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和喧哗混搭了身体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feng216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叶子叫作小猫小狗小老鼠
  我,很小
  比巴掌还要小,小到不能
  遮天,蔽日。小胳膊,小腿
  小小的身体,又能装得下多大的野心——
  把自己绿得满世界都是
  绿啊
  我,很小,小得
  不能改变蝴蝶的舞蹈,小得
  不能举起鸟鸣。即使
  阳光穿过我的身体,留下的影子
  也不会让一只蚂蚁轻感冒,迷路
  我很小,不配有名字
  哪怕叫小猫小狗小老鼠也好啊
  我的绿是小的
  我的安静,是小的
  我皮肤上的春天味,是小的
  但是,只要你肯凑近我,我就能一叶障目
  让你啊,不奢恋外面的世界,只固守
  真实的自己:从容淡定,这一生都不花儿般张扬、喧哗
  他的稻谷都在吆喝我
  聽,八月的阳光
  敲着草帽
  轻轻敲,暖暖地敲
  那是啊,他在吆喝我:
  走,咱们收稻去
  把逗留在田间的儿女
  统统收回家
  同丰收坐在一起
  秋天像瓶指甲油,在皮肤上
  画他,怎么看都月亮
  落叶越来越闺蜜
  孤独,都八十岁了
  才成为一根相依为命的拐杖
  东,晃一下;西,晃一下
  每一晃,轻轻重重,敲在路上
  轻,晃,像被落叶
  带走的远方,远得连
  他都听不到命运的轻了,更何况那时故乡
  沉重的晃,是一种黑白——
  这苦难的敌人,也许,呈现出彩色
  泪水记住,微笑,正在淡忘
  云,搭在他的肩膀上
  能压住野心的,最终
  是土地的沉默,天空的一小块旮旯
  责任编辑:青芒果
其他文献
妈妈是做红烧鱼的高手,吃她做的红烧鱼对我来说真是一种享受。  今天,我家的厨房早早“营业”了,身为“最美厨神”的妈妈开始了她的拿手好戏—做红烧鱼。只见她麻利地处理着案板上的鱼,一旁的我则负责准备作料。一切准备妥当,只见妈妈点火、添油、放鱼、加水、慢煮、加作料,一气呵成。不一会儿,鱼香扑鼻而來,妈妈连忙拿来锅铲把红烧鱼往盘子里盛。妈妈做红烧鱼轻车熟路,一旁的我看得津津有味!  也许是妈妈做的红烧鱼太
一   那个时候我特别易得病,不停地发高烧,一发高烧,村里的大喇叭就广播叫大夫,叫来了大夫,我的哭声更厉害,以为那样可以把大夫哭走,但大夫还是在我的屁股上扎针。   我恨死了那个大夫。   我大表姐病的时候他也来过,我撩开布帘子的缝隙,看到他给我哼哼不停的大表姐也打了针,大表姐是女的,他竟然看我大表姐的屁股,三叔都不让我看,一瞪眼把我瞪跑了,他竟然看,我更恨他了。他挎的那个酒红色药箱好似他的
这几天,邻居家的老猫三番五次地来我家偷东西。每次妈妈买了鱼和肉,就是它过年的日子。妈妈气得咬牙切齿,决定好好收拾它,就把这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  于是,一大清早,我便起了床。我头戴帽子,身系围裙,手持扫把,躲在门后。“喵,喵!”说曹操曹操就到,可恶的老猫准时光顾我家了,一双眼睛贼似的滴溜转,东望望,西瞧瞧。我一个箭步冲过去,晃了晃手中的扫把,想给它一个下马威,可它瞧都不瞧我一眼,大摇大摆地进
桐舅,是我娘家碾子头庄的,和我母亲一个姓,且和母亲平辈,该叫他为舅。因他名字中有个“桐”字,我们便叫他“桐舅”。我生了女儿后,随女儿,改口叫他桐舅爷爷。   桐舅当过两年兵。有人翻出他的历史,说他当兵的时间,两年还差几个月,便故意打趣道:“干吗提前转业啊,听说跟女兵谈恋爱,从山上摔下来,跌伤了,是不是?”桐舅憨憨笑了,纠正道,“哪里的话,是站岗跌的。”怕人家不信,他又正色道,“当兵的是不准谈恋爱
你好,芝加哥!回家的感觉真好!谢谢,谢谢大家!  在过去几个星期里,我和Michelle收到了各种美好的祝愿,我们非常感动,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今晚我仍然要向你们表达我的感谢,是你们,身处各地,各个场所的每一位美国人让我保持真诚,是你们给了我灵感,并一直激励着我前进。我每天都在向你们学习,是你们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总统,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我第一次来到芝加哥还是20岁出头的时候,当时我还处在找寻
我是后来才知道的,观看那幕地地道道的几乎原汁原味的“江西老表”——方志敏故乡的农民出演,也是方志敏故乡人根据真实史料编排的话剧《方志敏》,完全不在原参观瞻仰的内容安排之列。   六月的江西弋阳,骄阳浓烈,花草葱郁,田间更是青绿一片。由《海外文摘》和《散文选刊》杂志社组织的“革命老区红色之旅”采风活动的大巴车从弋阳出发,载着作家诗人们穿过熙熙攘攘的小镇,绕过村舍四周的稻田,便到达了漆工镇的湖塘村。
从车窗向外看,远处,映入眼帘的是连绵不断的阿尔泰山脉,如淡墨轻染,山顶上闪现出皑皑白雪;近处,是美丽富饶的山谷平原,这里水资源充沛,牧草丰美。绿色的大地上,散布着一片又一片碧草如茵的牧场。金色的阳光柔和地洒在草地上,牛羊群像一簇簇野花点缀在绿色地毯上,时而看到白色的毡房顶上飘着袅袅炊烟,骑马的牧民悠闲地走着。  7月3日下午,大约5点多钟,我们乘车来到喀纳斯村,到一户叫蒙克义的牧民家进行采访。主人
迎着夕阳的余晖,漫步在放学回家必经的林荫小道上,我还在思考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母爱是什么?记忆的闸门忽然打开,思绪如洪流般倾泻而出。  当我刚呱呱坠地时,母爱是那温暖的怀抱。我躺在妈妈的怀中,听着妈妈哼小曲,看着妈妈温柔的眼睛,感到安全无比。对于刚刚来到这个大大的世界的小小的我来说,妈妈的臂弯便是我避风的港湾,可以抵御外界的一切危险。  待我蹒跚学步时,母爱是那双温暖的大手。大手牵着我的小手,领
这次碰到阿碎老师,是在瑞安塘下至瓯海上蔡的中巴车上。   一路上,阿碎老师几乎没有说话。直到中途在仙岩穗丰下车时,才转过头来轻轻地向我说了声,你走好。“你也慢慢走,阿碎老师!”我说。他一手提着几个塑料袋,袋里装着菜,一手边扶椅背,边一瘸一瘸地下车。也许由于提了菜,使他走起路来显得更瘸,也更吃力。   以前,阿碎老师和我都住仙岩岩下,俗称地方人。他比我大十来岁,虽然我出生时岩下已分设岩一和岩二,
三十多年前,我每年夏天的夜晚大多是在桥上度过的。   周下庄东头有一条红卫河,河面上有一座三米多宽的小桥,叫周下庄桥,炎热夏天的夜晚,桥上就成了我们最好的乘凉避暑场所。常常是太阳还有一竹竿高,我和两个弟弟就扛着凉席卷,抱着枕头、被单上桥抢占位子了。桥中间平整,夜晚风大、蚊虫少,是抢占位子的首选;那桥的两头坡面就不同了,夜晚风小、蚊虫又多,去迟了只能睡在那里。夜深了,桥上没有了说笑,大人们夹着凉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