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无极限:细说RAW格式

来源 :照相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sh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都知道,数码相机在存储照片时一般都具有JPEG、TIFF、RAW三大存储格式,对于前两种格式大家都比较熟悉,而对于RAW格式却很少有人使用,那么RAW格式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RAW文件在数字时代是如何大显身手的。
  
  原汁原味的RAW格式
  
  “RAW'’在英文里是未经过加工的、原汁原味的意思,对于不同的相机,有不同的称呼,比如佳能的RAW文件后缀为.CRW,尼康的为.NEF,富士的为.RAF等等。简单地说,一个RAW文件并不是一个图像文件,而是一个信息文件,它记录了相机在拍摄一瞬间的各种参数,包括相机的镜头、CCD等所形成的最原始的数据,然后再在电脑里进行调整。同时在拍摄时,我们还可以在相机的液晶屏上看到专门为了预览RAW文件而提供的JPEG副本,但是这个副本的压缩比很大,这也是为什么RAW文件比JPEG文件看起来质量更差的原因,所以我们每拍摄一张RAW格式的照片时,都会形成两个文件,一个RAW文件,另外一个是JPEG格式的缩略图,这些小小的缩略图后缀为。THM,用来存储数码照片的Exif信息,也可以将它们的后缀改为.JPG。
  RAW格式属于一种无损压缩的文件格式,它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成像时的各项细节和数据,这种原始图像数据存储格式类似于传统相机的数字底片,严格地讲一个RAW格式的文件还不是一张照片,必须提供相应的参数,使用相应的软件才能转换成高质量的TIFF格式或者JPEG格式的照片,而我们在电脑上对RAW文件进行调节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将其转化为照片的过程,不同的参数组合可以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效果,这时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将多种变化存储成不同的版本。
  
   RAW格式与JPEG格式和TIFF格式的较量
  JPEG格式凭借其“体积”小、速度快、效率高、兼容性 强等优点广受数码爱好者的青睐,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存储格式,但美中不足的是,它是一种有损压缩格式,在压缩过程中丢掉了原始图像的部分数据,而且这些数据是无法恢复的,因而无法满足高要求的图像制作需要。TIFF格式是一种非压缩非破坏性的格式,包容性比较大,照片质量好,是用于印刷出版的最佳选择,但同时它的存储文件特别大,效率比较低,时间也特别长。它们都属于图像文件,是拍摄照片时各种信息在相机内合成图片的最终结果。
   我们知道,无论是JPEG格式还是TIFF格式的照片都可以在电脑上进行后期处理,但它们的后期制作与RAW格式的再调整是有本质区别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一份土豆可以把它做成土豆丝、zbN-泥、拔丝土豆等等不同口味的菜肴,而一份已经炒好的土豆_丝则只能是淡了加点盐,咸了加点水,而不容易做较大的改变。JPEG格式和TIFF格式的照片就好像是一份已经炒好的土豆丝,是对已有的图像进行处理,而RAW格式的文件就好像是一份土豆,是通过各种参数的调节来制作出各式各样的照片,它的优势还在于RAW格式的操作是可逆的,如果你处理了RAW格式的文件并且保存了,它还可以再复原,并且没有损失。
   RAW格式和TIFF格式一样,也是一种无损压缩格式,但是RAW格式的照片文件要小于TIFF格式,当然,由于不能直接使用,必须经过解析转化,它的后期处理也要相对复杂和费时一些,处理起来比较慢,对电脑的操作水平也要求相对高一些。但是如果你希望面前的景色保持原始的样子,之后再在暗室里对它进行特别的处理,那就非RAW格式莫属了,而实际上我认为现在数码拍照的乐趣也不仅仅在于拍摄过程,后期制作也是蛮有意思的。而且使用电脑代替相机转换照片的另一优势还在于,你可以在以后的日子再次进行转变,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技术的进步来不断美化你的照片。
  


  
   RAW文件在PhotoshopCS中的解析
  
  
  以上我们说过,RAW格式所拍摄的文件其实相当于传统相机的底片,我们对其调节转换的过程,也就是将底片转化为照片的过程。处理RAW格式的软件很多,除了各个相机厂商随机提供的软件外,PhotoshopCS和C1 PRO应用十分广泛,下面我们就以PhotoshopCS为例,来探寻RAW格式的奇妙效果。
   Photoshop CS(以下简称CS)新提供了文件浏览器功能,选择“文件”菜单下的“浏览”命令,打开“文件浏览器”窗口(图1),在这里对照片进行查看、排序、移动、旋转等处理都十分方便,而且还可以在“元数据”一栏中查看照片的众多信息和数据,并且能够输入说明、版权、关键字等信息。
   利用CS的“相机原始数据”增效工具,可以打开RAW格式的文件。首先,与打开其它CS支持的文件相同,选择“文件”菜单下的“打开”命令,或者直接在“文件浏览器’’中双击缩略图,打开一个RAW文件的同时也会弹出“相机原始数据”窗口,在这里可以对拍摄时的一系列参数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点按“好”按钮,在CS中就会打开应用调整设置后的RAW文件的拷贝,这时你还可以像编辑其它图像一样再次对照片进行编辑,最后将它存储为CS支持的一种格式,如PSD、JPEG、大型文档格式(PSB)或者TIFF等(图2)。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阐述“相机原始数据”增效工具是如何解析RAW文件的。
  预览图的下方是“图像属性”设置,包括颜色空间配置文件、位深度、用于打开图像的像素大小,以及分辨率设置。相机原始图像的源配置文件通常是相机自有的色彩空间,“空间”菜单中所列的配置文件是“相机原始数据”增效工具的内置配置文件,一般该设置应该与Photoshop RGB工作空间相同。“位深度”用来指定在CS中打开照片时所采用的方式,它表示在显示或打印照片时每个像素可以使用多少颜色信息。“位深度”越大,数字图像的颜色也就越精确,“位深度”为8时,每个像素有2“个可能的值。“大小”和“分辨率”用来改变照片的像素多少和打印分辨率,分辨率主要用来和打印机的打印精度相匹配,并不影响实际的像素数,这两项也可以通过CS中“图像”菜单下的“图像大小”来实现。
  预览图右边是对各个参数的调节,基本调节里包括“调整”和“细节”两个标签,高级调节里增加了“镜头”和“校准”两项,下面我们来逐一介绍一下各个参数的含义和设置。
  1.“调整”标签(图3) 白平衡的设置主要是反映拍照时的光照条件,多数情况下,从“白平衡”菜单中选取相应的选项就可以了,如日光、阴——天、白炽灯等。有时候还要通过调整“色温”和“色调”来自定义白平衡。光线色温较低时向左移动“色温”滑块可使图像变得更蓝,以补偿周围光线的低色温(发黄),反之亦然。同时向 图3 “调整”标签设置左移动“色调”滑块(负值)可以给照片添加绿色,向右移动 “色调”滑块(正值)则可以添加洋红色。另外,选中预览图左上方的“白平衡”工具/,点按照片中灰色或白色的区域,可以快速调整白平衡。
  色调调整的选项中,“曝光”和“亮度”相似,都是用来调整照片的亮度或暗度的;向右移动“暗调”(阴影)滑块可以增加在最终图像中映射为黑色的区域;“对比度”用来调整照片中间色调的对比度;“饱和度”用来调整整个照片色彩的饱和度。
  2.“细节”标签(图4)的“USM锐化”滤镜,用来减小照片的模糊程度和提高边缘清晰度。调整时要注意将图像放大到1 00%来观察,并且在预览图右边▲下拉菜单的“预置”中选择应用于“原始图像”,或者是“仅限于预览图像”。
  杂色是照片很容易产生的现象,比如感光度过高、压缩率较大等都会使照片产生不同程度的杂色。其中亮度(灰度)杂色会使照片呈现粒状,不够平滑,颜色杂色则使色彩看起来不自然。CS提供了减少杂色的控件,“亮度平滑”用来减少灰度杂色,而“杂色深度减低”可以减少颜色杂色,滑块移至零时即关闭减少杂色设置。
  3.“镜头”标签(图5) “色差”是常见的镜头问题,它会导致远离照片中心的区域出现互补色边缘。例如,某个对象朝向照片中心的一侧为红边,而远离的一侧为青边。“补偿色差”可以减少这种颜色加边的现象,首先要把照片放大到一角(该区域细节非常暗,而背景非常亮),然后再分别仔细调整日/C(红、青)色差和B/Y(蓝、黄)色差,调整一种色差时可以按下ALT键来隐藏另一种。“晕影量”用来解决晕影的问题,晕影会使照片的边缘(尤其是角落)比中心暗,“晕影中点”用来控制“晕影量”的调整区域。
  4.“校准”标签(图6) 其中“暗调色调”(阴影色调)用来移除阴影区的色痕;高级颜色调整(红、绿、蓝)用来校正图像中非中性色的色相与饱和度。
  在调整各个参数时要注意时刻观察预览图以获得最佳的效果,这些调整并不会压缩图像或者丢失原始图像的任何数据。此外,CS会记住RAW文件的调整数据,下次再打开时,所有设置滑块的默认值就是上次打开这个文件时所用的值,而且这些参数设置还可以复位、存储、更新或者是应用到其它RAW文件中等。要恢复到最初拍摄的原始数据状态时,可以选择▲下拉菜单的“复位相机默认值”命令。
  调整完成后,点击“好”按钮,“相机原始数据”窗口关闭,在CS主窗口中会打开调整后的RAW文件拷贝,我们可以再次对它进行各种创造性的设计(图7、8、9、10、11、12),好了,将漂亮的照片保存起来,赶快去;中印一张吧!
其他文献
笔者是一个长期使用传统胶片照相机进行拍摄的摄影者,数码摄影时代到来后,各种有关数码摄影的信息耳濡目染,虽然对数码摄影的种种优越性深信不疑,但毕竟自己没有亲手操作数码相机进行拍摄,所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依然觉得数码摄影离自己还比较遥远,更不会像那些已多年使用数码照相机进行拍摄的摄影者那样,对数码摄影的优越性有着深切的感受。实际上,早在一年前笔者就酝酿着买一台数码照相机,但迟迟没有付诸实施。一方面,
期刊
与尼康与佳能等传统影像器材巨头相比,松下显然还只能算是小弟弟。但近两年,随着松下通过与徕卡在镜头等技术上的联合以及自身电子数码影像处理技术的进步,并连续推出了以LC-1、FZ10、FZ20为代表的优秀相机。其技术力量和产品性能已经非当年的吴下阿蒙了。而随着松下在数码相机领域技术的逐渐成熟,松下也开始脱离以往其他厂商所设定的技术标准,开始制造具有本品牌特点的新型相机,而身兼光学防抖、超大变焦比、手动
期刊
2005年4月间最吸引入的信息,莫过于尼康最新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D70s与D50即将面市了。  自佳能EOS300D于2003年9月面市以来,昭示了万元级以下可交换镜头入门级单反数码相机时代已经来临。眼见EOS300D俏销市场,尼康公司心急火燎的于2004年4月向市场推出了单反数码相机D70,使尼康用友欢欣鼓舞,据说D70全球狂销超过100万台。经过几番市场“血腥厮杀”,加上号称世界最轻小的数码单
期刊
最近,笔者在永乐电器连锁商店以1999元购买了一台奥林巴斯AZ-1相机,除附带16MB的XD卡外,另送128MB的奥林巴斯原装卡,堪称超值,在接下来两个礼拜的使用之后,更是觉得这部机器性能不错,特写下心得与君分享。    设计特点    首先看看外观,AZ-1采用略带弧线的长方形设计,金属机身呈扁平状,光滑的镜面表面,做工精美,足以使人把它当作一件艺术品。其材质、手感对于当时2004年初3600元
期刊
尼克尔AF28~105mm F3.5—4.5D IF镜头的光学结构为12组16片,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镜组(即变焦组),共2组3片;第二部分为场镜组,共4组5片(其最前面那片为非球面镜片);第三部分为调焦组,共2组3片;第四部分为后镜组,共4组5片。    镜头分解     1.镜头前部分解  (1)取下变焦环橡胶皮圈,转动变焦环,使变焦环两个螺钉孔露出两颗变焦套筒导向限位螺钉,拧下两颗变焦
期刊
当摄影以其与生俱来的技术特征和记录、实证优势和广告传播活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时,其所产生的效力和影响力,恐怕连摄影术的发明人露易斯·达盖尔也是远远无法料及的。一百多年以来,广告摄影对我们文化意识的渗透之深是其他图像形式所无法比拟的。那些广告照片反映着我们的面貌,决定着我们的欲望,向我们展示社会发展与行为举止的范例与模式,以种种完美无缺的允诺迷惑着我们。不论我们承认与否,广告图片满足了我们的种种想像,
期刊
从佳能公司拿到EOS 350D,已是国内市场全面上市的时候了。笔者用一周的时间把玩和试拍了该机(机身号NO.0330131321),并与相关机型作了一些比较,深切地感到,数码单反相机的业余定位阶段已经确立了。在数码单反机平民化的进程中,佳能EOS 300D可以说是一个不朽的里程碑,它跌破了万元的价格界限,着实令人兴奋,但在人们的心目中,数码单反机的“专业”形象还是十分坚挺,尽管EOS 300D的业
期刊
尼康日前上调了2005财年(2005年4月~2006年3月)的业绩预测。分别将2006年2月6日预测的销售额由7100亿日元上调为7300亿日元、营业利润由340亿日元上调为435亿日元、纯利润由180亿日元上调为280亿日元。这是该公司继2005年11月、2006年2月之后第三次上调2005财年业绩预测。    玛米亚全面撤出相机业务    日本知名的相机厂商玛米亚公司2006年4月21日宣布全
期刊
笔者曾用佳能6系列原装墨盒打孔加注替代墨水,然后用自攻螺丝封堵,虽然效果很好,但使用一段后,墨盒上的海绵或毛毡有的会出现结晶,造成堵塞墨头且“清头”比较费事。后来,我又在沈阳花20元一支(CANON原装墨盒要65—70元一支)买了两套格之格6系列墨盒。由于该墨盒设计合理——墨盒本身就设计了胶塞式注墨孔,这样重复加墨水时就非常方便了。  不过,加注墨水的方法却很重要,现特介绍给大家:  7.用5毫升
期刊
编者按目前,可换镜头的单反数码相机及其镜头品种正在渐渐增多,像佳能350D、尼康D50等机身价格接近5000元,标配的可换镜头一般只要两三千元,如佳能EF 18~55mm仅几百元。单反数码相机及其镜头已经不再是品种稀少、价格动辄上万的“贵族”。可以相信,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正酝酿着准备添置自己心爱的数码单反相机。为了帮助广大的摄影爱好者更好地了解数码单反机镜头的方方面面,特邀数码相机信息网站(ww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