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澹安: 少年刻画本无师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4r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继平,笔名推仔、易安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上海楹联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九三书画院秘书长等。
  少小爱文辞,对传统文化颇为倾心。除书法篆刻创作之外,近些年以民国文人的书法、印章为研究主题,出版多部专集。
  旧时的文人,读书之外,于书画刻印似乎多喜欢涉猎一二。书法是日课,自然不在话下,而闲来兴之所至,或染翰绘事、或捉刀向石,也皆为常事。尤其是刻印,看似文人中的“武行”,技术含量也非常高,估计现今的文化人都不屑染指了,然而,偏偏过去有不少文人都喜好此道,像鲁迅、郁达夫、瞿秋白等几位大文人,看起来似乎都与篆刻毫不沾边,但他们竟都曾有过刻印章的经历。
  我们不仅早已远离了以刀刻字的岁月,我想很快也将告别以笔写字的年代,甚至即便是文人,也在逐渐地消失。尽管我们如今有的是高知,或是文化人,而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大概是没有几个的。当然,这也是时代的土壤所致,既然“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那么想在今天的土壤里开出昨天的花,同样也是不现实的事。想通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回头再来看看那个民国时代,能涌现出那么多的文人大师,也就不足为奇了。
  南社文人陆澹安先生,一生低调行事,虽治学涉猎甚广,且著述丰赡,然在民国那个大师芸芸众多之时代,并不显山露水,这和同时代的那批文人一样,如严独鹤、周瘦鹃、范烟桥、郑逸梅、沈禹锺、朱大可、秦瘦鸥等,都是海上风云一时的著名文人,诗文小说,各领风骚;或书或画,自有别裁;然而现在的年轻人知之者又有多少?真不多也。近年来随着陆澹安先生的文集、手稿、日记、信札等相继整理出版,也逐渐为广大读者藏家所关注。其实陆澹安先生的人生非常丰富,他早年从事教育,历任同济大学、上海商学院、上海医学院国学教授,正始中学校长等;又做过编辑,主编过《侦探世界》、《金刚钻报》等;写过小说,尤以侦探武侠小说如《李飞侠外传》、《落花流水》等蜚声海内外;还研究过电影戏曲,曾和洪深、严独鹤一起创办了中华电影学校和中华电影公司,集写、编、导于一身;又擅写弹词,由他改写的《啼笑因缘》、《秋海棠》弹词,一经传唱,红遍江南。自上世纪40年代后,陆澹安先生又将主要兴趣转至学问上来,撰写了《庄子末议》、《列子补注》、《汉碑考》等。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这短短的十多年内,他勤于笔耕,硕果累累。那时没有网络,参考图书也极有限,他居然以一人之力,编就了《小说词语汇释》和《戏曲词语汇释》两部大词典;而在研习书法之余,还对金石碑版、文史戏曲也作了大量的考订,撰写了《隶释隶续补正》、《汉碑通假异体例解》、《古剧备检》、《水浒研究》、《说部卮言》等多部学术著作。
  我非常纳闷:旧时这批出色的文人,玩起来一样不少,竟还能涉及那么多的领域,不仅书法诗文俱佳,且还能撰写并出版那么多的学术著作……真是比今天的人“会白相”多哉!
  再说印章,就如我文前所述,陆澹安先生虽非印家,然少时也曾临池习篆、刻印自娱。只是后来不再操刀,故其能治印则鲜为人知也。1970年,当孙儿陆康将印章习作辑成一册名为《汔可居印存》请祖父写序时,他在序中开首写道:“余少时尝试治印,初无师承,不久即弃去,未以视人,亦不自存,惜今已不可复觏,未识其拙劣当何如也。平居数自念少小所作,辟犹儿时面目,虽甚丑陋,设存造像一二,则老来瞻对,亦足自怡……”几句话说的也颇见趣味,少时印作虽拙劣稚嫩,然而还是敝帚自珍为宜,就好比儿时面目虽歪瓜裂枣而不佳,但也不妨留存一二张小影,待老来寓目,也可比对看出成长进化之历程。澹安先生感叹自己当年的印作未存,今已无法“复觏”。说来正巧,陆澹安的当年好友朱大可先生,却保存了一方澹安早年的印作“亚凤巢主”,让我们得窥其印艺之“一斑”。朱大可(1898~1978),名奇,别署莲垞、亚凤等,曾与陆澹安、严独鹤一同合办《金刚钻报》,大可工诗词,精文字训诂,尤擅大小篆书。上世纪70年代初,大可先生见陆康学印,便将此印相贻,还写了一段文字以记其事:“澹安老友曾为余琢一印,文曰亚凤巢主,藏诸敝箧五十年矣。顷其文孙小康工篆刻,每见此石把玩不已,因举以归之,倘亦昔贤还画例也。澹安少时所刻不多,中年以后善刀而藏,如此印者,实为天壤间不易多遘之物。小康佳士当能子子孙孙世世永宝之也。”沧海遗珠,弥足珍贵。诚如大可先生所期望,这方印章在陆康手中又珍藏了四十多年。笔者撰此小文前,承陆康先生厚爱,又专门钤了印拓寄赠。回忆起那段往事,陆康说,当年大可先生赐还祖父印章时,还题诗两首,其一云:“一枝海上偶移巢,好友殷勤为奏刀,五十年来藏敝箧,黄金斗大讵堪豪。”其二云:“文孙铁笔亦知名,祖石摩挲倍有情,敢比退之还画例,传家珍重此连城。”
  澹安先生见老友大可诗作,回首自己五十年前的印章旧作,也十分感慨,说人世间可能这是他唯一留存的印迹也。遂也赋诗三首以答,其一即是含有小文标题的那首:“少年刻画本无师,壮不如人姑舍之,今日何期重睹此,月痕云影系吾思。”……
  由于年轻时有过治印的经历,即便中年后“善刀而藏”,故对于印章,澹安先生还是非常的内行。当长孙陆康提出学印时,澹安先生则从藏书中检出朱大可、朱其石昆仲合著的《古籀蒙求》以及《十钟山房印举》等书,还于古籍书店买了《正续汉印分韵》供康孙翻检查阅用,并嘱其学印要从文字学的角度,识文字之演变;摹印要从规矩一路入手,初学不可随意发挥,要知工整尚易学,而写意须才气云云,皆真知灼见也。据陆康先生回忆,当年学印欲拜师,也是祖父为其推荐。犹记祖父对他说:好友中有两位印章高手,邓散木与朱其石,可惜两位先生均已故去。现相识的篆刻家有三位,钱瘦铁、单晓天和陈巨来,若愿拜师,可写信荐之。陆康说当年钱瘦铁有毛主席诗词印,而单晓天有《养猪印谱》和《古巴谚语印谱》,都是比较放的一路风格,像钱瘦铁的“写意派”,他那时还看不懂,而看到吴湖帆、张大千、傅心畬画中一些陈巨来的印章,工整华丽,则非常倾心。于是在澹安公引荐下,则拜了陈巨来为师。
  陆澹安先生的藏印并不多,据说皆因其素不爱求人之故。常用印章也就这么几方,作大字的,用得最多是朱其石和钱君匋的各两方印,而诗稿尺牍则用陈巨来的数方小印。其时虽不治印,但如陆康、徐云叔、王翰之等当年几位学印的后辈,在请教老先生诗文之余,都喜将自己的印章习作带来也请澹安公指点评说,诸如章法、文字、气息、格调等,无不一一指导点拨。和不俗的书法家谈论绘画,与高明的文学家探讨写字,我相信你都会有意想不到的获益,这也是“功夫在诗外”的又一种诠释吧。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其他文献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榆林市委常委先行一步,为全市党员干部带好头、作表率,学习教育下真功,在“真”字上与党员干部较劲;征求意见听真音,在“实”字上对“四风
在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大环境下,“商务英语”这个概念的提出已历时多年,并广泛运用在商务领域.商务英语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风格,尤其在商务谈判方面更为突出.本文通过对商务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交通的需求日益剧增,因而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更为严格,路桥施工工程在我国交通基础性建设中占重要的地位,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桥梁结构里的作用突
摘要: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要求我们在整个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渗透,促进学生逐步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创新的能力。本文阐述了创新教育实施的方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创新;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192-01  英语课标准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新课改的核心性任务,要有效
竞技体育如今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体育是否发达、国力是否强盛的鲜明标志之一.高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竞技体育是我市竞技体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国竞技体育蓬勃发展
1928年春,鲁迅收到一位女大学生马湘影的来信,说年初在杭州孤山承蒙先生允许,给我经常通讯并指导……鲁迅当即回了一信,说我已十年没到杭州去了,孤山见面一事,纯属子虚乌有。鲁迅又托住
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 ,不是一个孤立的事项 ,它的启动、发展和有效推进 ,离不开其他系统的支持、配合 ,这是一种行政生态观。改革开放以来的 2 0多年里 ,我国以机构改革为突破
一、奥氏指出政党组织对民主政治具有腐蚀性rn《民主与政党组织》这部著作的主题可以概括为“政治组织民主的腐败:民主提供了领导者和政党恶徒. 一个建立在公认秩序和地位之
期刊
化工制药能够直接影响到社会生产的发展,在减少疾病,推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中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制药工艺也能够直接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药品能够在天然物质中进行直接的提取和
一、引言rn“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新课标中重要的一课,对学生提出的具体要求是: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