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支援湖北首批医疗队队员杨大运:战“疫”前线光荣入党

来源 :档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lda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名片】
  杨大运,女,1973年2月生,预备党员,河北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员,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
  【凡人语录】
  “大家都是医务工作者,都知道自己的使命所在,既然去了就要好好干。”——杨大运
  采访者:接到医院通知去湖北是哪天?当时情形是什么样的?
  杨大运:是1月26日。当时是早上6点多,正在睡梦中,单位打电话,说有个支援湖北的任务,问我去不去。当时觉得挺突然的,不过有疫情了,作为医务工作者,必须去。中午跟家人一起吃了顿午饭。收拾行李的时候,老公和孩子在场,老公比较支持,因为汶川地震的时候,他就是第一批去的抗震救灾现场。所以还好,因为大家都是學医的,对这些紧急任务还是比较能够接受和认可。孩子有些不舍,他今年15岁,上高一,他说:“妈妈你要注意安全,早点回来!”听完我当时心里觉得酸酸的。
  1月26日下午我们去白楼宾馆集结,因为是首批医疗队,进行了旗帜的交接后,做了个简单的防护培训。当时听到“杨大运三组组长”,我还惊讶了一下,这是当时没有想到的,感觉担子要比原来重一些,压力要大一些。
  采访者:到了武汉之后,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杨大运:1月27日到达武汉的中南花园酒店,中午吃完饭后就进行了培训,然后领队带领我们几个组长去武汉第七医院进行接洽,接管了三个普通病区、一个重症病区,把任务领回来了。1月28日,我们就开始进入隔离病区工作了。
  采访者:上班第一天看到的情况是怎样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哪些?
  杨大运:当时隔离病区的病人非常多,门诊的病人也非常多,病区里面不光病人多,重症病人也多,上呼吸机的病人也特别多。当时比预想的情况还要严重,很有一种紧迫感。
  我的工作第一个是隔离病区病人的管理,第二个是危重病人的处理、上报及转运,还有下班后防护物资的领取、体温的上报、工作量的上报等等。
  采访者:每天工作时间大概有多长?是不是工作强度很大?
  杨大运:最初在病区工作的时间平均是6到8个小时,持续了大概有近1个月的时间,在前半个月到20天的时候是最紧张的,是重症病人最多的时候。随着后续医疗队的加入及重症病人的转出,尤其是方舱医院建立以后,有一部分病人分流了,当时感觉上就好多了,工作强度降低了不少。
  回到驻地后还需要上报工作量、队员体温及防护物资等情况。每天吃完晚饭后基本上一直忙到晚上10点左右结束,很多时候要弄到凌晨2点以后。
  采访者:您出任武汉第七医院四病区组长之后,四病区的队员一共有多少人?在高强度工作下,如何调整队员的状态?
  杨大运:我带的这个组有24个人,7名大夫,16名护士,还有1名院感老师。60后有1人,70后有4人,90后有5人,80后有14人,主要力量来自于80后。
  刚到的时候,尤其是前一周,武汉当时的天气比较冷,从隔离病区出来后,风吹得人有些不舒服,有些队员体温37.2度(偏高)。当时我们也是特别害怕他们被传染了新冠肺炎,就让队员在房间隔离休息,给他们送饭、送菜、送药(感冒药等药品),直到体温正常后再出来。高强度工作下,队员偶尔会有些小的思想波动,我加了他们微信好友,经常会进行生活上的关怀和开导。大家都是医务工作者,都知道自己的使命所在,既然去了就是要好好干的。
  采访者:患者面对疫情心情焦虑,怎样安抚他们情绪呢?
  杨大运:在隔离病房里边是见不到亲人的,几乎所有的患者都很焦虑,对自己的病情都很重视。患者经常问我:我这个什么时候能好?能恢复到什么程度啊?我的核酸检测是什么样子的?我的CT检测是什么样子的……都比较焦虑。病人即便是病情再重,我们也是一直在鼓励患者,鼓励他第一是从饮食上多吃,第二从心情上去安抚他(她),告诉他(她)这个病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多吃多喝,提高免疫力,就是多鼓励吧。
  采访者:第一批患者出院的时候,你们是什么样的心情?
  杨大运:大约过了得有20多天,有一批患者逐渐好转。一般核酸检测3次阴性,胸部CT逐渐吸收,病人就可以出院了。当时出院的时候,病人肯定是非常高兴,脸上露出了笑容,我们也感到非常高兴,心理上比以前轻松多了。
  采访者:听说您发起成立了“河北湖北一家亲”的微信群,能简单介绍下吗?
  杨大运:当时有一些患者陆陆续续出院了,他们还有一些后续的健康问题,所以我就想如果成立这样的一个群,大家可以在群里边问一些问题,我们可以进行及时答复,指导一下他们进行肺康复治疗。还有一些患者有焦虑、不安的情绪,没有十足的信心,我们还要进行一些心理的安抚和疏导。目前微信群里患者有20多人,医护人员都在里面,谁有空谁就回复。
  这个微信群在康复、答疑解惑、心理疏导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现在基本上好多病人都完全康复了,这个群变成了朋友群一样,大家互相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和景观,大家互相关心、互相挂念。
  采访者:在武汉工作期间,和家人联系多吗?
  杨大运:与家人联系并不多,因为爱人也是医生,所以他也不想打扰我,也就是每天晚上大约11点到12点儿子给我发微信、视频。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哭过,时间长了我估计他也就习惯了,知道回不来。
  采访者:您是第几批回来的?
  杨大运:我们是第二批,具体时间是3月20日。一下飞机,天是蓝的,阳光明媚,整个停机坪上都是红色的海洋,大多是红色的队服,大家脸上也都是喜气洋洋的,终于到家了,可以见到亲人了,回家的感觉真好!
  采访者:隔离什么时候结束的?最想吃什么?最想做的事儿是什么?
  杨大运:隔离4月5日结束。隔离结束,最想吃爱人做的红烧肉,最想做的事是陪儿子。
  采访者:这次支援湖北您觉得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杨大运:我们在武汉的时候,3月18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感到非常的光荣和荣幸。当时我们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发展了一批党员,和我同一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大概有20多位同志。我们医院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共4人,3个人经过此次支援湖北行动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文稿部分节选自河北省档案馆严雯采访整理口述档案资料
其他文献
张家口赛区冬奥影像资料留存工作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里程碑任务之一。自2018年4月以来,张家口市各筹办成员单位在冬奥会筹办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文字影像资料。做好冬奥会档案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为确保张家口市冬奥会档案能够完整留存和有效利用,为奥运精神的传承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料,张家口市档案馆充分发挥档案部门职能优势,与张家口市委办密切配合,认真谋划措施,扎实有效推进,冬奥档案管理工作取得
从最初的游泳健身到代表国家出战奥运会游泳选手,从业余运动员到专业运动员,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值得回味的故事太多太多了。成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蒲一琦对此深有体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即,她乐于为北京奥运会作宣传,她期待着能在首都北京现场观看奥运会,为中国健儿摇旗呐喊。    初生牛犊不怕虎    1988年,蒲一琦7岁,刚上小学一年级。父母都是运动员出身,也许是遗传的影响,她的身体比同龄人高出一
(主持人):  这是一件保存在河北省档案馆的《关于建立武工队特区的决定》的珍贵档案(图一),其中详细记述着在抗日战争历史中,充满传奇色彩的敌后抗日武工队的特区建立,详细工作内容及工作指导方针。今天就让我们翻开历史档案,走近敌后抗日武工队。  (短片解说):  敌后武工队,全称是敌后武装工作队,是一种别动组织。1942年5月,日寇对冀中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扫荡”,冀中根据地基本变为敌占区或游击区。按
90天2万字4段视频480件档案,将78年前燕赵烽火的历史画面重新还原在人们面前。这是河北省档案局馆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河北博物院精心推出的以“铭记历史 圆梦中华”为主题的河北档案文献展。展览场地为600平方米,2张大幅晋察冀边区、晋冀鲁豫边区行政图在展厅居中亮相,4段抗战史料视频循环播放,展墙档案复制件有文字、图表、图、照片等,展柜中陈列的档案原件及实物均是首
随着新媒体发展势头的突飞猛进,“两微一端”普及也是有目共睹的。2016年,国家档案局发布《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我国的档案事业宣传工作要借助新媒体优势,加快线上线下和民众的互动,在为档案事业和群众服务好的同时,充分扩大档案事业在社会大众中的影响力。省级档案馆在全国档案事业和实践践行中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河北省档案馆作为省级档案馆,在档案事业发展和探索过程中,也贡献着力量。本文
冯至,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省涿州市人。  他是“五四”时期著名的“浅草”社和“沉钟”社成员,在30年代曾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散文和小说也有独特的成就。  他是我国久负盛名的德语文学专家,对中国古典文学也有专攻,是资深的杜甫专家。他对新中国的外语教学,外国文学的研究和文艺创作,都作出了贡献,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但是,“一切的形
地理课,介绍大洲时我说,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然后顺带说,黑海是海,里海是湖。没想到这不经意的一句却引起一阵“纷争”。有同学问:既然都叫“海”,为什么黑海是海,而里海却是湖呢?我解释道:黑海与大西洋间接地连在了一起,所以是海;而里海虽大,但不与海洋相通,所以是内陆湖。  本以为诠释得很精辟,没想到又有同学问:照你这么说,长江边的湖不也是海吗?因为通
【人物名片】  张新亮:男,1979年10月生人,中共党员。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河北支援湖北第五批医疗队成员,武汉江岸方舱医院医务处副主任。  【凡人语录】  “病人以性命相托,岂敢懈怠。”——张新亮  采访者:出征前情况如何,家里人支持吗?  张新亮:2020年2月9日凌晨4:30,我接到了科里的电话,当时心里非常激动,感觉终于能通过自己的工作报效祖国了,挺骄傲的。  接到电话
编者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河北省档案局与河北广播电视台共同推出60集微纪录片《世说新语 档案百年》。该片是一部通过翔实的档案史料、鲜活的故事脉络,真实再现河北百年革命风云的点睛之作,一经播出,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为了进一步扩大该片的社会影响力,本刊将连续刊载该片脚本文字及图片以飨读者。  主持人:  抗日战争时期,在淀泊相连、苇壕纵横的白洋淀(图一)上,有一支神出鬼没、来无影去无踪的队伍。他们时而
2021年5月26日,炎夏里难得的半阴天。印有“蚂蚁搬家”字样的箱式搬家车队,有序驶离衡水市联通大楼,车队前有交警警车开道,后有武警特勤警车押运,徐徐驶向位于衡水市南外环新启用的衡水市档案馆……  衡水市档案馆搬迁工作正式开启,“租住”在外八年的18万余卷档案终于稳妥、安全的“进家”了!  历经八载十万余卷档案从“无家”到“有家”再到安全“抵家”,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多少人为之辗转反侧、夙兴夜寐!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