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成就人才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haoyi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电影《天下无贼》中的一句台词当时红了半边天。
  什么是人才?人才就非得天生比别人聪明、比别人高出一截?不!华罗庚教授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我不敢说勤奋的人都能成才,但至少,那些被称为“人才”的人,必是比常人付出得多!
  华罗庚,这个名字你一定不陌生,他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其《堆垒素数论》的发表,引得爱因斯坦写信称赞:“你此一发现,为今后数学界开了一个重要‘的源头。”别的先不说,不少人都想来一句“哇,天才!”来表示自己的惊讶了。先别着急,人家华罗庚教授明确表示,自己不是个天才。
  华罗庚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来自他的勤奋。他并非天生就善于学习,读初中时,因为贪玩,他的功课一度也并不好,有时数学还考不及格,但他就有那么一种“钻”劲,数学习题往往改了又改,解题方法十分独特多样。而后,该是上高中了,一个“穷”字剥夺了他的梦想。即便如此,少年华罗庚硬是不放弃,一面帮助父亲做生意,一面挤出时间继续钻研数学。他就这么“在西北风口上,擦着鼻涕,一双草鞋一支烟,一卷灯草一根针地为了活命而挣扎”,一直自学到18岁。
  即使到后来,19岁的华罗庚因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发表而踏进清华的大门,生活有所起色,仍坚持一贯的勤奋。华罗庚在清华大学一面工作一面学习,用两年时间走完了一般人需8年才能完成的道路,22岁时被破格提升为助教,24岁成为讲师。
  至此,我们从华罗庚的生平中看到了什么?是什么让这个曾经数学不及格的少年成为数学大家?毫无疑问,是勤奋,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持。
  爱迪生的那句“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的后半句现在虽常常被人拿来调侃,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把勤奋当做一种习惯。无论是“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的居里夫人,还是认为“不屈不挠的奋斗是取得胜利的唯一道路”的达尔文,他们的成功都与其勤奋有密切的联系。试想,假如居里夫人因厌倦了不停搅拌沥青而放弃了研究,镭会由谁来发现?假如达尔文因惧怕夏季的烈日而窝在家里,进化论又会被谁提出?少了勤奋,哪能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绚丽的一笔?
  也许你会觉得,现在还把“奋斗”“勤奋”挂在嘴边未免太老土了一些,但相信我:勤奋,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
  姚明,作为NBA的中国球员,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就是他的座右铭。身为黄种人,先天条件决定了他在弹跳、肌肉力量等方面没法跟黑人球员相比,但他凭着刻苦的训练,凭着“大冬天训练完鞋子倒得出水,毛巾拧得出汗来”的勤奋,成为体坛的一颗巨星。
  虽然我用这么多的例证来证明“勤能补拙”“天才出于勤奋”,事实上,我初中时的一件事情就是一个极好的反例。
  那是一次关于名著读后感的征文比赛。我向来视读后感为堡垒,一遇见就绕道。就在我打定主意一定不参赛时,就这么巧,老师点名几个同学必须写,其中一个就是我。这次算是绕不过去了,怎么办?硬着头皮咬牙冲呗!抱着“上战场”的心理能写出什么好文章呢?果然,老师看了以后,一脸说“是”也不好,“不是”也不好的表情,足足盯着稿纸看了三分钟,终于,在点出几个语言错误之后,说:“你再回去改改吧,改完再给我看。”出于懒惰心理,我这一改就没了下文,直到征文结束。我也没能把修改稿拿出来。
  与我不同的是,另一个参赛同学,拿了稿子一遍一遍地改,一次一次地请老师提建议。我当时觉得挺傻的:何必呢?高手如云,再怎么努力也不一定能轮到自己获奖。结果呢?结果我错了。她的勤奋努力换来了应有的收获:一等奖。颁奖那天下午,她请了假,去颁奖典礼上读自己的作品。我突然发现,傻的是我自己。
  勤奋成就人才,这句话没有半点虚假。任何一个人如果把勤奋当成一种习惯,当你真正做到这一点时,便离成功、离“人才”不再遥远了。
  
  (辅导老师:董 琦)
  (责任编辑 张志良)
其他文献
规模养殖的疾病症状表现日趋复杂,危害性逐渐增大。尽的分析,提出疾病有效的控制策略,强调规模养殖要科学建场、防治体系,确保规模养兔健康发展。本文针对我县当前规模兔场的疾病
由于职业的关系.在上世纪80年代我就结识了《中学生数理化》.那时的《中学生数理化》,是32开的小本,薄薄的、轻轻的,却透出一股清新、淡雅的书香.封面的设计既稳重大方又别具新意.翻
义煤集团公司跃进煤矿采用动压观测、电磁辐射仪、钻屑法和微震等手段进行综合预测预报,并对危险区段采用“五位一体”的综合防治措施。文章介绍了该矿冲击地压形成的原因、预
涓涓细流,叮咚清脆.薄薄的水汽轻轻抚摸着睡眼蒙咙的万物.一弯新月倦倦地勾在天空,慵懒地斜视着苍茫的大地.草儿不小心打了个哈欠,惊醒细露,瞬间形飞魄散,化为痕迹.留不住的风.已成过去
时间过得好快,好快,30年如白驹过隙,匆匆就过去了,留下的只是精益求精的质量和坚持不懈的精神.30年前当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爷爷题写刊名《中学生数理化》时,我还不曾在这个世界上,而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