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金银技艺发展浅析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1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众多的金属材料里,铜、金、银是最早被发现开发利用的金属,其中金、银是近代制造首饰、贵金属器皿和货币最重要的原材料。金银是稀有、贵重的金属材料,它们具有耐酸碱、耐腐蚀等特性。我们常见的金银工艺一般是指以贵重金属黄金和白银为基础原料,通过各种工艺形加工成器皿或者变成其他器皿中的装饰部分或饰件。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金银工艺可以分为金银器制作工艺和金银装饰工艺,前者是专门应用在金银器的制作和加工上的各种工艺技术,后者是把金银用于金银器以外的其他材质的器物上,以起到画龙点睛装饰作用的各种工艺技术。在中国金银工艺发展的过程中,这两类工艺技术是并行发展的。
  关键词:金银;铸造;工艺
  一、夏商周时期的金银工艺
  商代和西周时期,金银器物的出土数量较少,工艺较为简单,主要是打箔、拉丝技术。还有金平脱技术和铸造技术。商代,在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主要流行的是打箔技术。在安阳殷墟和四川三星堆及金沙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薄到0.1毫米厚的金箔制品。受北方草原文化影响長城内外地区出现了用锤揲和拉丝技术打制的金银鼻饮和耳环之类的饰品。这一地区的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国墓中出土的一件漆器上,有三道金箔饰和绿松石、蚌片等镶嵌品,它是最早的金平脱制品。到西周时期,发现有条状、圆形、三角形的金片以及包在铜胎上的金泡等。由于此期青铜工艺发达,受到青铜铸造工艺的直接影响,也出现了铸金工艺,一般采用陶范铸金。西周晚期出现了纯金制成的金腰带。
  早期的金印工艺技术脱胎于青铜工艺技术,如铸金工艺技术脱胎于铸铜工艺,错金银工艺最早是铜器上使用的金银装饰工艺。随着时间的推移,金银工艺逐渐脱离青铜工艺,发展成了一个独立的工艺门类,进而出现了用金银制作的工艺品。
  二、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金银工艺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和掌握了铸造、锻打、雕镂、錾刻、镶嵌等加工工艺。此时,中原地区出现了很多用此类金银工艺制作而成的金银器饰。如安徽寿县蔡昭侯墓出土的春秋时期的“楚王银匜”,呈瓢状,敞口圆唇,深腹平底,通体光素,腹部錾刻铭文。湖北随州擂鼓墩战国曾侯乙墓出土了早期的金盏和金勺。其中的金盏是我国现知的先秦金器中最大、最重的一件容器。方唇折沿厚壁,凤形足及双耳,盏体、盏盖上分别铸有姿态各异的蟠螭纹,其间穿插云纹及陶文。金盏运用了铸造和焊接工艺,代表了先秦时期器皿类黄金工艺的最高成就。陕西宝鸡益门春秋时期的秦墓及凤翔秦国墓葬中出土了相当数量的金制品,其中的金柄铁剑代表了战国晚期金银制作工艺的水准。
  秦汉时期,金银工艺继续向前发展。秦朝虽时间不长,但也发现了一些金银制品,如在秦陵铜车马件上发现了一些镶嵌金银的制品。值得一提的是,秦始皇三十三年时制造的一件鎏金刻花“银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秦代银器。东汉时期,花丝工艺逐步开始发展。东汉初年广陵王刘荆、刘畅墓等墓中所出土的金银器成为两汉时期金银工艺的典型代表。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金银工艺
  此时所出实物多以饰物为主,容器较少见,还有少量的货币。其中有很多饰物和货币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的。此时中亚、西亚的金银器制作工艺和器形已明显影响了我国金银器的生产和使用方式。如南京象山七号墓出土的金银等质地的装饰品金铃、金环、金钗、银钗等等。
  四、隋唐五代时期的金银工艺
  隋唐五代时期,受到中亚和西亚金银工艺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工艺。如模冲锤揲工艺。唐代金银箔片作辅助装饰的工艺非常发达,工艺水准很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金银平脱工艺。唐代的金银平脱镜、某些漆器上的金银平脱花纹,就是利用极薄的金银箔片作为装饰的。他能够带金银器中出现了很多金花银器,这说明当时鎏金工艺相当发达。唐以前的鎏金工艺已经十分成熟,但被大量用在铜器的装饰中,而且当时的工艺名称不叫鎏金而叫金涂。唐代金银器的制作工艺也采用了铆接、链接工艺。铆接时接件和主体间凿出小孔,用穿钉钉牢,是器把、提梁常用的手法。
  五、辽宋金元时期的金银工艺
  从唐至宋,金银制造业进一步展,金银器作为商品开始了世俗化的过程。宋元银工艺在唐代工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如唐代出现的施用在盘沿上的模压工艺,在宋代被用在器物造型上,产生量很多样式复杂的象生花形器、象形桃形器。另外模冲锤揲工艺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发展,宋元时期的很多器物上都出现了高浮雕凸花装饰。此外,宋元时期金银的失蜡铸造工艺发展到极致,元代朱碧山银槎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其一流的雕蜡及分件焊和技艺,不留痕迹,浑然天成,体现了元代铸银工艺的最高水平。
  六、明清时期的金银工艺
  明清时期的金银工艺主要是宫廷中用的金银制器工艺和白银制币时所用的提纯和压印工艺。明代金银工艺最突出的成就是与黄金有关的制作工艺,一是黄金镶嵌工艺,一是黄金的花丝工艺。花丝工艺中包含掐丝、累丝、编织等,形成了完整的花丝工艺体系。明代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的“金丝冠”,编织时所用的金丝纤细如发,且分布均匀,链接紧密。累丝盘龙由冠后盘旋而上,四肢前后交错,龙爪攀着于冠体之上,极具动态。定陵出土的“镶珠点翠凤冠”,显示了明代金银镶宝制作工艺的水平。
  在中国历史上,黄金和白银虽然没有像石器、陶器、青铜器和铁器那样对社会发展产生划时代的推动作用,但是它作为自然材料,一经被认识和利用,就始终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紧密相随,从未衰落。因此,黄金和白银遗物,虽然从未成为某一时代的标志性器类,但却是历代研究中“永恒”的题材。
  【参考文献】
  [1]徐启宪.宫廷珍宝(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王建军,胥容非.金声玉顺:中国古代金银珠宝首饰精品赏析[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杨宏捷(1993.02-),女,回族,天津武清人,西南民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间手工艺艺术设计。
其他文献
对于五十年代出生的我们这代人来说,从小读的外国小说大都是《青年近卫军》、《古丽娅的道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一类,及至年龄稍大,想方设法甚至大冒风险所
1946年7月18日,一款由三块布和四条带子组成的泳装诞生了.这种名叫“比基尼”的泳衣,仅用了不足30英寸布料,揉成一团可装入一个火柴盒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跨国公司的进一步的扩张,企业之间所面临的竞争愈加激烈,而竞争的表现形式更多的将会是人力资源优势的竞争.因此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
摘要:我国传统思想源远流长,玉雕也是我国独有的文化艺术形式,其中主要包含了对于大自然的思考,这与我国传统道家思想不谋而合,因此道家思想对于玉雕的创作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其中主要表现在取法自然、无为与有为以及阴阳这三个方面,其中巧色巧雕是取法自然最为重要的表现,有为与无为则是对于不同审美取向的指导思想,一种是人工追求的美,另一种的自然美,阴阳对于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画面的构图方面,让雕刻对象有主有次,
那天本是个寻常日子。莫纳什大学(MonashUniversity)克莱登校园(Clayton campus)的罗伯特·孟西斯大楼(Robert Menzies Building)里,学生和老师们来去匆匆,都在为即将到来的
数年前,我在南部某郡从事一项与依靠公众福利生活的人相关的工作.我要做的是让每个人了解他们有能力自力更生,而我们所要做的只是把这样的能力激发出来而已.我请郡府选出一批
目的:临床分析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诊断及治疗的100例全瓷修复患者临床诊治资料,选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均使用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结果:本
目的:分析常规矫正与隐形矫正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48例畸形牙矫正病例,选自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诊治记录,数字表法均分患者,24例实验组患者实施隐形矫正,24例对照
我国《消法》规定消费者享有九项权利,经营者负有十项义务,使原本强弱悬殊的利益群体之间趋向平衡。当消费者的权益因经营者的原因无法行使或受到损害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可
人性化管理是当代企业管理的潮流,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管理效益的重要理念和方法。本文尝试借用社会学方面研究的成果,来为企业管理的人性化提供更多的方法,同时,通过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