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补偿40年:政策演进与理论逻辑

来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niao1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生态补偿已走过40年历程,本文以生态补偿的外部性内部化理论为基础,从生态补偿的中央政策梳理入手,考察中国生态补偿的内涵与政策体系的演化。发现中国生态补偿的目标、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措施和补偿体制机制都呈现出不断改进的特征,大致分为生态补偿的初设阶段、形成阶段和完善阶段。初设阶段的生态补偿在个别重点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但就中国生态补偿体系而言,还不是独立的、严格意义上的生态补偿。形成阶段的特征是已建立起生态补偿重点领域的补偿体制,相关补偿政策以科学定义的生态补偿为依据,建立起与环境保护政策相区别的生态补偿政策架构。完善阶段的生态补偿已覆盖生态系统的所有重要领域,提升了生态补偿的目标,描绘出生态补偿的整体框架和完善现有生态补偿的综合改革设想。
其他文献
城市建设强度是城市热岛形成与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了揭示两者之间的量化关系,以重庆市开州区为例,在用地地块、规则网格和建筑斑块3个空间尺度上,使用ArcGIS提取地表温度(
基于微观层面消费者的消费与储蓄综合比例效用恒等式,对宏观层面贸易国进口消费与国内财富积累的比例效用恒等式进行了理论推导,并使用2000-2009年GDP世界排名前十国家的宏观
太阳辐射在城市峡谷内形成多重反射,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峡谷太阳辐射吸收量与城市结构、墙体和路面反射率及时间显著相关。建立城市峡谷反射率数值模型,评估提高路面反射率能
绿化屋顶在节能设计中以附加当量热阻增大屋顶总热阻值,有效减少由屋顶进入室内的热量,降低室内空气温度。但根据已有的实验研究,绿化屋顶隔热特性与室内气温是耦合关系,随室内气
针对四川省成都、自贡等地农村住宅安全质量开展调查,研究农村住宅安全质量现状,探讨应对措施。研究表明农村住宅安全质量低下,存在缺乏强制性质量标准支撑、监管制度不健全
本文以《人民日报》1994—2016年的新闻报道为例探索政府视角下的网络安全问题。研究发现:第一,网络安全的报道重点经历了从技术议题到社会议题和外交议题的转变,与此同时,话
研制了一种新型外包钢筋混凝土钢管防屈曲耗能支撑,设计6个新型外包钢筋混凝土钢管防屈曲耗能支撑试件,对其进行轴向循环荷载试验,并对其中的4组试件采用ABAQUS有限元数值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