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河流域地下水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来源 :海洋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yin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岸地下水排泄是近海稀土元素的重要来源,目前对地下水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的认识还十分有限.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和模拟计算对山东大沽河流域地下水中溶解态稀土元素的分布、影响因素及络合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在地下水中的分布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pH和铁锰氧化物/氢氧化物的还原性溶解是影响稀土元素含量的重要因素.稀土元素的络合形态以LnCO3+和Ln(CO3)2-为主,但是在硫酸根含量较高的情况下,轻稀土较中稀土和重稀土更易于形成LnSO4+.大沽河流域地下水表现为重稀土富集,含水层中负电荷颗粒物对LnCO3+的优先吸附可能是富集的原因.受周边炼油厂影响,所有样品中的La均表现为正异常,人为源La在地下淡水和再循环海水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4% ~75% 和42% ~57%.
其他文献
首先搭建具有高精度面投影微立体光刻设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最优打印工艺参数,然后提出一种可用于模拟地层岩心的微球堆叠岩心模型,并通过分析岩心模型成型机理,选取具有更高成型精度的堆积方式对岩心模型进行设计.该模拟岩心制造方法具有对特殊岩心结构制造的高适应性,为实验室显微镜下研究多种EOR技术微观驱替机理提供了新思路.
海洋功能区划实施评估是监督海洋功能区划实施成效,提升海洋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基于一致性理念,以规划蓝图为依据,从海域用途符合性、环境质量标准符合性、开发利用影响三方面集成构建海域利用现状和海洋功能区划的协调性判别方法即海洋功能区划协调性指数,并以温州市为实例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基于一致性理念与海洋功能区划蓝图构建的评估方法可以有效测度海洋功能区划实施成效.海洋功能区划修订具有显著适应性,能够高效契合区域海洋经济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需求.该方法对未来国土空间规划海洋部分的有效实施和修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象牙雕刻与玉雕、景泰蓝、雕漆曾被誉为中国工艺美术“四大名旦”,也是记录人类文明进程的艺术符号之一.17-19世纪期间,广作牙雕是深受西方世界欢迎的中国工艺“国粹”之一,对此,前人已有专著和文章展开过较多的讨论,但是,对于广作牙雕和“海上丝绸之路”跨文化交流关系的探索仍较薄弱.本文通过对广作牙雕原料来源、技艺特征、源头及外销发展历程的梳理,探讨了广作牙雕海外市场拓展与海上丝绸之路跨文化交流的关系,提出如下认识:(1)广作牙雕的历史很长,其材料来源既有本地也有外域,唐宋以后,特别是17-19世纪中期,外销牙雕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拉曼光谱仪、荧光光谱仪对一种与紫色尖晶石共生的无色蓝宝石样品进行详细宝石学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该蓝宝石样品中Al2 O3含量为99.56%,含一定量的SiO2、CaO、TiO2、Fe2 O3、Ga2 O3等;拉曼光谱测试显示无色区域为蓝宝石,紫色区域为尖晶石;包裹体为不规则及规则六边形固体石墨包裹体、气体CO2包裹体、含C H4的液体包裹体、愈合裂隙等;荧光光谱测定确定无色和紫色基底区域基本无荧光,发光物质荧光中心峰位于440 nm和460 nm附近,且随着激发波长由365 nm到3
预制装配综合管廊结构中,节点是结构的薄弱环节,其力学性能直接影响整体结构的变形和承载力等.本文提出了一种“U型套箍插筋连接”新型装配式双舱综合管廊结构,通过4个节点足尺试件力学性能试验,包括1个底部L型现浇边节点试件,1个底部L型装配边节点试件,1个顶部L型装配节点试件和1个底部T型装配节点试件,以此来验证“U型套箍插筋”连接技术的有效性.试验得到了节点足尺试件的开裂荷载、裂缝发展规律、承载能力、破坏方式、构件延性等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装配式管廊节点试件都在靠近角点区域发生弯剪破坏,具有较高的承载
玉雕是一门很独特的艺术 ,因为玉石不像木料 ,纹理特征相对单一、规律,也不像石料,可以不考虑用料成本 ,只随创作者的心意切割、琢磨.玉石珍稀 ,且开采之后 ,很难从外表直接观测到内部的结构和纹理 ,甚至在雕琢的过程中 ,都需要不断应对玉料质地的微妙变化.再者 ,玉料的皮色、纹理往往本身极具自然真趣 ,令创作者陷入两难境地——不雕琢 ,不够尽善尽美 ,雕琢了 ,又总会毁损些什么.人为的构思和天赋的奇趣 ,往往在一开始就存在冲突和博弈.
期刊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缅甸血珀进行无损测试,探究不同颜色血珀的氧含量及颜色变化的特征.红外光谱测试结果显示,随着缅甸血珀颜色的加深,其相对氧含量呈现增加趋势,即颜色深浅和氧含量基本呈正相关;紫外-可见光谱显示,缅甸血珀的颜色越深,反射曲线拐点越靠近红端,即反射曲线拐点所对应的波长出现了“红移”现象;缅甸血珀颜色中黄色调加深时,明度值升高,而颜色从橙红色向褐红色过渡时,明度值降低;结合颜色参数与氧相对含量的变化,推测氧相对含量的增加是血珀中橙红加深转为褐红色的主要原因.
ZSM-5是一种常用来吸附甲苯的微孔吸附剂,选择三种碱金属Li、Na和K对ZSM-5进行改性,结合表征手段和数学模型的方式研究引入ZSM-5中的碱金属对微孔结构和吸附甲苯的影响.在此实验中,分别从吸附容量、放热能量、扩散阻力和脱附活化能四方面深入探讨碱金属对吸附甲苯的影响规律.基于实验结果得知:碱金属的引入改变了ZSM-5分子筛的微孔结构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随着离子半径(Li+K?ZSM-5.静态饱和吸附量呈Li?ZSM-5(0.363 mmol·g?1)>Na?ZSM-5(0.360 mmol·g?1)
电化学方法是测量海水pH值的主要方法之一。针对自主研发的基于铱金属及其氧化物电极的pH传感器,建立了海水环境下仪器标定和数据校正的方法,并在近岸和大洋环境中进行了原位测试的应用。仪器标定包括:(1)依照海水pH分析的标度要求选取适当的标定缓冲试剂;(2)以标准海水替代常用的2-氨基吡啶(AMP)溶液制备标定缓冲体系。数据校正主要包括温度背景校正及误差校正。海区原位测试应用以及与其他同类仪器对比表明
传统粟粒工艺具有明显的历史符号造型,制作工序繁琐复杂,同时难以满足现代人们的简约审美需求,在发展中面临失传.文章介绍传统粟粒技艺原理,运用现代装饰材料优化制珠方法,分析焊粉焊接与液态扩散法在焊接中的利与弊,得出平面造型与立体造型在焊接方式中的区别.不断实验后发现,现代工业辅助材料能提高该工艺制作效率,将传统粟粒工艺流程简化.古法新用,尝试无胎体造型,装饰纹样上模糊宗教历史、寓意等图案符号,将现代社会环境中的自然形态及色彩融入其中进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