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室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来源 :医疗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xcun3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分析临床检验室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从2019年1-12月医院的148122份临床检验血液标本(血常规110025份、凝血功能38097份)中,筛选出416份不合格标本(血常规247份、凝血功能169份);经分析,临床检验室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包括有凝块、用错抗凝管、采血量不足、标本溶血、脂血、重复送检等。该研究指出,临床检验室血液标本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工作人员需要严格依据相关规范制度进行操作,以确保血液标本质量;同时,还应强化质量监督措施,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规范血液采集、
其他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红外额温计成为重要的防疫物资,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该文结合GB/T 21417.1-2008《医用红外体温计第1部分:耳腔式》及GB 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等标准,首先对红外额温计在应急、注册、委托及监督检验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分别对红外额温计的基本原理、温度准确性、外部标识及技术要求性能条款完整性进行介绍、分析,最后给出指导性建议,旨在为医疗器械企业有效规避上述问题、提高检验通过率提供指导。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外来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医院使用的156件外来医疗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6月的78件医疗器械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7-12月的78件医疗器械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实施清洗灭菌,观察组应用风险管理的方式实施清洗灭菌,比较两组包装不合格率、临床使用满意度及工作人员对消毒知识、操作技能的掌握度。结果观察组包装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临床使用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人员对消毒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掌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