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学校加大了艺术教育的力度,引导学生对艺术进行感悟理解和表达创作。音乐课程是高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必修课程。新课标要求,要改变音乐的学习方法,将全体性和个性相结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供自主学习空间,提高学生音乐综合能力。针对这一要求,就需要分析当前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生为本,围绕音乐学科素养,调整教学方法对策,提高课堂有效性,积极践行新课标。
关键词:新课改下;高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根据新课程要求,高中音乐教学应摒弃应试标准下的学科价值评价,明确核心素质培养的音乐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积极拓展创新思维,自觉参与核心素养训练,增强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性思维,激发学生鉴赏音乐的兴趣,以此来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新课改下高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音乐教学方式落后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喜欢相对活跃的课堂氛围,但大多数音乐课堂并没有因为音乐的艺术性变得有趣。教师的音乐教学方式依旧是老师主讲学生听,缺乏互动性。即使有些教师稍作改变,学会利用多媒体设备,但也只是一味地播放歌曲,并没有对教学方式作出实质性改变,长此以往,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会慢慢消失,音乐课应该有的意义也无法得到彰显。
(2)音乐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
课程评价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直接展现教学成果,完善、合理的音乐课程评价体系是促进音乐教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当前多数学校还存在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对学生个体化评价、针对性评价的现象,并以学科知识为主要评价内容,这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新课改下高中音乐教学策略
(1)转变教学理念
高中音乐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不要单单认为音乐课只是教授理论知识,要认识到音乐教学带给高中生思维和心灵上的改变,并把教学的重心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養转移。比如,学完《大漠之夜》这首合唱歌曲后,学生明显会从它的歌词中获得追求梦想的动力,教师就可以借着这个氛围进行拓展,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梦想和自己追梦途中遇到的挫折,使学生从这首歌中学到的不仅仅是歌曲本身,还有追梦路上不服输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所以只有教师教学的理念得到改变,音乐带给学生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彰显,学生的综合素养才会提高。
(2)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有效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每一首音乐都有其创作的背景,这个背景可以说是一段故事,所以每一首音乐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我国历史文化悠久,音乐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通过聆听音乐,其中的歌词及旋律能带给人无限的遐想和想象,所以高中音乐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并有效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3)以信息化为助力带动学生融入课堂
为进一步丰富音乐课堂,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增强教学效果,满足学生对音乐欣赏和学习的需求,使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更加形象、直观,对于音乐的了解更加具象深刻。比如在学习《京剧大师梅兰芳》时,可以播放梅兰芳表演的具体片段,给予学生对于梅派京剧艺术以直观的感受,帮助学生通过唱念做打体会京剧的魅力。老师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手段,以多种方式把学生带到音乐的情境中去,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4)开展多元化演唱,提升学生认知感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情况,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演唱活动,可以是个人独唱,也可以是男女对唱,也可以是小组合唱,这样通过丰富的演唱形式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演唱中获得多维度的认知以及更丰富的演唱体验。但需要注意,在开展演唱活动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演唱内容,为其创设相应的环境,引导学生融入情景中来,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利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感受音乐的魅力。此外,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演唱策略指导的重视,从演唱姿势、发声、节奏、呼吸等各个方面为学生提供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在练习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发掘和音乐课程相关的元素,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自我理解感知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效果。
(5)多元评价方法
高中音乐教师应针对不同评价对象选取差异化的评价方法,首先,高中音乐教师可以采用自我评价方法,评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看法,让学生自主调整音乐学习方法;其次,高中音乐教师可以采用学生互评方法评价学生音乐感知能力与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沟通交流中做到取长补短;再次,高中音乐教师可以采用活动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合作表现力与艺术表现力,通过观察学生在音乐比赛、文艺交流会中的表现,可以提高评价准确性;最后,高中音乐教师可以采用提问、测试方法评价学生音乐理解能力与创造能力,衡量学生音乐学习成果。
结束语
高中音乐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具有陶冶情操、舒缓压力、进行艺术教育和德育的功能,但是另一方面又受到高考的影响,其在学校教学中始终处于边缘位置。新课标对高中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践行新课标,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同时转变教学理念,重视音乐教学并不断思考、探索如何完善和优化教学方式,用有效的激发手段和教育手段,不断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夏丽萍.浅谈新课改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J].天津教育,2020(24):135-136.
[2]钟祥兵.新课改下高中音乐教学面临的挑战及解决对策[J].北方音乐,2020(15):201-202.
[3]陈艳春.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J].基础教育论坛,2020(20):65-66.
关键词:新课改下;高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根据新课程要求,高中音乐教学应摒弃应试标准下的学科价值评价,明确核心素质培养的音乐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积极拓展创新思维,自觉参与核心素养训练,增强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性思维,激发学生鉴赏音乐的兴趣,以此来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新课改下高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音乐教学方式落后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喜欢相对活跃的课堂氛围,但大多数音乐课堂并没有因为音乐的艺术性变得有趣。教师的音乐教学方式依旧是老师主讲学生听,缺乏互动性。即使有些教师稍作改变,学会利用多媒体设备,但也只是一味地播放歌曲,并没有对教学方式作出实质性改变,长此以往,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会慢慢消失,音乐课应该有的意义也无法得到彰显。
(2)音乐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
课程评价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直接展现教学成果,完善、合理的音乐课程评价体系是促进音乐教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当前多数学校还存在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对学生个体化评价、针对性评价的现象,并以学科知识为主要评价内容,这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新课改下高中音乐教学策略
(1)转变教学理念
高中音乐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不要单单认为音乐课只是教授理论知识,要认识到音乐教学带给高中生思维和心灵上的改变,并把教学的重心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養转移。比如,学完《大漠之夜》这首合唱歌曲后,学生明显会从它的歌词中获得追求梦想的动力,教师就可以借着这个氛围进行拓展,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梦想和自己追梦途中遇到的挫折,使学生从这首歌中学到的不仅仅是歌曲本身,还有追梦路上不服输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所以只有教师教学的理念得到改变,音乐带给学生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彰显,学生的综合素养才会提高。
(2)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有效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每一首音乐都有其创作的背景,这个背景可以说是一段故事,所以每一首音乐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我国历史文化悠久,音乐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通过聆听音乐,其中的歌词及旋律能带给人无限的遐想和想象,所以高中音乐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并有效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3)以信息化为助力带动学生融入课堂
为进一步丰富音乐课堂,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增强教学效果,满足学生对音乐欣赏和学习的需求,使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更加形象、直观,对于音乐的了解更加具象深刻。比如在学习《京剧大师梅兰芳》时,可以播放梅兰芳表演的具体片段,给予学生对于梅派京剧艺术以直观的感受,帮助学生通过唱念做打体会京剧的魅力。老师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手段,以多种方式把学生带到音乐的情境中去,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4)开展多元化演唱,提升学生认知感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情况,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演唱活动,可以是个人独唱,也可以是男女对唱,也可以是小组合唱,这样通过丰富的演唱形式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演唱中获得多维度的认知以及更丰富的演唱体验。但需要注意,在开展演唱活动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演唱内容,为其创设相应的环境,引导学生融入情景中来,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利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感受音乐的魅力。此外,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演唱策略指导的重视,从演唱姿势、发声、节奏、呼吸等各个方面为学生提供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在练习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发掘和音乐课程相关的元素,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自我理解感知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效果。
(5)多元评价方法
高中音乐教师应针对不同评价对象选取差异化的评价方法,首先,高中音乐教师可以采用自我评价方法,评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看法,让学生自主调整音乐学习方法;其次,高中音乐教师可以采用学生互评方法评价学生音乐感知能力与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沟通交流中做到取长补短;再次,高中音乐教师可以采用活动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合作表现力与艺术表现力,通过观察学生在音乐比赛、文艺交流会中的表现,可以提高评价准确性;最后,高中音乐教师可以采用提问、测试方法评价学生音乐理解能力与创造能力,衡量学生音乐学习成果。
结束语
高中音乐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具有陶冶情操、舒缓压力、进行艺术教育和德育的功能,但是另一方面又受到高考的影响,其在学校教学中始终处于边缘位置。新课标对高中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践行新课标,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同时转变教学理念,重视音乐教学并不断思考、探索如何完善和优化教学方式,用有效的激发手段和教育手段,不断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夏丽萍.浅谈新课改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J].天津教育,2020(24):135-136.
[2]钟祥兵.新课改下高中音乐教学面临的挑战及解决对策[J].北方音乐,2020(15):201-202.
[3]陈艳春.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J].基础教育论坛,2020(20):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