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资源对长治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i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Solow经济增长理论和模型为基础,通过对长治市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劳动力、投资、技术进步等要素对该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长治市未来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依靠劳动力资源投入,为其经济增长动力改善找到理论支撑。
  关键词:经济增长;Solow模型;要素贡献率
  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可持续性是很多经济学者关注和热议的话题。近年来,长治市经济发展经历了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截至2013年,长治市经济总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5.50%,特别是2010年之后的三年长治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并屡创新高,现阶段如何评估长治市近年来经济增长动力和未来继续发展源泉就成为研究长治市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对长治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实证模拟
  (一)样本数据的采集和说明
  为建立Solow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模型,本文通过《山西统计年鉴》采集长治市经济增长主要数据:一是使用地区生产总值来反映总产出,单位为万元;二是采用资本形成总额来表示资本存量,单位为万元;三是使用年度就业人数反映劳动力供给,单位为人;四是根据山西省统计年鉴对外公布的数据只截至2013年,因此本文采集数据为1999~2013年。
  (二)Solow余值法分析模型的建立
  二、经济增长因素贡献程度分析
  从上述对实证检验得出的结果来看,资本积累对长治市经济增长贡献程度最大,从贡献度具体数值来看远远大于技术进步、劳动力投入贡献率。
  (一)资本投入驱动
  资本投入对长治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为90.98%。此结果与长治市经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理论上讲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资本积累在促进经济增长的所有因素中应当占据核心地位,因为资本积累会带动技术进步引发经济结构全面提升,特别是稳定有效增长的投资率是经济良性增长关键。对于靠资源驱动的长治市而言,在当前工业化尚不发达情况下,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就要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高水平的储蓄和投资。
  (二)劳动力投入驱动
  劳动力对长治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10%,劳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不显著。同时1999~2013年间劳动力年均增长率为1.53%,远低于经济增长和资本存量增长率。这说明长治市劳动力资源增长空间有限,并且整体素质不高,劳动力资源无法带来与投入相当的产出。
  三、促进长治市劳动力资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路径选择
  从发展经济学角度来看,除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要素外,技术进步、制度环境、经济体制和激励机制也是促进经济增长重要因素。但受制于内陆地区经济和政治现状,制度因素很难短时间取得突破。未来几年长治市无法摆脱投资拉动依赖,应当继续加大资本投入,提高资本使用效率,避免投資流向经济效益低、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困难的过剩行业。在当前长治市经济高速增长和谋求经济转型关键期,除提高投资效率外,还应选择符合长治市实际的经济增长路径,加大劳动力资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程度。
  第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劳动力从生产效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流动。劳动力与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是互补的。产业结构提升有利于促使劳动力向生产效率高的部门流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劳动力资源经济贡献。对产业结构欠发达的长治市而言,产业结构已成为影响长治市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二、三产业经济比重和地位,不是简单进行产业总量调整,而是应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和城镇化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一步释放生产效率较低的劳动力资源。
  第二,发展各类型教育,提升劳动力素质。第一产业劳动力文化水平相对于二、三产业低,低文化素质造成劳动力缺乏学科学、用技术意识和接受知识能力,直接影响科学技术转化,同时对国家各项经济政策和市场信息接受能力差,从而影响劳动生产力和收入水平。发展包含学历、职业教育在内的各类型教育,扫除文盲或半文盲,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生产率提升,是振兴长治市经济的重要途径。
  第三,提高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消除政策壁垒。长治市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质量、数量要求同样重要,特别是对高技术人才需求将进一步加大。除了加大投资发展各类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知识和技能储备外,短期内要提高劳动力质量,更重要的是改革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消除城镇化进程和人力资源市场政策壁垒,通过各项扶持政策加大对各层次人才的吸引和使用,尽快提高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尝试发展知识、资本密集型产业,促进劳动力在产业间合理分配,最终实现劳动生产率提高,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山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山西统计年鉴(2000~2014)[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2]汪伟.对我国20年来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Solow新古典增长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作者单位:潞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其他文献
维吾尔族居住地院落宽敞,院落土地闲置较多,为发展庭院经济提供了土地资源,文章从庭院经济的发展现状、内在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入手,探讨有效利用闲置院落土地发展庭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寻求发展的同时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对提高企业和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文章针对内部控制与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分析了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内部控制;影响;核心竞争力;完善  企业在经济市场中可以获得长期发展的优势是它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能力。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所特有的
以四川省攀枝花市务本乡旅游集镇为例。从布局、绦地系统、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对包容型旅游集镇规划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集镇与风景区及旅游与生态平衡的关系。
建筑创作一定会受到环境的制约,同时对环境产生反作用。“建筑适宜环境”是绝大多数建筑师的选择,而如何才算“适宜”,怎样“适宜”?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有人以相似求适宜,有人
新农村建设不管是财政投资也好,信贷融资也好,项目运作都有一个组织“软件”对接的问题。我国目前在投融资体制上的改革还远没有到位,也就是说政府投融资项目的组织软件基本上还
德国社会学会创始人、现代社会学奠基人斐迪南·滕尼斯的成名作《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被誉为“德国社会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他贡献了德国社会学的第一
摘要: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全面预算管理近年来也在不断被研究与应用。在经济发展影响下,市场竞争力度不断增强,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对现代企业成熟与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的管理系统,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主要方法。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对企业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合理的安排,并体现出一种全方位管理、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特征。全面预算管理
摘要:特色产业集群是指产业聚集度高、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公共服务完善、发展环境优良和带动力强的产业集群,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三大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具有显著作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应该强调和重视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合理培育。  关键词: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培育困境;解决对策  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要适应经
川琦氏病近年报道较多。发病者末梢血白细胞及粒细胞百分比往往增高,有的出现核左移,但合并有类白血病反应未见有报道。现将我院2003年1月收治的川琦氏病合并类白血病反应1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