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一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的侧方V-Y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27例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带一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的侧方V-Y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创面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9年5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手足外科对27例34指指端缺损面积0.5 cm×0.5 cm~1.5 cm×2.0 cm的患者采用带一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的侧方V-Y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皮瓣大小为1.7 cm×1.0 cm~4.5 cm×1.5 cm。本组术后长期随访20例,7例失访,其中门诊随访16例,微信随访4例。

结果

本组27例34指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颜色与周围组织接近或完全正常,质地柔软,外观良好,皮瓣TPD 2.0~6.0 mm。随访时间22~77个月,平均31.45个月。手指屈、伸功能良好[拇指总关节活动度(ROM)>90°;手指主动运动总和(TAM)260°~200°],1例出现钩甲或钩指畸形。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18例,良2例。

结论

带一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的侧方V-Y推进皮瓣操作简单易行,皮瓣血运可靠,皮瓣感觉良好,手指屈、伸活动良好,皮瓣外观及质地良好。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骨形成蛋白4(BMP4)对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中糖酵解水平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将体外培养的hRMEC分为正常组、4-羟基壬烯醛(HNE)组(4-HNE组)、4-HNE BMP4处理组(BMP4组)。4-HNE组细胞培养基中加入10μmmol/L4-HNE;BMP4组细胞培养基中加入10μmmol/L4-HNE刺激6h后,再加入100ng/ml重组人BMP4。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噻唑蓝比色法检测4-HNE对细胞生存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
眼内肿瘤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其不仅损害患者视力,甚至还可危及患者生命。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或多种治疗方法联合。近年来随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已有较多研究证实抗VEGF药物在眼内肿瘤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在治疗眼内肿瘤的疗效方面,抗VEGF药物联合其他方法治疗脉络膜转移癌和视网膜母细胞瘤预后较好,而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治疗效果仍存在一定争议;在治疗眼内肿瘤并发症方面,抗VEGF药物对脉络膜骨瘤继发性病变及
经典的Hippo通路通过激酶反应导致下游效应分子Hippo-Yes相关蛋白(Yap)和转录共激活因子(Taz)丝氨酸位点的磷酸化,从而在促进细胞增生、控制细胞极性、改变细胞骨架、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和细胞接触抑制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研究表明,Yap/Taz会影响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进展过程,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开辟了新的前景。探索Yap/Taz的分子机制为未来研究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视网膜纤维化疾
Müller细胞是视网膜的神经胶质细胞,其主要突起横跨视网膜内界膜(ILM)和外界膜,维持视网膜光感受器和神经元的功能与代谢。Müller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与黄斑裂孔(MH)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Müller细胞从牵引力、蛋白质等方面参与MH的形成和恢复过程,其形态和生物学功能也影响着MH的转归。目前MH的治疗方式以玻璃体切除联合ILM剥除手术为主,其中Müller细胞在不同分期MH的ILM剥除手术后发挥着双重作用。在视网膜损伤后Müller细胞潜在的重新获得祖细胞样状态并再生神经元的能力使其成为当前的研究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趾横行V-Y推进皮瓣修复同侧趾腓侧皮瓣供区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手外科对20例患者的趾腓侧皮瓣的供区采用趾横行V-Y推进皮瓣修复,其中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33(18~52)岁。先将趾腓侧皮瓣供区缝合缩小创面,剩余创面的横行宽度0.4~1.6cm,创面的面积为0.5cm×0.8cm~1.6cm×1.8cm。随后采用同侧趾横行V-Y推进皮瓣修复缩小的创面。V-Y皮瓣横行推进距离0.2~0.8cm,皮瓣切取的面积为1.0cm×1.4cm~1.8cm×
目的探讨采用V-Y推进皮瓣在儿童足部轮辐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10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骨三科收治的8例足部轮辐伤患者临床资料,男6例,女2例,年龄2.5~5.0岁,平均3.5岁,跟腱周围软组织缺损面积2.0cm×3.0cm~2.5cm×4.0cm,皮瓣面积2.5cm×3.5cm~3.0cm×4.5cm。所有患者入院后行急诊清创加V-Y推进皮瓣修复,供区直接缝合。术后观察皮瓣血运、成活及皮瓣供区愈合情况,定期门诊复查足跟外形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8例皮瓣全部成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