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西北屯戍汉简中的“椄楪”--兼论“椎”的所指和作用

来源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sarsarahluck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椄楪”是一个有关古代闭门装置的重要词语。西北屯戍汉简中又作“椄偞”“、椄葉”,传世文献又作“[片妾]牒”“、椄槢”,它们的本字应该是“接牒”,指起接合作用的小木。古代门关有大门关、小门关之分,“接牒”为小门关,与大门关相对“。接牒”在传世典籍中又名“扂”“,牒”“、扂”同源相通“。椎”是插入门关或楗上圆孔中起固定作用的锥形木棍。
其他文献
汉语专书研究历来是汉语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一部代表东汉时代语言面貌的文献,《论衡》在东汉时期汉语发展史的研究语料中拥有重要的地位。截至目前,学界关于《论衡》
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利用自主体模型分析不同情景的影响及土地利用的备选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考虑研究区域周围环境为确定型和随机型两种模式,提出了一种生成城市土地利用
在机动车维修中,在采购零配件时,人们往往只注意所换零件的型号、规格和各部位尺寸,容易忽略对零配件质量的检查.其实零件的质量对机动车的工作性能具有重大影响,有时就是由
期刊
综述了区域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支撑体系,包括环境支撑体系、资源支撑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政策与法律支撑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