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监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来源 :中国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而这也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强企业控制,企业内部控制逐渐受到重视。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内部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简要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基础上,对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阐述,最后具体探讨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 管理水平 现状 提升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6(b)-119-02
  小企业的发展及运营因受规模小、业务单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小企业的发展所面临的难度较大,也会导致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提升。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和控制越来越重视,基于此,为了加强对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应综合考虑企业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监测等多方面,遵循合法性、全面性等原则,制定科学的企业内部控制策略。
  1 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的数量在我国企业总数中占有极大比重,这也体现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加剧,也导致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通过研究《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转型与创新的调查与建议》可知,与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企业寿命相对较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加,企业管理水平较低,从而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为了打破我国小企业发展所受到的限制,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是较为有效的策略。然而,从我国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控制来看,内部控制环境欠佳、控制活动缺乏规范、控制手段不适宜等多方问题的存在,导致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无法得到提升,从而导致中小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受到不利影响。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实施内部控制,能够有效保障企业内部或外部业务活动的开展,可有效避免业务活动出现舞弊、错误等问题。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是企业实施内部管理和控制的基础,涉及企业资金运营、项目现场管理,工程项目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等多项经营活动。为了实现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强化,应加强对企业核算、审核等多个环节的控制,并据此制定科学、全面的企业经营计划,以及适宜的管理制度,以便确保内部控制能够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而确保企业管理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而这对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为有利。
  2 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問题
  2.1 企业战略目标缺乏准确定位
  从中小企业的发展角度来看,企业内部机构的不合理设置以及对社会责任的不重视,会导致企业对自身发展战略目标的定位缺乏科学依据,从而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受到影响,这也是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企业领导者或决策者对企业的发展缺乏准确定位,缺乏对企业内部机构的科学设置,导致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职能权限不够清晰,各部门的职责较为混乱,加上各部门运行流程缺乏明确规定,也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水平受到影响。同时,小企业普遍都属于民营企业,而这也导致小企业往往存在所有权、经营权等权益混淆、职权分离不清等问题,再加上企业对长远发展目标的定位不清晰,对战略发展目标的制定缺乏科学依据,企业的发展比较盲目,企业管理较为混乱,企业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都会导致企业发展受限。
  2.2 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从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来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缺乏是目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因受管理观念的束缚,小企业领导者或决策者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缺乏重视,对企业内部岗位,特别是会计岗位的设置不够合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职能比较混乱,业务交叉现象严重,审核、评价等工作的开展浮于表面,缺乏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相对较低,从而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受到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内部控制缺乏适宜且完善的制度予以支持,内部管理流于形式,管理、审计等相关部门在企业内部控制上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导致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相对较低。对于已经制定相应内部控制制度的企业而言,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并且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大多是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缺乏严肃性,对多种问题的解决缺乏灵活性,导致企业缺乏科学管理,从而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2.3 内部控制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
  企业管理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对小企业而言。在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是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而企业领导者或决策者的经营管理理念会对企业内部控制造成影响,内部控制和管理的直接执行人员需要充分考虑企业领导者的意图,这也是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人员开展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然而,从当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来看,企业领导者及内部控制和管理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是对企业内部控制造成影响较大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导致企业内部控制效果无法得到提升。在小企业发展中,企业领导者对企业的管理具有绝对的控制权,企业领导者管理理念的落后,以及内部控制和管理人员能力的缺乏,会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再加上企业领导者及内部管理人员对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不够重视,进而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相对较差。
  3 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成因
  3.1 外部原因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都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企业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提升,而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外部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缺乏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另一方面是内部控制缺乏外部监督。
  从企业发展来看,业务单一、规模小、控制集权等问题,是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小企业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不够完善,管理水平较低,这也导致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我国对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而COSO、SEC等国外机构对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比较深入,这也体现出国内与国外在小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差距。由于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缺乏,导致小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性较低,也缺少相应的参考依据,从而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的针对性差、可操作性较低。同时,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因为缺乏外部监督,导致小企业内部审计、管理等工作缺乏有效控制,企业审计、管理等工作的开展较为混乱,从而导致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相对较低。   3.2 内部原因
  在企业内部控制中,企业职工素质相对较低、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是小企业内部控制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企业管理出现问题的内部原因。因为小企业在职员选聘方面缺乏相应标准,导致小企业的员工普遍存在能力和素质相对较低、社会责任感不高等问题,导致员工对企业缺乏认同感,从而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存在潜在风险。
  从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来看,部分小企业虽制定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制度不完善,也并未形成书面文件,仅是以口头规定的方式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规范,再加上企业内部不同岗位的职能比较混乱,部分工作流程交叉严重,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缺乏科学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小企业的发展也会受到职员的影响,当年资高且业务熟练的员工辞职离开岗位后,新进员工需要重新熟悉业务流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这不但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速度,也会对企业职员的工作积极性造成影响,进而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无法得到提升。
  4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4.1 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在企业发展,特别是小企业发展中,内部控制起着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企业领导者或决策者及相关管理人员,应根据小企业的发展特点及企业经营要素,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确保企业内部控制效果能够得到提升,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此外,为了加强对小企业内部的规范管理和控制,在建立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基础上,应制定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书面文件,以此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完善,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从而确保小企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来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书面制度文件、内部控制流程图及内部控制凭证和文件等相关信息的汇总。在企业管理中,公司首先制定了公司的管理方针:“规范监理、诚信服务、质量第一、安全健康、保护环境、廉洁守法、顾客满意,持续改进”,并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一体化管理体系——管理手册,明确业务流程,对内部控制关键点进行明确,制定相应的部门管理、职工管理等规章制度,要求各个部门参与制定并实施,以便确保企业的管理水平能够得到提升,增强职员对企业的认同感,在实施过程中,有监督检查,有整改回复,进而推动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2 建立完善的企业信息沟通系统
  企业信息沟通和交换的质量与效率,会对企业的管理及内部控制造成影响。为了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在科学设置企业内部职能机构的基础上,应建立完善的企业信息沟通系统,使上层领导的管理理念和思路及时传递到执行部门和职员,并把执行结果和效果及時反馈到管理控制部门,根据落实情况及关键控制点提出整改方案,监督整改到位,提升企业信息沟通的质量和效率。而这也符合相关政府部门所提出的要求。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政府部门明确规定了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并且对于信息披露的形式及内容,也提出了规范要求,制定了与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的策略。基于政府部门所制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实施,企业在建立信息沟通系统时,应充分借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编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内部控制信息的审计也逐渐受到重视。
  此外,在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及企业信息沟通系统的基础上,企业内部职能机构的设置会更加合理,各部门职能的划分会更加清晰,业务流程更加分明,对各部门职责及职工能力的审核也更加规范,能够有效避免任人唯亲、职权重叠等问题,有利于加强对企业内部的控制,从而实现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基于企业信息沟通系统的建立,在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通过绘制业务流程图,规范部门及职工的权限,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职能会更加明确,企业经营、业务开展等多项企业信息的交换和沟通也更加便利,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对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和效率很有帮助。
  5 结语
  综上所述,小企业因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在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内部控制不完善、部门职能不明确等。针对这种现象,为了加强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应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及相应体系,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性,以便确保企业的管理水平能够得到提升,进而实现对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孙戈.浅析企业的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建议[J].管理观察, 2011(22).
  [2] 董颖慧,李桂莲.从严内部控制强化风险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J].中外企业家,2015(27).
  [3] 宋锦.提升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研究[J].企业导报, 2013(10).
其他文献
近日,NEC宣布为西班牙运营商Yelefonica S.A.公司进行的LTE测试结果获得成功。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加强实训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结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实训教学团队近年来建设的
文章阐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通过企业合作,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探索具有符合专业发展特色的"123543"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对区域专业和专业群起到引领作
近日,主题为“生态、低碳和数字化:中国城市的发展模式转型”的“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在河北秦皇岛市举行。中国移动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参与了“数字化城市管理”专题
7月7日,针对近来媒体关注的“手机计费误差”问题,中国移动对外公布了核查结果。公司明确表态,计费准确是电信运营企业对消费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移动将采取多种措施全力避免计
阐述了精准农业的基本内涵及其在福建应用的重要意义 ,提出了福建精准农业集成系统的构想 ,以及启动福建精准农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5月13日,韩国通信委员会宣布了以韩国电信(KT)、SK电讯、LG电讯、SK宽带等主要通信运营商为对象的《市场营销费用指导方针》。根据该指导方针的规定,从5月起,通信运营商的有线与无
2011年9月20日。重庆市教委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十二五”高职教育发展规划座谈会,组织高职教育领域的专家对“十二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进行论证。重庆市教委副巡视
文章从“软实力”的内涵出发,阐述了构建“软实力”的途径,希望“软实力”的增强,促进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上更高台阶。
对于现代企业来讲,财务管理是其日常经营管理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财务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阐明了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及其重要性,对财务管理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