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t356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语文教学需要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旨在为小学生今后学习与生活中展开良好的人际交往奠定良好基础。口头语言,作为最基本、最便捷的人际交往工具,经常担负着每个人社会交际效率高低甚至成败的重任,因此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就成了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求。鉴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则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途径和方法
  口语交际能力作为现代人才应当具备的基础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得以渗透,传授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应积极响应号召,对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着重培养,文章便针对具体的培养途径及方法展开探究。
  一、 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对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培养,对于学生个人今后的综合发展而言,显得尤为必要。首先,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使其通过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去获得更为良好的交际环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助力学生快乐成长;其次,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之间情感的增进。通过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学生能够更耐心地表达与倾听,懂得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在融洽关系中收获美好的同窗友谊;最后,与素质教育要求相符。在素质教育的推行下,教学活动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还应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发展有所重视,而口语交际能力作为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有必要对这一能力加强培养。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一) 开口朗读,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语感
  口语交际课如果脱离了“实际”二字,显然有名无实。“交际”就是两者或多者交谈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拥有更好的口语表达感觉,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朗读教学,鼓励学生开口进行朗读去训练其语感。实际上,语感属于一种抽象性事物,但其确实存在且是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以养成的基础。倘若一个人语感缺失,那么往往会表现为某句话表达结束了无法流畅衔接,或者是与他人交流不连贯而导致逻辑混乱。此外,在写作过程中同样需要语感,唯有语感良好才能确保内容的逻辑性与可读性。那么,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最为基础的途径便是让学生开口朗读。比如,在讲解《有的人》这篇课文时,我们应当认识到这是一首纪念鲁迅先生的现代诗,而通过诗歌的朗诵是培养小学生语感的有效素材,原因在于诗歌的情感渗透力极强,并且有着一定的韵律美与节奏美,是对语言的一种高级运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对背景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内涵,然后通过朗读技巧的讲授,让学生在“感情 技巧”的双重加持下进行朗读,这样的朗读教学才能更为高效地培养学生语感,在情感层面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 授人以渔,规范学生口语交际语言
  对于刚踏进小学校门的孩子而言,部分儿童口头语言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语态不雅、夹带方言、叠词现象严重、表达无逻辑等等,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当注重口语表达的技巧性传授,用书面语言对学生的口头语言进行规范。一方面,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多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好习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尝试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监督,每星期推选出一名普通话发音标准且一直坚持的学生作为示范榜样,授予其“小小播音员”称号,在早读时间由该名同学带领其他同学朗读课文,做好普通话训练,如此一来学生在整个环境的影响下便会坚持说普通话,力求尽善尽美;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的口头语言进行规范。在学生口语表达出现语病时,教师要及时纠正且给出最佳表达示范。倘若学生说话急促而不顾条理,教师便可温柔提醒:“你觉得能不能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呢?因为你这样表达可能会有很多人听不太明白。”教师不仅可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发言中的词语运用、句式表达进行指正,同时也可开展更多课外活动,比如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角色扮演、组建小记者团队等,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去不断规范自己的口语表达。
  (三) 组织辩论,强化学生的口語交际能力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强化需要一个可操作且实效性较高的“练习场”,而语文辩论会便可成为这一平台。众所周知,辩论需要众多口语交际表达技巧的融合,对学生的口语能力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求学生在口头语言表达方面有一定的概括性与逻辑性,还需在表达方式上让人能够接受与信服,否则便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给对方辩手可乘之机。鉴于辩论对学生口语表达的高要求,所以它也成了强化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最佳方式。因此,教师可通过选择主题让学生开展辩论,比如现代社会中人人都离不开手机,那么小学生有自己的手机应不应该呢?通过辩论题的抛出,让学生根据个人观点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通过激烈的辩论去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 悉心点拨,培养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
  一方面,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要保持礼貌。新课程标准中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着明确指示:“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其中礼貌不仅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更会影响到口语交际的效果。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时一定要对学生用词、仪态等礼貌方面进行指导,比如合理使用称谓、对他人多用敬语、对自己多用谦称、表达委婉、辅以得体姿态等等;另一方面,养成良好的听与说习惯。在口语交际中,除了要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之外,还需意识到交际是一个双向行为。听与说作为口语交际的核心基础,要在倾听与表达两方面均养成良好习惯,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要相互尊重、学会合作,不仅要求自己意思的清楚表达,还要学会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进而让所有与之参与交际的人都能留下好印象。
  综上所述,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但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便能获得,不仅需要长期坚持,还需教师采取有效途径与方法进行培养。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关键学科,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在教学活动开展中通过多元形式与策略去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基础,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佳贞.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2]李霖.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3]黄亚丽.倾听与表达——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61):17.
  作者简介:
  蔡琼玄,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平和县安厚双马小学。
其他文献
农村空心化现象是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造成大量劳动力流失而引起,农村空心化严重影响了农村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针对引导和支持农村青年的政策,
摘要:数学是高中学段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数学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信心。作为学生学习进程中的引导者,我们教师要优化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解题技巧,不断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真正让学生因数学而更自信。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策略;解题能力  高中数学相对来说,难度较大,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教高。在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知识,还要具备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互联网+”音乐陪练及综合服务平台》训练项目基于解决人们文化生活需求增长中音乐活动的增加而开发出来市场的创业项目.该项目利用“互联网+”的平台,整合音乐陪练及综合
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语文课堂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者慢性肾脏病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9—2010年成都铁路职工健康体检中有完整资料的2 578例高脂血症者慢性肾脏病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
期刊
艾柯在他的诸多作品中多次谈论到他对于巴洛克风格的独特见解,作为20世纪后半期最伟大的意大利作家之一,风格主义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与凝聚,交织着巴洛克时期特有的力量.相比文
利用1998年NCEP/NCAR日平均资料研究南海夏季风环流及动能收支的多尺度变化。结果表明:1998年南海夏季风环流在对流层高层以季节变化为主,在低空以季节内变化为主;但在整个对流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生科学记录进行思考和分析,分析小学生科学记录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相关措施,希望能够为优化科学教学,养成小学生科学记录的习惯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生;科学记录;科学教学  科学记录是小学科学课程的一种探究实验方法,对小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有效的实验活动,对小学科学探究能力和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教学方法的不足,小学科学探究记录往往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有效的教学指导。
目前,许多企业纷纷采用“一分钟”管理法则,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体内容为: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赞美及一分钟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