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来源 :药物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cond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小骨窗血肿抽吸术的治疗方式,探究此种临床治疗方式对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搜集诊断依据和临床治疗效果,为日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共计65例,这部分患者主要是采用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来进行临床治疗。除小骨窗血肿抽吸术以外,另选择采用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此类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采用小骨窗血肿抽吸术临床治疗以后,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均明显减少,进一步保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另外,在术后8个月,采用GOS来评定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观察组的优良率达到了75.2%,对照组的优良率仅有51.0%,充分说明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比较适合治疗慕上高血压脑出血。 结论: 通过在临床治疗上应用小骨窗血肿抽吸术,不仅将手术损伤降到最低,同时提高了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治愈率,患者在术后的恢复较好,今后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 疗效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4-0080-02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多数情况下,这种疾病发生于基底节、丘脑、脑叶等慕上区域。此疾病的特点在于发病时间短、病情重、对患者身体伤害大等特点[1],而且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死亡率非常高。本文主要研究小骨窗血肿抽吸术对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1月手术治疗的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总共130例,通过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为65例,主要是采用小骨窗血肿抽吸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共有65例,主要是采用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在观察组当中,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30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5岁。男性患者占有33例,女性患者占有32例。在对照组当中,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8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32岁,年龄最大患者为74岁。男性患者为35例,女性患者为30例。
  1.2 方法
  1.2.1 小骨窗血肿抽吸术
  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小骨窗血肿抽吸术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首先,根据术前的头颅CT结果,对患者的血肿部位进行科学定位,选择最接近血肿中心的皮层位置,做头皮6cm—8cm直切口,用后颅窝牵开器牵开,暴露露骨窗。之后,用电钻钻一孔,应用铣刀铣开直径大约为3cm的大小骨窗。采用“+”字剪开硬脑膜并悬吊[2]。整个手术过程中,必须严格在血肿腔内进行操作,避免过渡牵拉,或者是盲目的电凝、吸引。采用小骨窗血肿抽吸术要尤其注意将血肿彻底吸除干净,并且要求抽吸大部分血肿,从根本上达到减压目的。术后处理按照相关医学规范来进行。对于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行单侧或者双侧额角脑室外引流术,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当手术结束以后,当天就要对患者进行CT复查,观察结果。一般情况下,血肿腔内残留的血肿,会通过引流管注射尿激酶至血肿腔。在夹闭引流管2h以后,才能放开。基本上按照每天2次的频率来进行。多数情况下,患者如无大碍,在2d—4d内,就能够完成大部分的引流工作,同时拔出引流管。
  1.2.2 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来治疗,手术环境同样为全麻。首先,采用马蹄形切口,骨窗5cm—8cm×8cm—10cm,星状剪开硬脑膜并悬吊。与小骨窗血肿抽吸术一样,必须选择缺乏血管的非重要功能区[3]。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需要在显微镜下,或者是在脑室镜辅助下,电凝并切开脑表皮层2cm—3cm。彻底清除血肿,如果患者发生活动性出血的情况,主要是通过电灼止血来完成止血工作。在手术结束后,血肿腔壁贴覆止血纱布。要根据患者脑组织塌陷情况,看看是否需要进行骨瓣复位,皮下置引流管1根,逐层缝合患者的头皮。
  1.3 统计学处理
  主要是采用SPSS 13.0软件来处理相关数据,并且进行统计学分析。为保证计量资料的准确性,采用来表示,两组间的比较主要是采用独立样本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的是x2进行检验,如果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情况对比,主要从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失血量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如下表:
  在术后8个月,采用GOS对患者进行评分,观察组的优良率为75.2%,对照组的优良率仅有51.0%,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较差,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高血压的基础上形成血肿,会对周围的脑组织产生压迫,而血肿代谢的产物则会直接损害脑组织。当脑组织被压迫、损害到一定程度时,患者就会有生命危险。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方式较多,小骨窗血肿抽吸术虽然是其中的一种,但却是最安全、最高效的一种。首先,小骨窗血肿抽吸术的手术时间较短,避免了患者的大量出血,对患者的康复具有较大积极意义。其次,采用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治疗慕上高血压脑出血,顾及到了患者的自身情况,避免了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出血多、损伤大的情况发生。第三,采用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治疗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时候,骨窗的直径多数情况下会小于3cm,同时是在显微镜下进行操作,提高了安全系数,对患者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小骨窗血肿抽吸术能够在临床治疗当中推广应用,但也要注意到这种临床治疗方式的缺点,例如操作视野较小、要求血肿清除彻底、血管副损伤较多等等,这些难题需要在日后的医学研究当中,不断攻破。
  参考文献:
  [1]王瀛漪,张焕夫,张希阳.硬通道、软通道微创技术综合应用治疗脑出血52例临床疗效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9(01).01-03.
  [2]苏国晖.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43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02-05.
  [3]陆远飞.高血压脑出血的内科治疗及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3).08-12.
其他文献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50岁,2015-06-22因"下腹部隐痛1年加重伴阴道流液半个月,磁共振示盆腔占位"于外院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双侧盆腔淋巴结活检术"。术后病理示:宫颈、宫体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RLPN)对局限性肾癌(LR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肿瘤直径>4 cm且≤7 cm的LRCC患者68例,均行肾部分切除术(PN),其中RLPN组34例,开放的肾部
目的检测细胞凋亡抑制基因livi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l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
服药饮酒险丧命    制药厂销售科长陈某,由于常在生意场上走,平素就练得酒量过人,他常常自夸“两瓶白酒漱漱口,喝遍全厂无对手”春节前,陈某扁桃体发炎,服了几天“先锋六号”(头孢类抗生素)到大年三十,已基本痊愈,他非常高兴吃年夜饭时,他端起酒杯畅饮。可不到半斤白酒下肚。他即刻感到心跳加速,呼吸困难,家人急呼“120”抢救经一夜治疗才使其脱离危险。  陈某的这次饮酒量远没有达到他平时的酒量,但为什么会
如今,“看病贵”在广大医疗消费中普遍存在,看一普通的感冒,医生可能会给你开最好最贵的抗生素;原本可以用青霉素治疗,非得用头孢霉素;可以用B超检查,非要进行CT检查;头上擦伤了一点
企业预算管理在企业整体的管理和运营当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预算管理已经快速地占据了市场竞争的重要位置。但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大部分企业面临的竞
本文介绍了全断面掘进机使用的下滚筒装置的工作原理,分析了下滚筒装置的主要参数及对其破煤能力、输送物料能力等的影响;阐明了下滚筒装置各主要参数的选择和确定的原则及理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淋巴结数目和转移数目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食管癌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手术切除淋巴结的数目、转移的数目和生存情况,随访5年,评价手术
为了解决涉密信息设备的密级属性区分问题,提出了面向信息设备的电子密级标识技术。该技术通过为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建立密级标识,将涉密载体的密级标识从传统的外在视觉标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与胃黏液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胃黏液腺癌患者的正常胃黏膜组织、癌旁组织、黏液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