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修农田水利,畅通农业“命脉”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ing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利,农业之命脉。作为“国家粮仓”,水利对河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据统计,目前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0,夏粮占全国总产量的1/4。按照国家要求,到2020年,河南要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从1000亿斤增加到1300亿斤。
  农谚曰:“收多收少在于肥,有收无收在于水。”河南要打造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粮仓中的粮仓”,农田水利建设举足轻重、不可或缺。
  如今,驱车行驶在河南的乡间道路上,你会发现,道路两边的水井、水渠、电房多了起来,这些水利设施仿佛一个个抵御水旱灾情的堡垒,在田间星罗棋布、随处可见。
  夯实农业“水利根基”
  “现在浇地很方便,水井就在我家地头上,接上水带,这边刷卡,那边出水。过去浇地,光水泵、水管都要拉一车,四五个人一上午也浇不了一亩地,现在一个人、一个小时就能轻松浇完。”河南省滑县小铺乡常庄村村民常贡海指着直接通到农田里的灌渠出水口,连声称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的变化。
  “种庄稼有句话,叫‘涝了剩一半,旱了不见面’。现在农田水利条件越来越好,没有这一点,我们这些种粮户不可能、也不敢放开手脚多种粮、种好粮。”50岁的柳学友是河南省息县彭店乡农民,他的土地合作社连续多年承包上万亩土地,除了转包出去的外,目前自家耕种的仍然多达3000多亩。柳学友说,要是还像以前那样落后的水利设施,包这么多地根本“不敢想”。
  从“看天望收”到“连年丰产”,河南粮食生产的根本变化,得益于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几年河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
  “十一五”期间,河南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效益达200多亿元,抗旱灌溉3亿多亩次,有效减轻了洪涝干旱造成的灾害损失。目前,河南全省有效灌溉面积与解放初期相比增长了12倍;节水灌溉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步,短短10余年间,已累计发展2049.69万亩;全省91%以上低洼易涝和87%以上盐碱地得到了不同程度治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已经初步形成除涝与灌溉相结合的比较完善的工程体系。
  现在,河南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已达7621万亩,其中旱涝保收田6077万亩,占全国的1/5,小型塘堰不计其数,田间工程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农田。
  河南省水利厅厅长、省南水北调办主任王小平说:“新形势下,河南将以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项目为抓手,大力推动农田水利建设。‘十二五’末,河南将改造中低产田120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00万亩,节水灌溉总面积达到3000万亩以上,力争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7850万亩。”
  不容忽视的“瑕疵”
  目前,河南农田水利建设形势一片大好,政府资金投入逐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从农民那里听到的大多是称赞之声。但是,成绩的背后难免有不足,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不容忽视。
  在一些地方,有的农民对农田水利建设非但不“买账”,还颇有微词,类似“质量不过关,水电不配套,修建不合理“的抱怨之声很多。
  记者调查发现,他们的抱怨绝非无中生有,所反映的问题基本上是存在的。比如3月28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的“南阳农田水利怪事多”便是典型的案例。报道中提到,“现今因水利设施的缺乏,无水浇地、‘靠天吃饭’成普遍现象。国家在当地虽然投入了巨额专项资金建设机井房,但基本是机井老化弃之不用,电线杆不通电,农民为了灌溉需要自己买电线和水管”。这种情况,在其他一些地方也或多或少地存在,有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此外,群众反映的有关“竞投标时暗箱操作,违规套取国家资金,将千万元资金的项目建成’豆腐渣’”的现象也不都是凭空捏造。
  对于农田水利建设,除了部分群众不满意,相关部门一些工作人员也是有苦难言。“修建农田水利,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农民,但我们经常要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说好话,比如修路占地如何补偿,水井修到谁家田里合适,都要不停地协调,只要他们不满意,啥也干不成。”采访中,豫北一位基层工作人员向记者诉苦。
  不可否认,不管是农民还是工作人员,他们的声音都是真实的。采访发现,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发生,其实是事出有因。
  “能不能争取到项目,要看当地和上级领导的关系;项目由谁来建,要看开发商和领导的关系;甚至项目验收,也要看关系。这样一路‘关系’下来,惠农工程是否真的惠及农民,还真不好说。”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支书告诉记者:“农田水利建设,国家投入的资金真是不少,但有的地方项目建设得很不合理,有的甚至弄虚作假,从中牟利。这样建设农田水利工程,资金当然不够用,农民当然不买账,工作当然不好做。”
  此外,农田水利设施的后期维护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因没有建后维护专项资金,农田水利设施的后期维护确实麻烦,这一问题,我们目前也正在探索。”采访中,相关部门对此显得无可奈何。
  据了解,目前河南农田水利建设是“九龙治水”,与之相关的部门有水利、国土、农业、农开办、发改委,甚至还有邮政局和烟草局等。按说,这么多部门一起关注农田水利建设,效果应该不错,但实际并非如此。
  “每个部门的项目资金是不一样的,建设标准也不一致,大家按照各自的思路来做同一件事,造成的最大问题是资金效益难以发挥。”河南省水利厅农村水利处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比如有的地方,水井打好了,电力设施却不配套,给实际使用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此外,农田水利建设技术含量很高,井打多深、密度多大、在哪里打合适,有的部门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这就造成建设中的盲目和不合理。”
  据介绍,目前,黑龙江正在进行试点,把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全部交由水利部门来完成,这样做,责任分工更明确,业务安排更直接,工作上也更有利于统筹协调。
  打造精品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建设,关乎粮食安全,关系社稷民生。
  “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和谐稳定的基础,而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是农田水利。只有紧紧抓住农田水利这个关键环节,坚持不懈地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才能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河南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王小平说。
  王小平指出,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必须有效调动基层政府和农民群众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积极探索政府和全社会联合办水利的路子,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农户投入为补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要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在‘建什么、怎么建’问题上多听农民群众的意见和想法,让农民群众做主。更多地运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带动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投资,把‘要我干’变成‘我要干’。”王小平建议。
  在王小平看来,管理体制不顺、管理主体缺失、管理能力薄弱,是造成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的重要原因。他提出,要继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广财政资金购买公共服务,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竞争参与公益性水利工程的管护。
  此外,他特别强调,一定要狠抓施工质量,要做到“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效益、以质量求安全、以质量求形象”,切实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质量。
  “在项目建设中,全面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保证工程实施有序开展,堵塞在程序方面出现质量问题的漏洞;严格执行工程质量评定规程,强化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保证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保证每一个项目都是精品工程。”王小平说。
其他文献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挟带的大量泥砂填充渤海凹陷成陆的海相沉积平原,黄河尾闾摆动新成陆地带,地势宽阔低洼,面积逐年扩大,生态类型独特,海河相融,形
<正> 为了确定适宜我市发展的板栗优良品种,1981午春由烟台林科所引入石丰、东丰、海丰、玉丰、上丰与金丰6个品种,建立了品种园。现将8年试验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叙述了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晶闸管触发电路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并介绍了该触发电路在小功率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
<正> 山东省灌木资源丰富,但过去利用很少,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我省木材紧缺,充分开发利用这些灌木资源作为造纸和纤维板的原料已势在必行。因此,我们对10种灌木树种的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皮肤鳞状细胞(SCC)和基底细胞癌(BCC)中P53基因突变产物。结果显示,正常皮肤粘膜组织中无P53蛋白表达,而在肿瘤标本中,36例SCC中55.6%(20/36),33例BCC45.5%(15/33)P53蛋白
<正> 患者崔某,女,40岁,1997年5月5日就诊,于就诊半年前面部有铜钱大红斑,在外院拟诊为皮扶过敏、真菌感染、接触性皮炎等,曾用抗过敏、抗真菌感染、激素类药品内服、外用半
<正> 例1,女,5岁,全身出皮疹伴瘙痒4天于1996年8月8日就诊。患儿6天前因发热咳嗽,胸片检查发现左上肺片状模糊影阴,诊断为肺炎。服用乙酰麦迪霉素干糖浆,15万u每日4次,服药2
大地崩裂。地心岩浆进发,摩天大厦如饼干般脆弱倾倒,洪水吞没“世界屋脊”……这是电影《2012》中描绘的2012年12月21日“世界末日”到来时的情景。影片视觉场面震撼而又真实,为此吓坏了很多观众。  于是,一个久违了的话题又回到人们嘴上:“到底有没有世界末日”?“世界末日”的预言到底灵不灵?  “世界末日”的预言实际上是与玛雅人的历法有关的。玛雅人有多种日历,它们中的大部分周期都不长。有一种卓尔金
<正> 皮肤淀粉样变在皮肤科门诊并不少见,但早期轻症患者临床确诊较难,尤斑疹型及皮肤异色型易误诊。本病病理诊断主要依据是证实具有特征性的淀粉样蛋白,当切片内淀粉样物质
<正> 1980~1987年,我们在菏泽市对大袋蛾幼虫越冬死亡的情况进行了观察。认为大袋蛾幼虫在越冬期间死亡,除鸟类啄食和已被天敌寄生外,冬季出现的最大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