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精准脱贫机制与政策研究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zh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桓仁县作为脱贫攻坚背景下,有效将生态旅游与精准脱贫有机结合的成功典范,在践行绿色发展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研究桓仁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与脱贫路径其他同类地区具有积极指导意义。通过对桓仁自治县生态旅游发展路径及政策措施进行细致研究,结合当地实际发现路径过程中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有效的建议与解决对策,为其他地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及旅游脱贫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旅游;精准脱贫;桓仁满族自治县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5.017
  1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与研究现状
  我国旅游经济现状如图1所示。进入21世纪以后,生态旅游在国内得到快速发展,与生态旅游相关的研究理论也得到深化,包括:(1)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2)基于生态旅游容量的生态承载力理论。(3)基于国际理念的生态旅游本土化理论。我国国内学者积极探讨生态旅游的内涵和本质,并在客观上形成和积累了一套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概念体系。相继产生了相关的教育机构、生态旅游相关协会与学术组织。
  2 生态旅游带动精准脱贫的方法
  2.1 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坚持旅游绿色发展
  目前,桓仁生态旅游业已经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按照打造生态样板、建设旅游胜地的旅游发展形象定位,全力促进生态旅游蓬勃快速发展。
  2.2 建设成立全域生态旅游人才培育基地
  为进一步提高生态旅游服务质量,培育旅游行业人才,2019年桓仁县全域旅游人才培育基地正式揭牌成立,并开始多次举办旅游服务技能培训班,为正在扩张发展的本地旅游业营造可持续人才输送渠道。建设全域生态旅游人才培育基地,不仅进一步提升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综合服务素质,还推动了桓仁旅游行业在高端模式上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2.3 加快生态品牌战略 实现旅游新质变
  近年来,桓仁县着力打造全域旅游中始终全力建设生态旅游品牌,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完成五女山、枫林谷升级改造,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公共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務设施以及配套商务宾馆、快捷酒店等旅游配套项目,推动桓仁旅游业实现由“量”向“质”的转变。
  3 恒仁县生态旅游精准脱贫路径存在问题
  3.1 旅游品位低,缺少科学规划
  桓仁县的“五女山城的高句丽遗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的高句丽语言,大量壁画等的文化资源知名度低,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保护。桓仁县是继安徽省后第一个完整的“八卦古城”,是国内易学专家公认的“中国易学标本地”。该县的建筑格局和背后代表的太极八卦文化,和关于太极养生文化产业的后续发展力度不足,缺少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
  3.2 生态旅游产业整合发展度低
  桓仁县旅游业和服务业在其第三产业中占有很大比重,桓仁“十三五”规划指出,将生态旅游与养生服务产业有效整合、实现融合发展,努力将第三产业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全新增长极。但目前桓仁县的多产业整合发展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3.3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提高
  首先是桓仁生态旅游的交通条件有待提高。交通条件越便利,游客选择桓仁的意愿越强烈。其次是其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景点的酒店餐饮、特色民宿环境较差。再者是生态旅游服务质量低。
  3.4 生态旅游专业度不强
  桓仁县生态旅游基础好,发展潜力大,但是其发展潜力的发挥需要借助专业性的打造。例如,桓仁县旅游服务业的从业人员需要大力提升其自身专业性;该县发展时要遵循生态旅游行业发运营与管理的基本发展规律,顺势而为,顺势而动;在宣传中中抓住生态旅游的主要矛盾,打造专业化品牌化桓仁县生态旅游等。
  4 完善桓仁生态旅游精准脱贫路径的对策
  4.1 科学规划旅游项目,实现全域旅游发展目标
  近年来,桓仁县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依托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优势,不断开发、引进具有竞争力的旅游项目,加大建设力度,精细谋划旅游产业布局,使该县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对于过于注重自然资源的盲目开采,忽视文化旅游资源的问题。
  4.2 注重旅游需求引导,加快产业融合发展
  桓仁县应结合自身独具特色的资源条件,促进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使旅游产业成为引领全域发展、融合发展的新兴业态。
  4.3 完善基础设施
  铁路是经济发展命脉的重要支撑,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交通基础。不仅带动了周边地区的人员、商贸流通往来,同时也为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桓仁要不断发展铁路交通,使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发展规模不断壮大。
  4.4 整合优势协同发展,生态旅游专业化
  提升旅游服务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大力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修养。该县发展时还要遵循生态旅游行业运营与管理的基本发展规律,顺势而为,顺势而动。在宣传中抓住生态旅游的主要矛盾,打造专业化品牌化桓仁生态旅游。
  参考文献
  [1]高琦.辽宁省乡镇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8,(04).
  [2]张书颖.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地理科学进展,2018,37(9):1201-1215.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快递行业的崛起,但也带来了大量包装垃圾,对环境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共享快递盒应运而生。以铜陵地区为例,运用因子分析和灰色关联度的方法对共享快递盒的可行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根据结果提出合理的建议,有利于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推动快递包装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共享快递盒;可行性程度;因子分析;灰色关联度  中图分类号:F25
期刊
摘 要:剖析了目前职业院校《顶岗实习》课程过程管理的局限性,分析了职业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状态及学情,提出互联网时代下基于学生移动端的顶岗实习课程过程管理对策。  关键词:顶岗实习;移动端;职业教育;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2.088  1 互联网时代下的教与学  当今互联网时代学生非常适
期刊
摘 要:“逆全球”化使全球留学呈现下滑趋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人数却不断增长。分析影响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生留学马来西亚意向的因素。  关键词:“一带一路”;留学意向;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2.024   近几年“逆全球化”使全球留学颓势明显,世界主要留学目的国接受留学生总数下
期刊
摘 要:农村电子商务因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极大改善了农产品供需不平衡的局面,切实提高了农村经济效益,实现了精准扶贫。基于互联网营销模式的推广以及巨大的云平台营销优势,针对滁州市当地“淘鲜达”营销基础与契机,提出相关优化建议,具备相应的可行性。  关键词:滁州;“淘鲜达”;农村电商;云平台;营销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
期刊
摘 要:在国家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农业供给侧改革,和边远地区脱贫攻坚建设的背景下,自2017年以来青海枸杞在市场上的价格跌宕下降,供需失配极为严重。有关边远地区农特产品供需失配问题也引起学界,企业界和政府的关注。基于现代农业供应链管理视角,从供给方,中间商,消费者三方入手,以青海枸杞为例,研究各种具体因素对边远地区农特产品供需失配问题的影响,并进一步应用SPSS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影响
期刊
摘 要:白酒是属于我国的传统蒸馏酒系列,由于它独特的生产工艺,具有很长的品牌历史,在国内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目前,中国白酒业已由产品广告战向品牌战转变,一二线品牌占有了先发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地方酒品牌如何成长成为大家关注话题。试图通过邢台地方酒业顺府品牌发展的现状、优势及营销状况进行研究、探讨,结合我国白酒市场的特点和部分白酒企业的营销示例,给顺府酒业提供了一种思路,从而为公司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
期刊
摘 要:以遵义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详细介绍了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与该产业链的对接情况,通过产业对接,完成了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科的初步建设,培养出一批青年教师队伍,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获得学生和产业链相关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对接;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
期刊
摘 要:《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是高职旅游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分析高职旅游专业“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重要性,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四个方面对“旅游市场营销”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从而构建一个崭新的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高职“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体系。  关键词:双创能力;《旅游市场营销》;实践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
期刊
摘 要:以高职院校《前厅服务》课程中《散客入住接待》模块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总结四个方面介绍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并独创X-TOP教学法在相关课程进行推广,为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关键词:《前厅服务》;信息化;教学设计;X-TOP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
期刊
摘 要:以生态发展、绿色发展为理念的循环经济,能够实现从原材料到产品,到不同层级的客户,再到消费者,最后到产品回收者的整条产业链的资源和要素的循环。这种循环经济是新时代产业体系构建的重要着力点。依托于平台效应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层次发展的重要途径。以界首市的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发展为例,从资源要素流通的视角分析了,界首市发展园区循环经济,扭转经济负增长的窘境,实现涅槃重生的背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