讨论,这样的课堂教学会使教师和学生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互动课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课堂积极性,打破了以往提问模式的思政课堂,而且学生在课上的主动性会激发学生群体的主动性,因为同辈群体之间的思想更容易发生碰撞的火花,且学生之间的交流氛围更轻松,没有与老师交流的压迫感。
  三、行为转变:由“他化”到“化他”
  大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上的心理、角色的转变势必会影响青年学生个体的行为发生转变。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体单向灌输模式的课堂行为和授课方式,到同辈群体之间的无形之间的“同化”、有意识地主动“化他”这种行为的转变是对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实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具有思想性、政治性和针对性的课程,担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而高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获得感”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指标。“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和育人的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的导向作用,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捍卫高校思想舆论阵地。”[6]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要渠道,通过开设思政理论一系列课程能够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去认识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存在和解決当前社会中的实际问题;能够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培养和输送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接班人。党和中央一直强调不仅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好,还要理直气壮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实现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主力军,只有青年形成与国家意识形态一致的的思想,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良好的思想楷模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是营造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重要途径。通过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者因时而变所做出的努力,赋予了思政课教学内容更多具有时代特征的活力因素。面对丰富夯实的思政课内容,学生自然会把注意力放在课堂上,当其看到新奇的教学内容或者关于传统思政课的固化思维被打破时,个体会下意识地和身边的同辈群体去分享并进行评价讨论,这种“同化”方式加快了新时代思政课在同辈群体之间的传播,使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走进了大学生日常生活。此外,在"同化"的过程中,青年学生也存在着一种主动的"化他"行为,这种被动的从"他化"到主动的"化他"是青年大学生群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有力表明。在同辈群体之间的传播,使思想品德知识内化为大学生思想品德意识,进而通过思想品德意识的导向作用外化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
  结语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7]无论是在价值观的内在生成发展逻辑还是思想成长规律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培育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之钙。只有真正了解和深入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获得思想上的进步、和正确的政治导向,才能有意识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化于群。通过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心理、课堂角色以及行为三方面的转变,不仅能够探析这一群体在思政课上的“获得感”以及“满意度”,还能对未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
  [2] 王海建:《“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思想理论教育》2018年第10期.
  [3] 白洁:《互联网思维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融入性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年第1期.
  [4] 冯培:《学生获得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的要义》,《中国高等教育》2017年第11期.
  [5]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
  [6] 艾四林,康沛竹:《守正出新,在改进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年第3期.
  [7] 董洪亮:《习近平就高校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 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人民日报》2014年12月30日.
  [8]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
其他文献
摘要: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多年,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成熟度不断增加,传统的旅游电子商务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就要求旅游网站能够以大数据的方式为顾客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服务——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信息来学习用户的兴趣和行为,从而实现主动推荐的目的;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以满足其多种不同的需求。此外个性化服务能充分提高站点的服务质量和访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逐渐成为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思政教育的地位也逐渐升高,高校思政教育理念的深入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本文立足于此,阐述高校思想教育理念的内涵和高校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分析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现状,进一步探究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改革策略。旨在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充分认识新新时期下高校思政教育理念的内涵和要求,促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全
期刊
摘要:就如何完成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大陆经济转折,加强内地与特别行政区经济联系与高效互促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第一,在新优势产生的背景下创新活跃珠江三角洲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进而形成辐射全国的经济网,为中国经济升温。第二,内地政府继续拿出改开的魄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与当前经济发展相配套的政府改革。第三,针对特别行政区的特殊性,尤其是针对近期香港问题,中央政府与特别行政区政府应
期刊
摘要: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因其能集合发挥线上和线下教学的优点而成为目前重要的教学模式。本文从《保险学》课程为例,探讨了SPOC教学模式下,该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实施过程。强调了在SPOC教学模式下,课程的建设标准和教学团队的能力培养方向,并提出要将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深度融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加以实施。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这就给小学语文老师提出了要求:要重视识字教学,注重对识字教学的研究。而识字不仅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识字教学的难,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主动识字,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关键词:识字教学;方法策略;教学研究  一、探索小学生识字途径  1.在
期刊
摘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以习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政策导向,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长期不均衡的历史导致城乡二元机制的形成,农村教育资源投入相对不足,农村义务教育与城市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针对宿州市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现状,总结宿州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摘要:依法纳税,是个体及团体的责任与义务,税收所得,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但对于企业而言,缴纳税务,会对其经济利益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合理的税务筹划,对于企业至关重要,下文中,笔者将对中小企业所得税的筹划问题做出分析,望在兼顾国家税收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所得税;筹划  引言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在市场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小企业的资金短
期刊
摘要: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地球村成了当下发展趋势;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产品创新设计在经济发展中的越来越重要,如何让中国从产品制造转變为产品创造,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设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理念指引下,探讨如何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到产品设计教学中,在实践教学进行应用研究。  关键词:产品设计;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教学  全球化的加速到来,产品创新设计中优秀传统文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金融行业不断加强了对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的管理力度。虽然我国互联网发展速度迅猛,但是一系列的问题也开始制约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了能够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探究目前金融行业风险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互联网风险管理的具体建议,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具体建议  目前我国互联网发展已经进
期刊
摘要:从当前阶段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模式来看,进行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能更加宽泛地强化财务管理作用。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可以综合实现企业的主体地位,做好不同工作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工作,从而能够完善财务信息的统计数据,做好记凭证工作,避免出现人工疏忽,既能全面体现财务数据内容又能实时计算,进行财务统计工作,让反馈信息的实用性更强,也能够充分体现数据结合的实际作用将财务管理工作和生产销售进行充分联系,从而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