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茶之贵普安红

来源 :贵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文海中共普安县委书记
  “普安红”作为贵茶的重要成员,在全国“两会”期间得到孙志刚书记点名推介,普安35万各族群众,特别是7022户26g54名茶农欢欣鼓舞,孙志刚书记讲话的短视频在普安的微信微博朋友圈刷屏传播,这为普安茶产业的进一步提质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近年来,普安县按照“八要素”和“五步工作法”,坚持“强龙头、刨品牌、带农户”,把茶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一县一业”倾力打造,持续推动茶园增长、茶业增效、茶农增收。
  普安是世界茶源地、中国古茶树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普安茶具有“古、早、净、香”等特点。普安县在脱贫攻坚中,将茶产业作为“一县一业”重点打造,通过茶园扩容、品牌塑造、品质提升等办法,在政策支持、产业链延伸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做大做强“普安红”产业。
  普安茶产业已走上發展快车道,全县所有乡镇(街道)都种植了茶叶。在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普安县围绕“人均一亩茶”的目标,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争将茶园面积扩大到30万亩,让普安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其他文献
日本的森林資源以人工林为主,大多还处于需要实施间伐的抚育阶段,但50年生以上的高龄级森林正急剧增加,这些森林由于连续适当的施业,正迎来作为资源的可利用阶段。正因为如此,日本大力推进国产材在公共建筑和生物质能源方面的利用,并积极研究木材出口对策,以图振兴林业和木材产业。  日本为谋求扩大木材出口,林野厅专门成立了“木材出口战略研讨会”。为提高国产材竞争力,就必须谋求开拓新市场,扩大出口销路。为此,收
期刊
【亮点提前看】西瓦档案揭秘:“设计菜鸟”与“设计大师”相逢,究竟谁输谁赢  “西瓦—春喜”活动举办已有两届了,秉持着“为设计师提供大展身手平台”的理念,第三届“西瓦—春喜”又一次扬帆起航。  关键词1:免费打样+现场展示  通常,一个好的设计,要能够在市场上流通,制成产品,必须要有渠道,有人脉,有钱。而一个普通的设计师往往很少可以随心所欲地将自己的设计作品付诸于实践。  但在“西瓦—春喜”的设计舞
期刊
李刚全国人大代表六盘水市长  盡管国际茶叶市场已经供大于求,但是包括六盘水茶在内的贵州茶业发展空间仍然广阔,“中国茶叶的出口价格只有4点几美元,而日本茶的出口价格可以高达20多美元,我们要在提升茶叶的附加值上下功夫。”  在茶叶的品质方面,六盘水出产的茶早在清朝雍正时期就作为“贡茶”。据地方志记载,从清朝开始就有云南的茶商到六盘水收购茶青,带回云南加工,这充分说明六盘水的茶品质优良。  在种子资源
期刊
杨永英全国人大代表黔西南州州长  我们完全可以把茶作为我们主要脱贫产业。尤其在普安、晴隆这样深度贫困的地区,用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黔西南州普安、晴隆一带的茶有几万年历史,前些年为什么一直做不起来?有人说是藏在深山人未知。现在,光普安县就种植了14万亩普安红,晴隆县也有10多万亩,茶园上了规模,自然能走出深闺。  为什么好茶卖不出好价钱?是标准的问题、品牌的问题。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来一场振兴农
期刊
编者按  近年来,贵州紧扣生态优势,大力发展茶产业,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茶产业迅猛发展,茶园面积达752万亩,连年六年居全国首位。以铜仁、遵义为核心的武陵山区逐步成为中国绿茶新的金三角。全省已形成黔东北、黔西北、黔东南、黔中、黔西南几大茶产业带。在狠抓基地建设的同时,把茶叶质量安全建设放在首位,“干净”是贵州茶的关键词。贵州茶在生产上,坚守质量安全底线,参照欧盟标准,在国家要求茶园禁用农
期刊
茶觀集萃
期刊
班代荣黔南州农业农村局局长  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下,在全州茶人的共同努力下,茶园面积、产量产值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茶产业已发展成为全州第一大农业支柱产业。形成了一年四季有茶事,二十四节茶飘香,开启了黔南茶产业发展新局面。  新时代,新征程,黔南茶产业必有大作为。我们将紧紧团结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扛起都匀毛尖茶产业发展的旗帜,以品牌为引领,撸起袖子加油干,大力推进茶产业发展,将茶产业发
期刊
宋正钧安顺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孙志刚书记2019年全国在两会上说:“大家要喝没有污染的茶就到贵州来。”这是给贵州茶最好的宣传。安顺茶叶历史悠久,品质优越,为坚守茶的好品质,拓宽茶的市场,我们将:  一、规范茶园规划,践行绿色发展。进一步建设生態、环保、有机的茶园,带动茶产业长效发展、绿色发展、生态发展、高质发展。  二、恪守产业链条,提升质量安全。进一步强化茶园安全生产,实施茶园绿色防控,严格茶园
期刊
胡书龙毕节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近年来,毕节市通过强力推进新茶园种植、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严把茶叶质量安全关、加大产品宣传促销力度、努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等形式,推动茶产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全市茶园面积达66万亩,可采茶园28.18万亩,茶叶产量11038.08吨、总产值29.56亿元,覆盖贫困户10623户34893人,其中带动脱贫人口3416人脱贫,人均增收1582.66元。  今后,我們将积极响应
期刊
吴胜华全国人大代表黔南州州长  茶推动了黔南发展,促进了黔南开放,牵动着黔南未来。近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你们把都匀毛尖品牌打出去”的殷殷嘱托,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以茶兴业、以茶惠民、以茶养文”目标,按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坚持建基地、塑品牌、扶企业、拓市场,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茶产业发展政策,颁布地方标准,推行立法保护,走上了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