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质性评价遮住了眼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tc_t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赏识教育”、“激励教育”、“质性评价”等等成为了教育的主流,而批评、指正学生缺点、不足和事实求是等,却成了挖苦学生、歧视和打击学生的反面典型。于是乎,我们在撰写评语时,尽可能多地挖掘学生的积极因素,挑拣着只写特长与优点,即使想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也得“含蓄”表达,生怕无意中伤害了“学习的主人”。在收集“成长记录袋”材料时,更多地在关注正面评价,负面因素往往被学生或者教师人为地剔除在外。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而这种“只说好话不谈问题”、即使讲问题也得“拐着弯儿”的评价,好话一大串,问题太含糊,学生和家长难以看懂。每到发放“素质发展报告书”后,看着素质报告书上的优秀、良好之类的等第,家长一头雾水,教师的手机就成了家长查分的“热线电话”。
  据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学生近20年来肺活量水平持续呈下降趋势;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耐力等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视力不良检出率仍居高不下[1]。再看我们平时的校园体育,学生跑不起(长跑取消),掷不起(上肢力量差),玩不起(游戏学生易受伤),跌不起(学生骨脆易骨裂),看不清(近视率高),批不起(学生抗挫力弱)。一方面,学生被自己的“素质发展报告书”吹得“星光灿烂”,另一方面,学生的体质健康却让我们感到震惊不安。中小学生的体质持续下降已经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潜在危机。评价丧夫了它的提醒、指正功能,也应为此担一份责任。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应运而生的诸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描述评语、情景测验等质性的评价方法的确有利于凸显其激励与改进功能,但是新课改所强调的加强质性评价,并非完全否定量化评价,更不能与量化评价对立起来。相反,在诸如体质健康、核心能力等关键领域更需要量化评价,以此让学生感觉到与国家标准之间的差距、与同学之间的差距,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标。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评价方式也开始多元化,一说到量化评价,很多人总把它视为增加学生心理负担的“罪魁祸首”。于是,很多地方出台“减负政策”,不允许公布分数,不能排名,似乎要将量化评价完全“格式化”。其实,量化评价本身无错,分数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完全是因为我们有的家长和教师忽略了分数评价的功能,错误地将分数异化成为学生追求的目标,让分数遮住了自己的眼睛,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心。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还真的不应该回避量化评价。
  其一,量化评价便于家长了解学生情况。数字因其准确和可比较而备受青睐,离开分数的评价是不全面的评价[2]。尤其对于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用分数评价,能够准确地定位身体状态,有利于学生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调整自己的锻炼态度、练习项目、练习方法和练习时间等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既要把学生的评价结果写出来,更要把学生的真实情况向家长悉数汇报,这才是负责的教育态度。而有些学校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只评等第,专挑好话,回避问题,实际上是在行祸害教育事业之实。
  其二,量化评价能产生激励效应。百分制分数因其分值划分细致,区分度大,可比性强,有利于区别细微差别,更有利于同学间或者内心形成“比、学、赶、帮”的爱学、乐学和争学的学练氛围。例如有位学生考了30分,教师可以鼓励他下次争取40分。同样是不及格的等次,但两个分数的对比能清楚地反映出其进步,还会让学生看到努力方向,不断超越自己;如果学生这次考30分,下次要求及格以上等次,这样的跨度似乎太大了,会让学生产生畏惧。所以说,正确对待和运用分数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进步。
  其三,量化评价也能“多情”丰富。巧妙地给分数评价注入“温情”,就能改变其“冷酷无情”的外表[3]。如“等式化的分数”,以学生应该得分为基准分,逐渐增加或扣减分,并注明增扣分原因,让学生在看到自身优点的同时也能明晰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对学练充满希望与信心。“迷人的100分”,即对学习目标明确具体要求,学生达成目标后,即使有其他瑕疵也可给予其满分鼓励的方法。“分数累积卡”,即把学生的努力过程换算成积分卡,以小积分换取大积分,引领学生逐渐走向成功的方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应当把知识的评定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从教育过程中分离出来。只有当教师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怀有好意的基础上时,评分才能成为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刺激物。”新课改倡导多元评价,并非唾弃绝对评价、量化评价和分数评价,更不能将评价从一个极端推向另一个极端。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自评与他评、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等各种评价方法都有其积极因素,也有其先天不足。只有在全面深刻地认识这些方法特点的基础上将它们紧密结合起来,更多地注入我们对学生的信任、尊重、爱心和希望,使教育评价方法从对立走向统一与多元,互相补充与完善,才能更真实地反映教育和课程现象,才能不让质性评价遮住我们的眼。
  参考文献
  [1] 李小伟.2010学生体质监测结果发布——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喜与忧[J].中国学校体育,2011(10).
  [2] 李芝伦,罗秀珍.评价,离开分数不可行[J].四川教育,2010(11).
  [3] 徐勋贵.不妨让分数评价也“多情”起来[J].教学与管理,2007(11).
  【责任编辑:白文军】
其他文献
简要介绍了盘式真空过滤机的工作原理、性能,提出了该过滤机应用的工艺条件,对该机在马钢南山矿东山选厂应用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世界的“祛魅”源于自然的“祛魅”,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理性的发展,理性由“永恒真理”的存在概念,转变为“发现真理的理智力量”的作用概念,成为世界祛魅的工具,祛除了笼罩在人
对RS3集散控制系统的特点、构成、软硬件配置及安装等进行了介绍 ,阐述了该系统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故障分析、解决方法。同时对该系统在现代化工厂中的网络扩展进行了简介 ,对使用DCS集散控制系统的单位具有借鉴作用
意大利南方是指从亚平宁半岛西海岸以南30公里处至东海岸佩斯卡拉市的连线以南的地区,包
分析了锚杆预紧力的支护作用机理,对锚杆预紧力的影响因素和确定方法进行了巷道实验研究,提出了合理增大锚杆预紧力的途径,为锚杆支护设计提供了依据。
21世纪,是一个人类素质竞争的世纪。因此,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材,已成为教育行为的最高目标,成为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共识。至于什么是高素质,有关论著和宏论
人类自从摆脱了动物状态,由野蛮进入文明以后,便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两性婚姻关系,组成
为减缓深深井套管的腐蚀,利用挂片腐蚀试验分别对常用市售缓蚀剂进行了筛选评价。试验采用与现场工况相同的腐蚀液与腐蚀试件,具体分析了两种温度状态下缓蚀剂的腐蚀结果和缓蚀
校本研修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发展学校的研修,是解决学校和教师面临的实际工作问题的研修,它以达到切实改进教师的教育行为,增强教师的教育能力,促进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持续整体提升学校师资水平为目的。近年来,各地广泛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创造了不少可行的做法和经验。校本研修已经成为促进全体教师增强自身专业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有中国特色的学校教育制度。但我国有许多农村学校由于办学
“灯下黑”说的是,不管你点的是过去的豆油灯,还是现代的电灯,抑或是浪漫喜庆的红蜡烛,灯的底部,无论哪个方向,从来都比其他地方黑暗。其实,这种“灯下黑”现象在我们学校德育工作中也时有发生。最近在小学任教的妻子有点烦,说来也颇为头疼,她带的六年级班上学生流行吸电子烟装酷、比酷、耍酷。其中一位吸过“电子烟”的萧同学告诉她:“班上有不少男同学迷恋玩电子烟,水果味的特好闻,猛吸一口到喉咙,烟还能从鼻孔喷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