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高中生对课外篮球活动的参与动机、兴趣、参加时间、参加次数等方面,对某某市某某中学学生课外篮球活动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参与调查的高中生中,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课外篮球比较有乐趣,但是在实际开展中,他们的参与程度与之前所表现出的感兴趣程度并不符合。对此我做出一些分析和解决方案,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旨在为促进某某市某某中学高中生篮球课外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某某市某某中学 高中生 篮球课外活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某某市某某中学高中生课外篮球活动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学期刊查阅了大量相关的文献,对本文研究的选题以及研究设计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2.2.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次研究目的,并结合现实中高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设计了《某某市某某中学高中生篮球课外活动的调查问卷》。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均面向某某市某某中学高中生,问卷回收中,不合格不予统计的调查问卷有12份,其余188份问卷答案均真实有效。因此,在此次问卷收集中可利用的问卷数目占发放总数的94%。
2.2.3数据统计法 对调查的数据实证,通过SPSS软件与统计学方法的处理,获取与研究有关的具体数据。
3结果与分析
3.1某某市某某中学高中生开展课外篮球活动的动机
在所调查的某某市第一中学里,高中生对课外篮球这一体育活动所怀有的动机与他们参加活动的实际情况有很大联系。同时也能够表现出现如今高中生的锻炼身体意识的强弱,以及自身是否需要健身的情况。如表1,调查表明:超过一半的学生,即55.8%的学生,他们是以应付篮球考试为参与目的。导致这种动机所占比例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是当下学生所面临的极大的高考压力,以及家长、学校等外部主体对体育这一课程的不重视,这些来自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导致高中生参与课外篮球活动的时间大幅缩减,也诱导学生认为参加这项活动只是为了满足篮球考试的需要,怀有这样的观念来参与活动根本无法实现预测的效果。同时也反映出了高中生体育价值的认识不高,只是停留在考试的水平上,这样不利于篮球活动的推广。
3.2某某市某某中学高中生开展课外篮球活动的兴趣
在所调查的高中生中,不少人对于参加课外篮球这一项体育活动兴致很高。这种兴趣本生就是一种动力,它可以促使高中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加课外篮球活动。参加这些课外篮球活动不仅能够促进高中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篮球活动中缓解学习的压力。如表2,调查表明:85.7%的学生对于在课外进行篮球活动的热情较高。这项调查数据反映出在某某市某某中学开设课外篮球活动具有很好的学生基础,这样方便了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在积极参与篮球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也深化了对篮球运动,篮球技能的理解,这些通过实践所领悟的知识对学生篮球水平的提高具有更加深刻的影响。
3.3某某市某某中学高中生开展课外篮球活动的次数
高中生对课外篮球活动的喜爱程度可以通过他们每周参加篮球活动的次数来反映出来,同时参与次数的多少也是学生自身锻炼意识强弱的间接表现。如表3,调查表明:36.1%的高中生一周内几乎没有参与任何课外篮球活动,1-2次的占42.6%。3-4次的占16%。5次以上的占5.3%。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对于这项活动大多数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参与次数却与预测的结果相差很大。针对这个现象,我分析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高中生平时学习任务紧张,压力较大 ,由此导致许多学生虽然有兴趣但是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实际参加课外篮球活动。
3.4某某市某某中学高中生開展课外篮球活动的时间
每次参加课外篮球运动的时间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情况,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课余时间的多少,同时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表面了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的能力。如表4,调查表明:在所有学生中,单次活动时间未达到30min的学生所占比重高达39.1%。36.2%的学生每次课外篮球活动在30-60min。23.9%的学生每次课外篮球活动在60-120min。只有8%的学生每次课外篮球活动在120min以上。究其原因,是由于学校的作息制度,场地设施,以及学生掌握的篮球基本技术有关。还与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锻炼的意识不强,缺乏老师的有效指导等有一定的关系。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某某市某某中学的大多数高中生对于篮球这项运动所具有的功能几乎没有深入了解,尤其是它的健身作用,并没有将课外篮球活动作为增强自己的体质运动,增强体质的意识比较薄弱。
4.1.2某某市某某中学的高中生对课外篮球运动有较高的兴趣,这是开展课外篮球运动的基础。
4.1.3某某市某某中学的大部分高中生开展课外篮球活动的次数很少,每次活动的时间也较短,这样的活动强度基本上不能达到课外篮球健身的功能。
4.2建议
4.2.1学校应当加强课外篮球运动的宣传力度,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给予一定的支持。
4.2.2学校应该及时引进专业的篮球老师,一方面增进学生篮球技术的专业性,这样更具有观赏性,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篮球运动的正确方式,了解健身的功能。
4.2.3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篮球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王岩慧.山东省滨州市区初中课外篮球活动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2.
[2]张军强. 甘肃省白银市中学生篮球运动现状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2.
[3]罗君波. 湖南省永州市城区中学篮球课外活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2:205-208.
[4]刘伟博. 石家庄市高校大学生课外篮球活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5]陶海荣. 苏州市相城区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分析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
[6]姜荣询. 烟台市高中篮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7]肖云胜. 北京市大学生篮球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关键词】某某市某某中学 高中生 篮球课外活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某某市某某中学高中生课外篮球活动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学期刊查阅了大量相关的文献,对本文研究的选题以及研究设计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2.2.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次研究目的,并结合现实中高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设计了《某某市某某中学高中生篮球课外活动的调查问卷》。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均面向某某市某某中学高中生,问卷回收中,不合格不予统计的调查问卷有12份,其余188份问卷答案均真实有效。因此,在此次问卷收集中可利用的问卷数目占发放总数的94%。
2.2.3数据统计法 对调查的数据实证,通过SPSS软件与统计学方法的处理,获取与研究有关的具体数据。
3结果与分析
3.1某某市某某中学高中生开展课外篮球活动的动机
在所调查的某某市第一中学里,高中生对课外篮球这一体育活动所怀有的动机与他们参加活动的实际情况有很大联系。同时也能够表现出现如今高中生的锻炼身体意识的强弱,以及自身是否需要健身的情况。如表1,调查表明:超过一半的学生,即55.8%的学生,他们是以应付篮球考试为参与目的。导致这种动机所占比例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是当下学生所面临的极大的高考压力,以及家长、学校等外部主体对体育这一课程的不重视,这些来自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导致高中生参与课外篮球活动的时间大幅缩减,也诱导学生认为参加这项活动只是为了满足篮球考试的需要,怀有这样的观念来参与活动根本无法实现预测的效果。同时也反映出了高中生体育价值的认识不高,只是停留在考试的水平上,这样不利于篮球活动的推广。
3.2某某市某某中学高中生开展课外篮球活动的兴趣
在所调查的高中生中,不少人对于参加课外篮球这一项体育活动兴致很高。这种兴趣本生就是一种动力,它可以促使高中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加课外篮球活动。参加这些课外篮球活动不仅能够促进高中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篮球活动中缓解学习的压力。如表2,调查表明:85.7%的学生对于在课外进行篮球活动的热情较高。这项调查数据反映出在某某市某某中学开设课外篮球活动具有很好的学生基础,这样方便了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在积极参与篮球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也深化了对篮球运动,篮球技能的理解,这些通过实践所领悟的知识对学生篮球水平的提高具有更加深刻的影响。
3.3某某市某某中学高中生开展课外篮球活动的次数
高中生对课外篮球活动的喜爱程度可以通过他们每周参加篮球活动的次数来反映出来,同时参与次数的多少也是学生自身锻炼意识强弱的间接表现。如表3,调查表明:36.1%的高中生一周内几乎没有参与任何课外篮球活动,1-2次的占42.6%。3-4次的占16%。5次以上的占5.3%。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对于这项活动大多数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参与次数却与预测的结果相差很大。针对这个现象,我分析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高中生平时学习任务紧张,压力较大 ,由此导致许多学生虽然有兴趣但是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实际参加课外篮球活动。
3.4某某市某某中学高中生開展课外篮球活动的时间
每次参加课外篮球运动的时间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情况,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课余时间的多少,同时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表面了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的能力。如表4,调查表明:在所有学生中,单次活动时间未达到30min的学生所占比重高达39.1%。36.2%的学生每次课外篮球活动在30-60min。23.9%的学生每次课外篮球活动在60-120min。只有8%的学生每次课外篮球活动在120min以上。究其原因,是由于学校的作息制度,场地设施,以及学生掌握的篮球基本技术有关。还与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锻炼的意识不强,缺乏老师的有效指导等有一定的关系。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某某市某某中学的大多数高中生对于篮球这项运动所具有的功能几乎没有深入了解,尤其是它的健身作用,并没有将课外篮球活动作为增强自己的体质运动,增强体质的意识比较薄弱。
4.1.2某某市某某中学的高中生对课外篮球运动有较高的兴趣,这是开展课外篮球运动的基础。
4.1.3某某市某某中学的大部分高中生开展课外篮球活动的次数很少,每次活动的时间也较短,这样的活动强度基本上不能达到课外篮球健身的功能。
4.2建议
4.2.1学校应当加强课外篮球运动的宣传力度,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给予一定的支持。
4.2.2学校应该及时引进专业的篮球老师,一方面增进学生篮球技术的专业性,这样更具有观赏性,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篮球运动的正确方式,了解健身的功能。
4.2.3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篮球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王岩慧.山东省滨州市区初中课外篮球活动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2.
[2]张军强. 甘肃省白银市中学生篮球运动现状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2.
[3]罗君波. 湖南省永州市城区中学篮球课外活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2:205-208.
[4]刘伟博. 石家庄市高校大学生课外篮球活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5]陶海荣. 苏州市相城区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分析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
[6]姜荣询. 烟台市高中篮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7]肖云胜. 北京市大学生篮球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