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执行以来,杭州市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生存情况。
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治疗库中收集2004年至2014年符合研究条件的杭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2 370例,对患者的资料,包括基本信息、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计数、治疗开始时间、WHO临床分期,感染途径及随访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患者的生存率和影响生存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2 370例研究对象中,总随访时间为3 968.14人年,死亡57例,总病死率为1.44/100人年(57/3 968.14)。Kaplan-Meier法结果显示,抗病毒治疗第1年、第3年和第5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是98.08%、96.20%和95.24%。总病死率从2006年的6.06/100人年下降到2014年的1.44/100人年。艾滋病相关疾病病死率从2009年的1.10/100人年下降到2014年的0.90/100人年。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CD4+T淋巴细胞200~349个/μL组的死亡风险是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组的0.466倍(95%CI 0.246~0.882);年龄在≥50岁组、40~<50岁组、30~<40岁组治疗患者的死亡风险是<30岁组患者的3.408倍(95%CI 1.365~8.506)、3.788倍(95%CI 1.645~8.718)和2.593倍(95%CI 1.139~5.905);基线WHO为Ⅲ期/Ⅳ期是Ⅰ期/Ⅱ期患者死亡风险的1.960倍(95%CI 1.117~3.439)。
结论高龄、低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基线WHO为Ⅲ期/Ⅳ期是影响艾滋病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尽早抗病毒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