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59岁,因“发现肾功能不全7年,右足疼痛伴咳嗽、咯痰3月”于2010年2月7日入院.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浮肿,头昏,肌酐升高,被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1年前因咳嗽、咯血,诊断为尿毒症,肾性贫血,予规律透析治疗,治疗期间发生过癫痫.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疼痛,发凉,逐渐发黑,伴腹痛,纳差.查体:T 36.5℃,P 91次/min,R22次/min,BP 179/110 mm Hg(1 mm Hg=0.133 kPa).辅助检查生化结果示:总蛋白62.1 g/L,白蛋白31 g/L,尿素12.13 μmol/L,肌酐476.9μmol/L,K+4.06 mmol/L,血红蛋白为54g/L,凝血功能PT 92.3 s,APTT67.1s,大便隐血阳性,双下肢动脉彩超示:双下肢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血沉105 mm/1 h,115 mm/2h,补体C3 0.36 g/L,C40.14 g/L均下降,类风湿因子(RF) <20 U/ml(正常),抗核抗体阳性,冷凝集素试验1:128(阳性,24h).2次查冷球蛋白实验均阳性,临床诊断为冷球蛋白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在治疗过程中注意四肢远端的保暖以免出现四肢远端的坏死,给予适当热敷,口服氟康唑、静脉滴注盐酸莫西沙星抗感染,泼尼松200 mg q.d.口服、输入O型红细胞悬液共4U、控制血压、维持血透(3次/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0.4 ml iH q.d.抗凝、抗癫痫等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贫血好转,足趾疼痛明显缓解,于3月10日好转出院. 关键词:尿毒症;冷球蛋白血症;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