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

来源 :决策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pu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一生博学多才。他通过读古今中外历史文献,大量广泛而又深入的人际交往,对中国历朝历代的兴衰治乱、文治武功,世界著名人物、古今诗书文章、中国国民党爱国将领和国际友好人士,皆有评价、研究和体悟。《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一书,是这位政治家最恢宏的感叹,也是对中华民族和世界五千年历史发展风风雨雨的无尽思量。
  毛泽东评点原文
  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
  ——摘自毛泽东1962年1月30日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见《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20~821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版)
  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毛泽东读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21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版)
  刘邦能够打败项羽,是因为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
  ——摘自毛泽东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见《党的文献》1994年第5期)
  汉高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
  ——摘自毛泽东1957年6月13日同吴冷西等人的谈话(见吴冷西《新闻的阶级性及其他——毛主席几次谈话的回忆》,《缅怀毛泽东》上册,第206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刘邦简介】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11月24日(12月28日),字季(一说原名季),秦朝沛县丰邑人,壮年时至沛县任泗水亭长,起兵于沛县。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和指挥家。他公元前209年响应陈胜、吴广在沛县起义,公元前206年首先入关推翻暴秦,后利用近五年时间消灭天下割据势力,于公元前202年统一中国,建立汉朝。刘邦于公元前206年——前195年在位(公元前206——公元前202年在汉王位,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在帝位),登基后,刘邦一面平定诸侯王的叛乱,巩固统一局面,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迅速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可以说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的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起来。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解析】
  刘邦以一个庶民的身份,在秦末农民起义中脱颖而出,战胜强大的劲敌项羽,夺得天下,开创百年的王朝基业,这在中国夏、商、周以来的历史上,算得第一人。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里,也经常强调他“起微细”,还描述了他青年在沛县乡里很有些无赖的样子。如“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好色”等。另一方面,刘邦又“仁而爱人;喜施(舍),意豁如也。幸有大度”。这些,大概是刘邦出身“卑微”低贱而又有非凡的意气志向的“老粗”本色。毛泽东非常欣赏刘邦这个人物,对他的生平遭遇、奋斗历程、才德风格,十分熟悉,多次评论,引以为鉴,教育干部。
  在毛泽东看来,刘邦之所以能胜利,他自己的若干因素起了重要作用。首先,他“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同情人民的苦难。早年,他与项羽及众诸侯相约,最早夺取关中者为王。其后他果真先夺取关中,进入关中后,他对父老乡亲们说:你们受秦的苛法很久了,我来是为你们“除害”,不用害怕。并与之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老百姓用牛羊酒肉犒劳他的军队,他一律不接受。并说,粮食多,勿浪费。这样,“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而项羽对比之下,尽管勇武善战,军事实力比刘邦强,无奈却是一个残暴成性的“霸王”,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刘邦即位后,虽然主要实行的是秦朝的封建统治制度,但他实施与民休养生息的方针,对内定律令、定军法、定礼仪,提倡节俭;对外与少数民族匈奴单于等实行和亲,以求得边疆的安定。这些,都为汉王朝的兴盛奠定了基石,起好了步,开好了头。
  其次,刘邦“豁达大度,从谏如流”。他能接受别人的主张,不固执武断。《史记》中记载了他许多肯于纳谏,善于选取的事例。一是见郦食其,采纳他攻取陈留之计;一是听张良劝说,封举足轻重的韩信为齐王;一是楚汉划界鸿沟后,听张良、张平之劝,乘胜追击引兵东向的项羽;一是刘邦称帝后,欲建都洛阳,听齐人刘敬建议,入都关中长安。这些正确举措,使得刘邦一步步走向胜利。
  关于刘邦接受郦食其主张一事,毛泽东曾在1962年1月30日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有过描述,讲得有声有色。他说:“从前有个项羽,叫西楚霸王,他就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他那里有个范增,给他出过些办法,但是项羽不听范增的话。另外一个人叫刘邦,就是汉高祖,他比较能够吸取各种不同的意见。有个知识分子叫郦食其,去见刘邦。初一报,说是读书人,孔夫子这一派的。回答说,现在军事时期,不见儒生。这个郦食其就发了火,他向管门房的人说,你给我滚进去报告,老子是高阳酒徒,不是儒生。管门房的人进去照样报告了一遍。好,请。请了进去,刘邦正在洗脚,连忙起来欢迎。郦食其因为刘邦不见儒生的事,心中还有火,批评了刘邦一顿。他说,你究竟要不要取天下,你为什么轻视长者!这时候,郦食其已经六十多岁了,刘邦比他年轻,所以他自称长者。刘邦一听,向他道歉,立即采纳了郦食其夺取陈留的意见。此事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刘邦是在封建时期被历史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毛泽东由此发出慨叹:“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
  第三,刘邦任人唯贤,采人所长。建立汉朝后,有一次刘邦曾与自己的臣子讨论自己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各位大臣都作了分析,他都不赞成,最后拿出自己的意见来:“夫运筹帷握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余,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众大臣听后,心服口服。   刘邦即位后,旧日的功臣淮阴侯韩信,淮南王鲸布等异姓王发生叛乱,他亲往征讨后,回归故里沛县时,与故乡父老乡亲饮酒时作了一首《大风歌》,诗云:“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首诗唱出了这位开国皇帝的真实心态,既流露出英雄风云际会的豪迈之情,又流露出失去患难之交的良将,无所倚傍的空虚感。毛泽东赞叹“这首诗写得很好,很有气魄”。他认为,刘邦没读过几天书,能写出这样的“好诗”,很不容易。
  有感于刘邦等人的经历和成就,毛泽东曾得出一个结论:老粗出人物。自古以来,能干的皇帝许多是老粗出身。汉朝的刘邦是成就帝王里边最厉害的一个。南北朝,宋、齐、梁、陈,五代梁、唐、晋、汉、周,很有几个老粗。文的也有几个好的,如李世民。
  毛泽东晚年谈史,越来越强调这个看法。1964年3月24日,他在一次谈话中说:可不要轻视老粗。知识分子是最没有出息的。历史上当皇帝,有很多是知识分子,是没有出息的。隋炀帝就是一个会做文章、诗词的人。陈后主、李后主,都是能诗能赋的人。宋徽宗既能赋诗,又能绘画。有些老粗能办大事情,成吉思汗、刘邦、朱元璋。同年5月12日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又说:《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
  毛泽东列举的事例,说明将帅之才并非是读书人才可以。有些读书不多,及至不读书的“老粗”常常能成大业。但是,决不可以一概而论,由此得出知识分子无用的结论。历史上的老粗能成大事,很大一个原因是在于他们善于运用读书人的才智,刘邦如此,刘备如此,朱元璋更是如此。而且老粗们在成大业的过程中,都自觉不自觉地多多少少地走向“儒化”。
  毛泽东常举刘邦、项羽的事例来教育干部。一次会上讲民主集中制的问题时,他说:“党委的领导,是集体领导,不是第一书记个人专断。”如此不能做到民主,就是一人称霸。这样的第一书记,该叫做霸王,非民主集中制的“班长”。他尖锐地指出:“我们现在有些第一书记,连封建时代的刘邦都不如,倒有点像项羽。这些同志如此不改,最后要垮台的。不是有一出戏叫《霸王别姬》吗?这些同志如果总是不改,难免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我为什么要讲得这样厉害呢?是想讲得挖苦一点,对一些同志戳得痛一点,让这些同志好好地想一想,最好有两天睡不着觉。他们如果睡得着觉,我就不高兴,因为他们还没有被戳痛。”《霸王别姬》这出戏,取材于项羽兵败垓下,夜起饮酒帐中,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有骏马名骓,有美人名虞。“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最后以拔剑自刎而结束。
  毛泽东批评项羽不爱听别人意见,以致失败的悲惨下场,肯定刘邦“豁达大度,从谏如流”,赞赏刘邦“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决策对头”,“用人得当”,这些对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具有重要的启示,可从中获得宝贵的教育。
其他文献
江苏江都大桥花荡小学坐落在长江畔宁静的港湾里,门前不远处,千姿百态的牡丹观赏区使您真正地领略到“天下真花独牡丹”的花王风采;后边,玉带河从太阳升起的地方蜿蜒而来,一路欢唱,汇入长江。花荡小学置身这美丽的大自然,鲜花灿烂,春色满园,浅草文学社就是校园中最为夺目的文学奇葩。  浅草文学社成立至今已有三年,现有社员40人,社长王旭,指导教师王燕、范宏飞、马泽玉、王月红、徐慧等。  春秋三载,一个个多梦的
[作家连线]  也许大多数人看到《魔女宅急便》,都是在日本的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动画片里,这部动画片影响深远,有不少人由此注意到了《魔女宅急便》的原著——角野荣子女士。其实,角野荣子女士是一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她1935年生于日本东京,在早稻田大学教育学院英语文学系毕业,目前居住在神奈川县。曾在出版社工作,1960年前往巴西居住两年,回国后开始绘本和童话的创作。著有《花姐姐的客人》《裤子船长的故事》
妈妈,感谢您,如果没有您的悉心照料,我不会这么快就康复。今天我重回教室,回想您为我做的一切,我心潮澎湃。妈妈,以前我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时候,从没体会到里面的真正含义。今天,我终于明白了您对儿女的爱是那样无私,那样深沉。妈妈,我现在也不知道该如何回报您的爱。我发誓,以后一定听您的话,不再顽皮,不再胡闹,安心学习,让您和爸爸少操心。  (摘自广东东莞虎门外语学校四(八)班张博文《妈妈,我永远爱你》
“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是法律确定的基本国策。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实施10周年,进一步宣传普及语言文字法規常识,倡导“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社会风尚,并为第1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营造热烈的宣传氛围,全国推普周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了全国“双推”漫画大赛。受教育部语用词之托,从第六期起,本刊选登部分优秀参赛作品。  (小博士)
我觉得写作的过程就像农民的春种秋收——首先选好种子,然后适时播种,再浇水、施肥、除虫……从小苗到长成庄稼,直到结出果实来,每个阶段都得精心侍弄。而文章的种子是什么呢?就是现实生活中那些令你快乐的、触动你心灵的素材!你把这些素材筛选出来,再用从课堂上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加工,就能把文章写得或枝繁叶茂、或花團锦簇,让人看了养眼。你可能要说,我们小孩子的经历很有限,上哪儿去找那些有趣的、感人的事呢?其实,
灰猴早晨醒来,揉揉双眼,感觉肚子有点儿饿了,想找果子吃。  灰猴从一棵树转悠到另一棵树,没有一点儿收获,“噌”的一下,从树上溜到地面,希望能发现点儿什么。  没走几步,灰猴发现一棵树旁有一滩血迹,就大呼小叫:“不好啦,发生凶杀案了。”  灰猴的叫声打破了早晨宁静的森林,森林里的动物们怀着惊恐而好奇的心情,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想弄清这是怎么回事。  动物们看着树旁的血迹,议论纷纷,凶手是谁?受害者又
天上有太阳、月亮、星星,还有云彩呢,当你抬头仰望天空的时候,你最想跟谁做游戏呢?太阳总是那样炙热,月亮又总是那样娇媚,星星有时会对你眨眨眼,云彩不停地跟你捉迷藏,哦,我想你也喜欢跟云彩做游戏对吗?那就赶快将你与云彩做游戏时的乐趣写下来告诉我吧!   (柠 檬)    妈妈,住在云端的人对我唤道——  “我们从醒的时候游戏到白日终止。”  “我们与黄金色的曙光游戏,我们与银白色的月亮游戏。”  我问
  
拜伦(1788~1824)是英国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著名诗人,也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拜伦1788年1月22日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父亲曾供职于英国海军,母亲是英格兰人。父亲将母亲的财产挥霍一空,为避债逃到了法国。拜伦跟随母亲在苏格兰度过着贫困的生活。  拜伦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父亲生前的荒唐行为,受到许多人的非议,成了拜伦家族的污点,给家族带来了一种无形的压力。由于这
[作家连线]  英娃,70后儿童文学作家,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鲁迅文学院学习,连续三届获冰心儿童文学奖。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播音员,环保总局主管《环境教育》杂志编辑、主编等职。2006年创办“地球的孩子”工作室至今。  已出版童话集《野鸭皮皮》、《小麻雀的项链》和《住在蓝木箱里的孩子》。近年主要致力于创作以环保为主题的大自然童话和剧本,已出版绿色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