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儿童EBV(Epstein-Barr virus,EBV)病毒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与传染性单核细胞综合征(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Syndrome,IMS)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以便对临床诊断这两种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院收治的129例临床初步诊断为IM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129例患儿进行病原学检查的结果,将存在EBV病毒感染的患儿作为IM组(66例),将不存在EBV病毒感染的患儿作为IMS组(63例),然后根据这两组患儿的年龄,将他们的发病年龄分为幼儿期(1岁≤Y≤3岁)、学龄前期(3岁0.05.两组患儿中男性患儿的数量均多于女性患儿,但组内比较P>0.05.3)两组患儿在全年均可发病,但主要的发病季节为夏季,其次为秋季.两组患儿的发病季节相比,P>0.05.4)IM组患儿中有54.5%的患儿存在单纯的EBV病毒感染,有39.3%的患儿存在EBV病毒合并MP(mycoplasma pneumoniae,MP)病毒感染.IMS组患儿中有60.3% 的患儿其感染病原体不明,有28.5% 的患儿存在MP病毒感染.5)IM组患儿中有92.4%的患儿伴有发热,87.8%的患儿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60.5%的患儿伴有肝肿大.IM组患儿中有90.5%的患儿伴有发热,82.3%的患儿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77.5%的患儿伴有肝肿大.两组患儿中存在发热和颈部淋巴结肿大者所占的比例大体相当,P>0.05.IMS组患儿肝肿大的发生率高于IM组患儿,P0.05.7)两组患儿发生的并发症主要为肺部感染、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和肝功能障碍.两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P>0.05.8)两组患儿的病程相比,P>0.05.9)两组患儿中的大部分患儿预后良好.结论:1)IM和IMS在男性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这两种疾病患儿发病的高峰年龄均为1~3岁.2)IM患儿和IMS患儿的主要症状均为发热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但与IM患儿相比,IMS患儿肝肿大的发生率更高.3)IM患儿和IMS患儿均会出现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情况,大部分患儿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