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QNX的时分互补色三维视频编码方法

来源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198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传统立体视频编码技术压缩率低、稳定性差、色彩失真度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QNX的新型三维视频编码技术方法.该方法采用可伸缩性视频编码技术,设计场频时分互补色编码原型,经倍频场垂直分辨率处理后,按场分时传送互补色视频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平滑逼真地渲染左右视点图形帧,而且有效提升了立体视频的沉浸感.
其他文献
通过比较不同的研磨、洗涤、裂解和沉淀方法,成功获得一种适于土壤真菌DNA提取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石英砂研磨、TENP和PBS联合洗涤、SDS高盐裂解、异丙醇沉淀等一系列步骤,所获
针对一种阈值分割算法很难对不同类型的图像进行有效地分割的问题,提出一种多阀值算法融合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不同的算法得到一组阈值,由迭代的方式将它们有机地组合,并定义一个回报函数,来选取最优阈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图像能够选择最优的阈值进行有效的分割,消除了使用者必须具有先验知识的障碍,省去了人工选择分割方法的麻烦.
以运动角色的动作特征为切入点,分别对动画自动生成系统中八叉树的不同应用进行设计:对场景模型精度要求不高的飞行角色,八叉树用于场景简化建模;对场景精度要求较高的行走和爬行类角色,八叉树用于测试物体模型间的相交测试及路径搜索中碰撞检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八叉树使用的不同提高了场景建模的效率和路径搜索的速度,简化了问题的复杂度,另外能够很好地为各类角色规划出合理路径,规划结果具有较好的完备性和最优性.
以纤维废弃物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降解糖化发酵生产酒精.结果表明:甘蔗渣经1.0%稀硫酸121℃保温2 h预处理后,采用40 U/g纤维素酶,50℃,pH=5.0,酶解120 min,得糖率为36.8%.由正
针对目前图像加密算法复杂性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小波域分块加密算法。该算法先将原始图像用小波函数进行多分辨率分解,并将分解后的低频系数进行分组,应用超混沌系统产生
为解决烤后烟叶基因组DNA提取稳定性差的问题,以烤后烟叶为材料,对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进一步改良优化:对CTAB沉淀缓冲液使用量、裂解时间、Tris平衡酚的处理次数和RNase处理时
通过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诱导表达纯化麻疹病毒N蛋白.将麻疹病毒N蛋白基因片段与载体pET-32a(+)相连接,通过PCR方法扩增获得重组质粒pET-32a(+)/N,然后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E.coliBL21(DE3
针对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EVC有极高的计算复杂度影响碥码效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帧内预测算法,利用SAMD值和相邻已编码块深度对块类型的选择进行预判断.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
针对未有正式的面向移动客户端的软件质量评测模型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移动客户端软件产品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移动客户端软件的特性分析,归纳出移动客
针对如何将文字识别技术应用到移动增强现实中的问题,将OCR识别技术与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开发了基于手机文本的移动增强现实的原型系统.系统尝试了在智能移动终端上实现真实场景与虚拟增强信息的融合显示,利用快速、稳定的文字识别技术实现文字特征的识别,将二叉树与链表相结合精炼文本的关键信息,并在智能手机显示端叠加相应的增强信息.经实验验证,该方法能在智能终端上实时地对文本进行增强显示,不依赖服务器、易于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