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炳仁杨奉琛两岸两人艺术展杭州首展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h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海协会、海基会2010文化交流重点项目、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项目“朱炳仁、杨奉琛两岸两人艺术展”在中华文化联谊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台湾两岸和平发展基金会、浙江省人民政府、杭州市人民政府各级领导的支持下,于5月2日在杭州西湖博览会博物馆开幕,展期为5月2日到5月25日。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海协会会长陈云林,海协会副会长李炳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坤明,省委常委、省组织部长、市长蔡奇,市委副书记叶明,市委常委、秘书长许勤华,副市长张建庭,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杨自鹏、文化部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马小玫、《旺报》社长兼总编辑黄清龙、中华海峡两岸文化资产促进会顾问郭宗甫等两岸政治、文化、商业界近百名人参加开幕式。
  此次展会共同展出的66件作品,其中两位艺术家独立创作作品每人30件,另外6件由两位艺术家共同创作而成,其中由两位大师共同创作的《本是同根生》和《共舞》备受关注。
  此次两岸两人艺术展是继两岸政治,经济互动后第一次由两岸艺术家联手举办的重要民间文化交流活动,以两位艺术家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为背景,展示了他们艺术成长的过程,两代艺术家参与的“铜桥运台”和“水袖进京”故事的解密,揭示了民间文化交流在两岸重大事件中扮演着独特与优秀的角色;作为当代两岸艺术创新的代表,朱炳仁的“解形熔意”、杨奉琛的“五行再生”也再一次向世界昭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俯视原点”董书兵雕塑个展在京展出
  本刊记者
  《俯视原点——董书兵雕塑个展》于2010年5月15日至6月15日在中国雕塑学会雕塑沙龙展出。展览陈列了作者的“婴儿”系列雕塑作品。
  董书兵出生于新疆,曾就读于西安美院附中、中央工艺美院和中央美院,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婴儿系列的创作冲动来自董书兵女儿的出生。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北人在文章中说,2003年董书兵初为人父,所谓“回眸时看小于菟”,他被女儿的哭声逗笑了。襁褓中的婴儿,清脆的啼哭,一声一声地唤醒了董书兵内心深处那块柔软的地方,从此之后他开始了以婴儿为主题的系列创作。
  董书兵的“婴儿”系列作品沿用写实传统,重点突出了婴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紧张矛盾关系。“婴儿”在西方古典艺术中,往往是“圣子”的象征,具有不可侵犯的神圣,而在西方现代现代派艺术中,“婴儿”的状态和形象却成为颠覆权威标准的利器。在董书兵的作品中,观众感受到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的内在张力,艺术家将“婴儿”的主题提升,婴儿在这种聚焦中,被放大成了人类和生命的主题——婴儿是生命的奇迹,是一切人类文明的价值支点,是爱和悲悯惟一的基石。
  在现场展出的作品中,“婴儿”的喜、怒、哀、乐,它与外界事物的碰触,它与看不见的“他人”的关系等,均成为艺术家关照自我和最感兴趣的创作动力。策展人所言:“‘哭闹’表达的是生命的成长主题——汹涌,勃发,噪动,扩张;而“酣睡”呈现的是生命的回归主题——家园、温暖、安全、甘美。婴儿骑在一只锃亮钢盔上啼哭,令人想到了战争、杀戮,婴儿坐在一把太师椅上哇哇大哭,让人想到古代私塾或某等级森严场合下的规矩和禁忌;婴儿被安置在两米多高的栅栏中,身边放着奶瓶,他向外张望,眼神中是对外界的渴望和无可奈何,还有的婴儿变身豌豆公主,形体圆润饱满,和其他豆子一同躺在豆荚摇篮中……
  董书兵通过这系列艺术作品向观众诉说了一个“我”眼中的世界和世界中的“本我”,他对世界的感知是如此敏感和生动,这个“我”,其情感是真实的,而且是直接的,令人能产生共鸣,而共鸣的出现也成为艺术家作品成功的佐证。正如艺术家曾经说过:“艺术创作很大程度上不是给自己创作,很多人说要给自己创作一个什么东西,其实不然。我觉得创作就是要给别人观赏、欣赏。别人通过观看你作品的时候,获取你对一些事物的信息和感受,来改变自我认识,达到一个共识。所以说作品不能完全说是给自己做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站在自己主导地位上进行创作,实际上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青城古镇民居墀头砖雕装饰的形态特征、表现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研究,阐述了青城古建筑装饰艺术的特色及其文化背景,对于甘肃地域艺术资源体系的构建、青城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开拓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视野,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青城;墀头;砖雕装饰;艺术风格  青城古镇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北部的狭长黄河谷地,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屯兵要塞,后以盛产优质水烟而闻名全国。明朝中期,在水烟贸易的
提起挪威,人们总是會想到村上春树的著名小说《挪威的森林》、易卜生的戏剧《玩偶之家》、还有那震撼人心的蒙克作品《呐喊》,这个人口仅500万的小国屡次获得全球人类发展指数第一的排名,以《呐喊》为代表的挪威艺术品也在国际艺术市场中树立了优良的口碑,并在国际艺术市场中价格屡创新高,是什么使得这个小国的艺术不断震撼人们的心灵,笔者试图来一探究竟。  一、大自然的艺术,静谧的生态美  挪威是一个森林王国,具有
几乎可以说,波德里亚的整個思想都是围绕消费社会的物的分析展开的。如果说波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基本态度是否定的,绝望的,那么他的这种绝望立场正是来源于他对消费社会人与物的关系体制的根本绝望。不管是在思想源头还是在义理根据上,“物”理论都是波德里亚庞大思想体系的基础。  一、方法:对消费社会“物体系”的符号学分析  与海德格尔从世界之世界化即“天地人神之环化”来讨论“物”不同,波德里亚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讨
在中国陶塑艺术大师中,黄松坚有着令人注目的独特风采。  黄松坚,1940年生于广东东莞,1992年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1996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3年被评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黄松坚,1959年加入石湾美术陶瓷厂,并进入石湾美术陶瓷学校学习。1961年毕业后一直从事陶塑人物创作。曾任公司创作室副主任,现任公司艺术顾问、广东省工艺美协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联谊会副会长、国际石湾陶
新中国的第一代女雕塑家无疑是时代的骄傲,而何鄂,这个在命运趋使之下来到黄土高原的江南女子,这个独挑以其个人名字命名的雕塑院大梁的母亲,无疑是骄傲中的骄傲。塞北风沙吹不去她的柔情,江南血脉遮不住她的豪迈,她用雕塑谱写人生,她必将为时代所铭记。借此次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之际,《雕塑》杂志特委派数位工作人员奔赴兰州,用文字、图片和影像记录这样一位传奇女子的雕塑人生。  著名女雕塑家何鄂年逾古稀,是新
编者按:文艺要始终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如妙语连珠,振聋发聩,“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从河北正定
立体的艺术要带给人们难以磨灭的印记,这应是雕塑作为艺术作品的一种审美诉求。广州雕塑院遵从“雕塑艺术就是形象的提升,雕塑艺术就是时代的影像,雕塑艺术就是一首凝固的歌的美学追求”,在时间的媒介上雕刻出形态各异的作品。  广州雕塑院的前身是广州人民美术社雕塑组,1956年在当时广州市长朱光的关怀下建立,正式定名于1957年。广州雕塑院不仅是广东最早的雕塑艺术专业机构,也是国内在上世纪50年代成立的三家雕
平时银光闪闪的银块,如果被加工成极其细小、只有十分之几微米的银粉时,会变成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一个光学问题,并不是因为银粉氧化变黑,而是和铁块与铁粉的颜色也不一样的道理类似,是物理性质的改变导致光学现象的变化。银粉小到一定程度后,其物理形态使得它基本失去了反光的能力,大部分光被吸收而沒有被反射,所以看上去就是黑色的。
在过去的20年里,行星科学中最重要和最令人兴奋的突破之一就是外星“水域”的发现。这些“水域”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位于泰坦星(土卫六,土星最大的卫星)表面的液态甲烷湖。美国宇航局表示,泰坦星上有可能存在生命,比如某种未知生物正在呼吸着泰坦的大气,并以地表的燃料为食。   这个说法让所有人为之振奋,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一睹这个外星生物的风采。可惜,由于探测困难,我们目前对于这些神秘的外星“水域”知之甚少。
1 陈磊 《期盼》 玻璃钢 导师:律广 [参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