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化词语在汉语环境中的传播力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llowMyHeart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行为不断加深,文化关系内涵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以语言交流为主要表现形式展开,各国学者对不同国家语言的文化词语研究,尤其是英语文化词语的研究更加重视,这就应该通过对英语文化词语在汉语环境中传播力的研究作为切入点来把握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从而更好的通过文化分析来明晰我国文化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英语 文化词语 汉语环境 传播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表现得更加明显,语言与文化关系之间的认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成为了新时期社会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由此衍生出新型的文化实体——文化词语,它是语言交融与发展的产物,也是文化融合的象征,是二十世纪以来人们追求民族文化的物质与精神产物,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英语文化词语在现代汉语环境中的传播力进行研究,分析现代民族文化之间的隐含交融逻辑,从而真实的把握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发展的暗流。
  一、文化词语
  “文化词语”又被称为“文化词汇”是随着上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语言学家以及民族学家开始研究民族文化的衍生物。随着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的不断交融,文化呈现出融合与排斥反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文化堕距与文化互合,跨国家的文化传播成为新型文化内涵的代表。因此,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众多学者以文化发展为视角开始分析隐藏着文化内涵的第二语言,并以此为研究对象展开了民俗学、社会学以及文化学的深入研究,由此诞生了文化词语。从历史角度来分析,国外较早分析文化词语的学者是著名美国学者Nida,他注重从翻译学角度分析语言中所隐藏的文化暗流;在此基础上英国作为英语的发源地也开始研究英语在传播过程中所附带的文化侵入能力。在上世纪60年代,Nida根据翻译学的基本逻辑点,通过对英语单项词汇的研究,发现如果将英语词汇按照其本质含义进行分类,那么就名词词汇而言其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是不可比拟的。因此,在英语翻译以及美式英语演变的过程中对英语的名词词汇所包含的文化暗流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可以通过借助两种相异语言进行对应性直译的文化内涵,如最为明显的man,通过汉语翻译为简单明了的“人”,tree则对应为“树木”;可以借助功能学进行文化搭配的词语,即该类词语虽然在功能结构上具有相似性,但仍然有着明显文化差异的词汇,如bathroom,其意为卫生间、洗浴室,而toilet则也被意为卫生间,虽然二者功能相似,但有着本质不同的文化内涵,前者更加注重洗漱含义,而后者更加注重卫生间的文化内涵,这主要是因为在英国文化生活中二者是分开的,而在中国乡土文化生活环境中二者通常是在同一空间环境中完成的;最后是某一类具有限制性文化的词汇,即该种文化词汇仅仅在一种民族文化中存在,只可借助翻译技巧来明晰该种词汇的内涵,而不能用于实际生活的了解,如igloo,其文化内涵是指爱斯基摩人居住的屋子,它仅仅存在于北极圈附近地区,且适宜人类生活的固定空间范围,因此,该类词汇仅仅包含着简单的文化直译而无文化投影。其中第二种与第三种词汇被定义为文化词汇。在此研究基础上,上世纪80年代末Newmark对文化词语做出非常细致性的分析,认为可以利用该种词汇对某一特有文化进行表述与承接的就是文化词汇,如dacha,用汉语翻译为在俄罗斯乡间的一种木质住宅,具有保温与抗雪压功效,该类词汇不仅具有文化实体表述作用,还具有文化传递作用,通过对该类词汇的解读不仅可以把握某一词汇,更可了解某一民族特点。因此,可将文化词语进行多层次细化,可以包括对某一生态区域物质文化的解读。
  “文化词语”所隐藏的文化逻辑是建立在语言与文化之间的逻辑点基础之上,可以通过明晰文化词汇中的文化暗流,体现其所附带的文化冲击力。通俗来讲就是通过对某一民族文化词汇的翻译,更加深入的了解其文化,并在了解词义的基础之上对目标语言者文化以及其文化行为产生影响,这就是现代第二语言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所在,也是现代文化交流的背景。
  二、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内涵
  为了解英语文化词语在汉语环境中的影响力,首先应该了解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内涵关系。文化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即民族文化生活所带来的行为差异逐渐衍生为思维差异的具体表现,此差异也被称之为文化行为差异。著名的人类学家泰勒曾经指出,文化不仅仅是存在于固定生活空间的固定物,它是一种既可以是抽象存在,也可以是一种具体存在的文化内涵。因此,文化是一种复合形式,不仅仅是一种单一形体模式,就其内质性因素来看,文化包括:民族文化知识;特定民族区域内部所存在的信仰力;形成统一认知的文化意识与社会意识;建立在群体社会意识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惩戒法律以及道德伦理等。生活在该区域内部的社会成员正是因为获得了这种或抽象或具体的文化内涵,才形成了区域性习惯性行为,它是一种根深于人脑中的必然存在。从文化的广义含义来讲,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而语言是该财富的最直接表现。
  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符号传递文化的媒介,其内涵实质是一套完整的、具有文化形象的符号体系。语言构成了区域人类活动的载体,它既是一种财富,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产物,因此,语言与文化之间是一种复杂的共生关系,即文化需要借助语言表现出来,而语言则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没有文化的语言仅仅是一种空洞乏力的舒张表达,甚至并不会有语言的产生。一方面,语言是区域民族文化最为显著的载体,从功能学的角度来分析,语言是人类思维表达的工具,也是文化传达的具体形式,人们可以借助语言实现文化的沟通与交流,甚至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完成文化的构造;另一方面,语言实质上是文化实体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文化是在人类的日常交往中形成的固定性知识体系,语言则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的工具,是一种在后天环境中习得的技能。因此,语言也属于文化的一个部分。不同的文化环境会对语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包含在语言之中的文化词语则是区域文化更加直接的反射带,它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了该区域的群体文化——民族文化,并隐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三、英语文化词语的文化传播力
  随着英语的普及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汉语的语句词汇在不断新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英语文化词语在汉语文化环境中传播力的具体表现。因为在自由语言环境中,语言的存在会表现出一种明显的无约束状态,尤其日常用语与书面用语会出现交融,外来语种作为一种新奇物不仅会成为本土文化中受到“攻击”的集中对象,更会成为关注点,因此英语在日常的文化交融环境中会根据现实性的文化环境表现出自我的传播力,如公交车在英文中被称之为bus,而在香港地区因受粤语影响,会将该词读为更具中国本土气息的“巴士”,在长期的社会交流中形成众多的受众群体,而演变为将公交车称之为“巴士”;再如乘出租车叫“打的士”,用电脑上“因特网”,邮件的往来用“E-mail”,还有就是在电影的拍摄中成为导演口头禅的“action”也不仅仅成为了一种职业性的语言,甚至跨越了行业界限,成了一种日常娱乐用语。英语的文化词汇在汉语环境中所表现出的传播力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甚至影响了汉语的发展,最为明显的就是网络词汇对中国汉语的影响,如“囧”字,不仅仅其字造型吸引眼球,其单字成意的内涵更加影响人们对语言的使用。因此,英语中的文化词汇所形成的影响力与冲击力冲破了文化屏障,在新一轮的文化交融中形成了现代文化交流圈。
  根据相关统计文献,汉语借用英语的方式主要为音译,或者就是直接拿过来应用基本无需翻译。这是因为语言的同性,有些文化语言并不需要作出非常明确的解释就可以实现意义相同,如CEO、MBA、GDP、GPS、UFO等,这些实际上都有着对应的汉语词汇,但在特定的领域范围内英语却更为常用。另外一种就是完全是照搬英语的缩写词汇,比如WTO、APEC等,均是英语范畴,却被全世界应用。除此之外,中英混合生成的语言词汇也极为常见,比如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吃饭AA制,还有已经被时代淘汰的BB机,医疗领域的B超等,此类词汇中汉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达到“亲民”效果,在能够被大众所接受的条件下,尽可能选择让人容易理解的汉语。除此之外的音译词汇也很多都已成为汉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英语中的bar,在我国就通过音译演变成了“吧”,使得酒吧、迪吧、网吧等名称有了应用市场。相关文献显示,我国的汉语中每年大约能够出现一千多个英语文化词汇,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的普及化为英语文化语言的普及带来了广阔的拓展空间。这种英语文化词语在汉语环境中的传播力不仅仅体现了文化价值,更是文化交融的具体表现。
  综上所述,随着不同国家之间经济的交流逐渐加深,人与人之间交流方式的便利,民族文化交融的趋势也在加强,作为现代人类社会交流互动中的主要形式——语言词语,特别是文化词语,表现出越来越强的传播力。通过对此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更能够促进文化的对外传播。
  参考文献:
  [1]张后尘.语言学研究热点扫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 14(23):151-152.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3]陈昌芬.汉英文化差异在自然环境及价值观念词语上的反映[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13,13(22):121-123.
  [4]潘克栋,曾剑平.文化词语的异化翻译[J].江西社会科学,2013, 19(14):141-143.
  【基金项目】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课题“绍兴特色文化词语英译与绍兴文化对外传播研究”(125358)。
其他文献
每年过生日,我都会收到亲人和朋友各式各样的礼物,童话书、毛绒玩具、笔……放在一起像一座“小山”.rn今年,我的生日又到了,和往常一样,我依旧收到了很多礼物.过完生日,妈妈
期刊
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在英语各方面的基本技能,即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在这四种技能中,“写”这一技能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更是
举手难,难于上青天!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害怕举手,哪怕是最喜欢的语文课.但是,那次“举手”成为我人生中最难忘记的经历,因为我是被“逼”举手的.rn那是一节公开课,给
期刊
这几天,有件事让我一直纠结于心,吃不香睡不宁,特别烦恼.rn上周星期四中午休息时,我发现好朋友江宇惠正在教室里埋头写作业,便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想逗逗她.走近时,我竟然看到了
期刊
今年暑假,我回到了湖南老家帮爷爷掰玉米,真有趣.rn爷爷的家在湖南西部的山区,那里耕地很少,勤劳的人们在大山上开垦了很多梯田,爷爷家的玉米就种在梯田上.我回爷爷家时,正好
期刊
他是20世纪上半叶卷入中国政治的一个澳大利亚人,担任过“少帅”张学良、蒋介石及宋美龄的政治顾问,被称为自马可·波罗以来唯一一位与中国统治者一起生活,共同进餐,并成为核
麦克·费登是英国的一名摄影师,他有一个梦想——拍下翠鸟俯冲入水时的完美瞬间。然而要完成他的梦想,并非像想象的那样简单。翠鸟入水的速度极快,每小时可达40公里,这使
期刊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这个名字太长了,很多人尝试背下来但都以失败告终。然后人们发现,只要记住他的脸就可以了,因为这足以代替他的名字成为一个标志。比名字更长的是他的脸
我家来了几位可爱的“朋友”,多肉和“落地生根”.rn多肉是我最喜欢的植物,肉肉的特别可爱,名字也讨喜.一天,我趴在阳台上望着多肉发呆,忽然眼前一亮,灵光一闪,立刻打开手机,
期刊
一年一度的足球联赛即将开幕,看着同学们积极报名的身影,我思绪万千.rn时间回到一年前,那次我没有报名参加班级足球队,原因是一次参加足球训练,晚上六点多才到家.雪上加霜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