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画的舞台——论“日本主义”对日本巡演剧团在20世纪早期西方的受容的塑造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i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从19世纪中期开始兴盛于西方世界的日本文化艺术热潮,“日本主义”曾经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公众对三个于19世纪末、20世纪早期巡演西方的日本剧团的受容方式。出于对日本戏剧传统的无知以及对异质文化的猎奇感,西方公众,无论是一般观众还是专业的戏剧从业者,不是从戏剧艺术的本体论价值着眼来评判三个日本剧团的演出水准,而是始终沉迷于其演出所散发出的异国情调式的“他者性”。而“日本主义”在西方公众对于日本文化艺术的认知结构中植入的美术视角,无疑极大地强化了西方公众对于日本巡演剧团的个人与艺术形象的这种东方主义式的文
其他文献
21世纪中国大陆城市移民电影开始关注移民群体在城市中的“审美化”生存问题,他们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种种“负审美”困境。其一是“被剥夺”的审美权利困境,城市移民群体的
中国现代戏剧理论把“情节”视为戏剧的“根本”和“灵魂”,固然和西方艺术理念例如亚里士多德《诗学》的强势影响有关;但中国传统戏曲理论中对“情节”的凸显,却有它来自中
“北堂”是清中期北京地区天主教仪式活动较为活跃的场域。文章在对清中期北堂仪式用乐的历史考察中,发现其仪式用乐中已有诸如使用民族乐器、本土风格的仪式音乐作品等本土
司马迁的《史记·乐书》对儒家所倡导的礼乐问题进行了深层阐释,他在先秦以来的《诗经》《韩非子》《乐记》等原始资料中挖掘出音乐与神灵、音乐与人性之间的内在关联。
时下,以文化凝聚团队力量,以文化促进企业管理提升,以文化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中外成功企业的共识。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企业文化肩负着“育人”“铸魂”“凝
以当代琵琶为研究对象,从音乐实践入手,对琵琶的定品律制,单音分音列音程律制和律制协和感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虽然琵琶按照十二平均律进行相品的排布,但是测试结果发
20世纪20-30年代,丰子恺先生发表和出版了一系列介绍西方音乐家及西洋音乐作品的文章和著作,开启了国人了解与接受西方音乐的先河,对我国社会“西乐东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
最近,阅读了湖南师范大学郭声健教授的《守望音乐教育》一书。这本2013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札记式文集,记录了作者对音乐教育、对教育人生的感悟,展示了作者从事音乐教育工
导演张作骥早期的电影,常聚焦于台湾社会的边缘族群,并将青年男性成长经验放入台湾底层帮派文化中,以帮派斗争与成长悲剧呈现底层群体的生存困境。从“另一种电影”这一概念
日前,英国诺丁汉大学联合劳斯莱斯(Rolls Royce)等公司成立了水射流加工技术中心,该中心将致力于研究水射流加工技术在航空工业的应用。该中心研究人员将用一台六轴加工中心,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