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新课的引入策略研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ove5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化学新课的引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引入,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研究了化学教学的引入方法,旨在对老师们的教学起到借鉴作用。
  化学新课引入策略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果能在课的开始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过来,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好的保障,良好的学习兴趣往往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是一种意识倾向。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学生能对某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感,或者对这种活动有一定的倾向,从而产生学习的动机。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最为活跃的求知内驱力,在这种驱动力的引导下进行主动学习。在化学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置身于情绪高昂与兴趣浓厚的学习情境之中,那么,学生的学习就是自由的、轻松的、也是自然的,他们会把全身心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中。所以,我们教学要在课的开始就要设置一定的学习情境,这种情境是学生易于学习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所以,引入新课的技巧是值得研究的。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认真钻研教材,在此基础上根据课的内容等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设计适合于学生学习的引入方法,做到方法要新颖别致,既有一定的趣味性,又要有一定的学习技巧,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一、提问法导入
  很多知识的起点是问题,有了问题就会有研究问题的动机。所以,在课的一开始教师就给学生提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学习,这些问题好比是化学学习的指导者。比如,在化学课的一次课中,让学生了解什么时化学,学生对化学有了个明确的了解才会有兴趣学习。比如,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系列的问题:菜刀生锈的原理是什么?氧气容易使物体发生什么样的现象?为什么火在二氧化碳的环境中不能继续燃烧?氢气球为什么会飞上天?火药是怎么一回事?苹果咬一口后不久会变色?酒是怎样酿造的?这些问题其实在生活中我们都见过,但是我们没有注意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接下来,教师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做一些实验,让学生开一开眼界,把学生引入一个变幻无穷的化学世界中,用这些事例引起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产生要探索这些奥秘的心理,这些都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
  二、实验到提问导入法
  化学离不开实验,化学是在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化学课上,如果有实验的引领,那么,学生就会更好地掌握知识,以便促进智力的提高。初中学生是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过渡的一个时间,开始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形象直观的实验较感兴趣,教师要根据教材要尽可能多的做一些实验来引入课堂教学。比如,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内容教学时,把学生带到实验室中,让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第一个演示:将CO2气体倒入燃烧着的两个不同高度的蜡烛的烧杯中;第二个演示:把CO2气体分别通过紫色石蕊试液与澄清石灰水中。之后,学生可以进行仔细的观察其中变化,发现第一个演示中,烧杯内低一点的蜡烛先熄灭,而高一点的蜡烛后熄灭;第二个实验中,石蕊试液从以前的紫色变成红色,而澄清的石灰水则变得浑浊起来。教师再提问学生想知道原理是什么吗,由此进入新课,学生听课时就会格外认真,并在听中解决问题。
  三、由问题到实验导入法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化学现象,学生都会看到,但是很少与化学联系在一起,所以就没有去了解其中的本质。化学教学的新授课时,教师要提出问题,再利用实验进行点拔与启发,则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你在过春节的时候见过放鞭炮吗?你见过铁生锈吗,这两种情况有什么相同点呢?爆炸是一种燃烧现象,有氧气的参与,快速的反应而产生强大的能量,而铁生锈则是氧气的参与下缓慢的反应。教师可以做一些实验加以证明这种现象。所以,有了提问再加上实验的演示,学生对氧气参与化学反应有了很深刻的了解。
  四、巧设“陷井”法
  初中学生思想还是很单纯,他们的生理、心理都处于发展时期,他们的知识储备还很少,判断事物没有更多的思考,对一些问题不可能全面地分析思考,往往是仅凭主观臆断就轻易地下一些版面的结论,甚至是错误的结论。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进行陷井法教学。教学中有很多的教学重点与难点,特别是难点教学时,教师知道学生很难一时理解教学内容,故意在这些知识的薄弱环节设置适当的“陷井”,当学生急于回答老师的问题时,如果出错,则教师再启发学生思考,分析他们自己得出的结论是不是真的正确,通过再次思考,学生才发现上当,此时,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为深刻。比如,在讲《溶解度》这一节内容时,出了这样一道题:常温下将把40克糖溶入80克水中,充分溶化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所有的同学都感觉这道题很简单,他们都能快速地写出一个自认为正确的列式与答案:C%=40g÷(80g 40g)×100%=33.3%。教师接着问:你们学得做得对还是错?学生很有把握地说:“对!”“你们再好好想一想,到底对不对?”学生被老师的提问惊住了,当老师给出正确的答案时,他们都目瞪口呆。“要想正确计算这道题,还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接下来的学习,当了解溶解度这个概念后,大家就会都明白了。”这样,就会用一种很自然的方式把学生引入新课中来。
  此外,新课的引入有很多种方法,比如,一个故事,一句诗,或者一张图片,都可以成为化学新课的引入法。比如,在《原子》学习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一句古语:“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学生就会想,化学课怎么会学古诗呢?教师就把这节课的内容慢慢讲给学生听。故事是初中生喜欢的,而且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课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讲一些有关化学知识,比如,介绍有关科学家的化学情结,历史上化学家有哪些成功与失败,经验教训是什么。某些元素被化学家发明的故事,使学生不仅了解化学的历史与现状,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探索精神,激发他们为国立功的精神。
  总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化学课上,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的一开始就把学生引入到学习情境中来,如果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昂、兴趣浓厚,那么,他们的心理就会处于最佳状态,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既轻松又不易忘记,从心理上满足了他们,从而产生新的学习兴趣,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也提高了,以更为认真的要求对待自己,这种良性的循环,让学生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王彩芳.化学新课导入方法研究[J].化学教育,2001,(01).
  [2]高义荣.化学新课导入方法小议[J].当代教育科学,2003,(14).
  [3]罗令.简析鲁教版初中化学教材[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03).
  [4]熊有太.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教育职能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01).
  [5]丁冬前.浅谈初中化学练习[J].学周刊,2011,(06).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七氟烷和丙泊酚对体外循环(CPB)手术中脑氧代谢及术后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CPB下二尖瓣置换术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和丙泊酚组(P组),分别接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直升机在运用CAD/CAE/CAM技术进行研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接着提供了解决的方法,介绍了PDM的概念、构成、主要功能.最后简述了PDM技术在直升机研制中的作用
本文介绍一种用容量瓶计量气动元件微小漏气量的新方法。由于容量瓶内状态与当地环境状态不同,文中给出了一种换算公式。应用公式可换算出当地环境状态下的漏气量。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TGFβ-1诱导的人胃癌BGC-80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胃癌BGC-803细胞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TGFβ-1组、TGFβ-1+槲皮素组,分别在第12、24
[摘要]: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激发感情,让学生产生丰富联想;增加积累,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关键词]:写作兴趣 语文教学 学生  有的学生说:“写作文最伤脑筋,实在是无东西可写。”作文难,难在何处?无非是难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素材,内容空乏;表达不当,结构零乱;语言干瘪,枯燥生硬。这三个方而又是互相牵连的,以致形成了学生对作文的恐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技术在骨科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磷脂酶A2(PLA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被本院骨科收治的严重骨折合并创伤患者120例为研究
药理学实验操作技能训练是学生未来专业工作和进行医药科研工作所必须的。本文探讨的是如何在药理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能力,着重从多个方面分析如何提高学生
摘要:写作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在指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后,提出写作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几个方面和提高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仔细阅读课文、批改网评阅、学生互评、教师讲评优秀作文和范文等都可以使学生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大学英语 写作能力 写作教学 作文批改  一、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在大学英语综合技能中,写作能力非常重要。写作不仅有助于巩固读和听输入的语言材料,而且还能
高中体育特长班的学生有很高的专业竞技水平,但是对于逻辑性和系统性都较强的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却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兰州水污染事件等当地资源对于体育班的学生来说不仅熟悉,而且易于获得,方便掌握。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努力发掘有效利用当地资源在高中体育班政治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当地资源高中体育班政治课教学发展学生体育特长是我校的重要特色,历届体育班学生在各个级别的赛事中屡获殊荣。作为高中
以经典的控制理论来设计直升机飞控系统便面临着不少的困难,模糊控制恰好在某些方面能弥补经典控制的不足.本文介绍了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与发展,重点阐述了模糊控制在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