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来源 :报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to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当开幕布式上小女孩林妙可用她那稚嫩的歌声唱响这首《歌唱祖国》当穿着56个民民族不同服装的少年簇拥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进场的那一刻——全世界为中国喝彩。
  
  七年前,当亲爱的西班牙老人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主办权时,中国、北京,就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奥林匹克运动在经历了漫长的112年之后,终于来到了这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国家。这100多年的过程中,它超越了政治,超越了国界,它使不同国家,不同信仰的人们走到一起,为奥林匹克精神而聚,为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而战。
  百年一梦,一梦百年!2008夏日的北京,无疑是最美丽的,这一刻的北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世界顶级水平的鸟巢、水立方和众多奥运场馆,中国人特有的文明、热情、礼貌,这个既有着古老历史又充满了现代元素的北京城,注定会在这个夏天不断地带给全世界惊喜。
  微笑热情、纪律严明的奥运服务志愿者队伍,美轮美奂、璀璨夺目的开幕式文艺演出,运动员们在赛场上不断的突破、超越,这所有的一切不仅会在奥运五环的历史上留下最精彩的记录,也将为中国的发展竖起一座辉煌的历史丰碑。
  8月8日的夜晚,亿万人瞩目的开幕式上,29个足印向着鸟巢走来,一副巨副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中国的四大发明一一展现在世人的眼前,2∞8个击缶手,气势雄伟、壮观……。
  当李宁手中的火炬最终“梦幻般”点燃了主火炬时,就注定了奥运的大幕徐徐拉开后,在这个古老国度里上演的一幕幕,不管是欢笑还是泪水,不管是胜利还是失败,都将必然被永远载入史册。
  
  超越。
  奥林匹克的意义
  
  8月12日,国家体育馆。中国体操男队的6个汉子相拥而泣,为这枚卧薪尝胆四年夺回的奥运会男子团体金牌。就在那一刻,我相信,和他们一样,很多中国人都热泪盈眶。
  很多人都不会忘记四年前的那一幕,中国男子体操队兵败雅典奥运会。早在2001年就获得了“鞍马王”称号的肖钦,在预赛中就掉下鞍马无缘决赛;“全能王”杨威在做单杆动作时出现失误,从此多了一个“千年老二”的称号。出征雅典,除了滕海滨夺得一枚金牌外,中国男子体操队其他项目全军覆没。那个夜晚,肖钦一夜未眠,在奥运村房间内的窗台上,坐了整整一宿,直到天明。
  但是更大的压力来自国内。“中国男子体操队成了摔跤队”,“男子体操队集体梦游”。失利后,全国网民的指责如洪水般毫不留情的指向体操队。体操队的队员们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了一雪前耻,中国体操队开始了四年的卧薪尝胆。以往训练馆的荣誉墙已经不见了骄傲的成绩,换成了全国30多家媒体的指责和讽刺。就是在这面墙下,中国体操队的队员们顶受着巨大的压力,挺着伤痛,坚持训练。
  经过四年时间,中国队在各个单项上都有了优秀的选手。自由体操,小将邹凯的难度和稳定性十分出色跳马,李小鹏宝刀未老吊环,陈一冰有着“吊环王”的美誉。苦心人,天不负。阔别8年后,中国男子体操再次问鼎团体冠军,陈一冰、李小鹏、杨威、邹凯等也在单项项目上取得金牌。“4年前的雅典奥运会,我们没有拿到团体最好成绩,我和小鹏都呆在洗手间,非常痛苦。”夺冠后杨威激动地说,“从雅典回来后,我们一直在准备,每一天我们都在问自己,为了奥运会我做了什么?为了奥运会我做的还够不够?”
  今天,他们终于再次证明了自己,站在了体操项目的最高领奖台上。全国人民为他们骄傲、自豪。不只是因为他们超越了所有的对手,更因为他们战胜了曾经如噩梦般的自己。这才是奥林匹克的真正意义。
  
  尊重。
  大国意识的进步
  
  1994年广岛亚运会,中国乒乓球原国手何智丽代表日本队参加比赛,并最终击败了邓亚萍夺得冠军。此举刺激了国人的神经。愤怒的中国人将她视为叛国贼,汉奸。14年后,曾经鼓舞了中国几代人的“铁榔头”郎平,率领美国队在自己的祖国对战中国女排。此前,很多人包括郎平在内,都非常担心中国球迷的情绪,发生在何智丽身上的一幕是否还会重演?一时间议论纷纷。
  但是事实证明,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力的增强,中国人对体育精神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他们知道,现在已经不是80年代,体育就是体育,甚至只是一场游戏,无关乎民族尊严和政治。相反,打着“中国制造”标签的教练、运动员执教国外,是世界对中国体育实力的尊重和认可。于是,赛场上郎平一出现,没有人喊她汉奸,反而引起了全场的欢呼。大家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20多年前中国女排五连冠的辉煌时刻。那几场持续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赛事,给当时刚刚改革开放的国人以极大的自信和鼓舞,成为一个时代的美好回忆。
  8月15日,北京奥运会中国与美国女排的比赛在首都体育馆进行。经过5局的艰苦鏖战,中国女排最终以2:3不敌美国女排。自2005年郎平担任主教练之后,美国队曾经7次和中国队交锋,均被冠以“和平大赛”。在总战绩方面,美国队以2:5落于下风。一个是曾经的女排英雄,一个是带领中国女排卫冕雅典冠军的主教练,当陈忠和遇到郎平的时候,他们笑得还是那么灿烂。
  这种笑容,这种胸襟才是真正的大国国民应有的意识,这是中国人全体的进步。
  
  理解。
  弥漫中国的忧伤
  
  8月18日11点55分,男子110米栏预赛。刘翔撕掉脚上的号码条,走出了场地。
  寂静的可怕,没有声音。
  今天的鸟巢,9万人的场地座无虚席,无数的中国观众顶着太阳,扇着扇子,热得汗流浃背,在11点钟就早早入场。为了看“中国速度”在鸟巢跑出的第一步。四年前,他曾经证明中国乃至亚洲人在这个项目上的实力。
  我们想过刘翔会赢,想过刘翔会输,但是,没有人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刘翔,退赛!
  尽管有人抢跑让这一轮比赛重新开始,但是刘翔却忽然转过身去。他拖着一瘸一拐的伤脚,缓慢而有些踉跄地在全场惊诧的目光中,走出了场地。瞬间,很多人被眼泪蒙住了双眼,很多人不住地摇头叹息。
  刘翔教练孙海平在发布会上老泪纵横,宣布刘翔因伤退赛。由于脚跟有伤,实在无法坚持比赛,因此最后退出。
  舆论很快分成了两派:一派称刘翔是伟大的运动员,体现了奥林匹克的真正意义——健康,并支持刘翔退赛,早日康复。同为上海人的姚明也发来了短信“决定一名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成果的是曾经取得过什么样的高度和整个职业生涯的结果。让这次比赛过去吧,路还很长,加油!”
  奥运重在参与,运动员有权选择放弃。虽然13亿人很想得到这枚金牌,但是他们更喜欢刘翔。金牌的江湖主义,在某些人心里已经死去,他们不再为了运动员的失败而恼怒。这也许也是一种成熟。
  另一派则表示,刘翔应该坚持,哪怕走到终点,因为他身上承载着13亿国人的期望。因为是纳税人, 他们觉得有权要求刘翔坚持这样做。也许悲情英雄还是这个国家的形象。
  更多的人,则把焦点放在了指责刘翔过多做广告的事情上。“刘翔哥哥,事实证明,喝了可口可乐,吃了安利纽崔莱,刷了VISA信用卡,穿上耐克黄金战靴,用上EMS,喝伊利的鲜奶,腿还是会发软的!!请你把做广告的那些时间都用心养伤吧,中国人民泣血感谢你了。”网上流传的这篇帖子,据说被网友顶翻。
  支持刘翔的人,是热爱曾经的英雄;指责刘翔的人,也曾经热爱英雄。不过,不管孰对孰错,最后的结果是,13亿中国人,没有机会在自家的赛场上,看到“飞人”的辉煌时刻。因此,不管对于谁来说,这都是一个悲剧。此刻,中国弥漫着悲伤。
  也许,理解万岁,在这个时代还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不过,另外一个疑惑是,难道大家都不知道刘翔有伤?并且伤到不能比赛?
  
  荣誉。
  国家强大的自信
  
  等待了七年,奥运会是这个国家的盛典。但16天过后,终究归于了平静。
  1984年,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人射下了第一枚金牌。这是中国奥运历史金牌零的突破。24年后的今天,中国代表团取得了51枚金牌的骄人战绩,站上了奖牌榜首位。
  从被别人称作东亚病夫到体育大国,再到体育强国。从1932年,中国只有短跑运动员刘长春一人参加的洛杉矶奥运会。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奖牌榜排名赶超俄罗斯,仅次于美国。直至本届的首位,中国真正站在了体育强国的位置。这是全体国人的力量,让我们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终于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超越!
  尽管相比较24年前,中国人已经不太在意奥运奖牌的数量,也并不再把夺金作为衡量民族先进与否的主要标准。但是,仍然毋庸置疑的是,北京奥运会,极大地提升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会有一大部分人把这次奥运的成功,作为盲目自大、自信的契机,在经历并跨越了两个世纪上百年的屈辱和自卑后,狂热的民族优越性会凸显。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心态。一个成熟的大国国民,要有平和的心态。“大国小民”的偏执和狂热不是我们的归宿,历史性的超越更应该作为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动力,从而让我们踏上新的起点!
  我们也有遗憾:赛场上不规范的呐喊,无人管理下的秩序混乱,不文明的行为习惯。这些,都是我们经历过这届奥运会后还要继续进步的地方。北京奥运会宣扬了中华文明、中国元素、中国政治,中国模式、中国形象,将一个全新的中国展示给世人。奥运也应该同时塑造国民的素质,陶冶国人的情操。
  我们相信,今天取得的成就,总有一天会被下一代体育健儿超越。
  “迎着风雨骑车赶超其他运动员,就算跌倒也要顽强的起身继续比赛!”
  “顶着烈日进行马拉松比赛,就算汗水模糊了双眼,依然不息地去追逐!”
  “忍着伤痛站在平衡木上,就算失败就在昨天,也要站起来重新开始!”
  ……!我们超越的脚步永远不会停下,这就是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更高、更快、更强。
  当国歌一遍又一遍响彻在赛场,当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在赛场高高飘起的时候——我是中国人,我感觉自己无比的自豪!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