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朋友圈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de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惠芳是个外来打工妹,她在市区租了一间楼房居住。这天傍晚,惠芳去阳台收衣服,不经意间一抬头,发现对面楼房的窗户敞开着,一个老头探出身子正用手机对着她。惠芳很反感,狠狠白了老头一眼,转头回屋。
  惠芳前脚刚进屋,手机微信上就有人给她发来加好友验证信息:你是收衣服的姑娘吗?惠芳一愣,想不到那老头还挺新潮,微信倒玩得蛮熟练。
  惠芳随手加了老头好友,想听听他到底打算说些什么。老头解释说,他当时只是想拍窗外的景象,凑巧把她捕捉进镜头,请她别多心。惠芳觉得这解释很蹩脚,回复道:窗外又没什么特别的风景,值得你这么欣赏?
  那边的老头似乎急了,飞快地发消息:我每天都会拍张窗外的照片,发到朋友圈,不信你去看看。见老头这么认真,惠芳便点开了他的朋友圈,竟然一长串全是窗外的照片,而且真的是每天一张。
  误会解除了,但惠芳的疑惑反而加重了:老头天天做这般枯燥的事情,究竟是为什么?她留了心,经常去老头的朋友圈看看,一见到有新的照片就点个赞,有时还评论一下。老头显然对这样的关注很感动,在惠芳的每次留言下面都会回复“多谢”,一来二去,他们颇有点忘年交的味道。老头姓顾,惠芳尊称他为“顾伯”,而顾伯亲切地称呼她为“芳芳”。
  时间久了,惠芳索性上门拜访顾伯,成了他家的常客。顾伯一人独居,能有人陪他说话聊天自是求之不得。当惠芳问到朋友圈的那些照片时,顾伯回应说一个人太孤独,聊以解忧。
  一天晚上,惠芳习惯地查看顾伯的朋友圈,却发现没有更新的照片。她感觉有点儿不对头,又等了一会儿,顾伯仍然没发照片。惠芳担心老人会出意外,赶紧跑到顾伯家里一看,却见顾伯跌坐在屋门外,正费力地伸手去够落在地上的手机。
  惠芳赶紧俯下身子,吃力地把顾伯扶到床上。顾伯喘着粗气,说他这是心脏病犯了,床头柜上有救心丸。惠芳连忙拿过药,倒了水,服侍顾伯吃下药。顾伯很感动,连声说:“芳芳,你真是个好姑娘。真不知道该怎么谢你,如果不是你,恐怕我都过不了这一关。”
  惠芳还放不下心,问顾伯要不要去医院。顾伯摆摆手说:“我这病只是急于一时,休息一下便没事了。麻烦你把我手机拿过来,已经耽误了很长时间,再不发朋友圈就晚了。”
  惠芳有些不高兴,都这时候了咋还只惦记发朋友圈?但她还是去捡起手机。这时手机恰巧响起铃声,惠芳赶紧将手机递给顾伯。
  顾伯对着手机说:“娜娜,你先别着急,我这边没事的。你说我为什么没发朋友圈?呵呵,中午多喝了点儿酒,有些睡过头了,这时候才刚醒。”也不知道那边的人说了什么,顾伯笑着说:“好了,你说得都对,往后我不喝酒了还不行吗?保准按时把照片发上去,不再让你担心。可是你也要担保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别老分心。”
  顾伯打完电话,惠芳忍不住问:“您明明是犯病了,为何要说谎?”顾伯一阵苦笑,道出个中原委。娜娜是他的独生女,也是如今他在世上唯一的亲人。因为娜娜就读的大学在外地,父女平时难得见面,平时最多只能通通电话。可是今年娜娜要考研,时间尤为宝贵,顾伯担心通话会耽误女儿更多的时间,所以才跟娜娜约定:非遇紧急事情不打电话,平时他每天在朋友圈发一张新拍的窗外景,以此来向女儿报平安。
  惠芳心中恍然,原来这一张张看似无奇的照片,是向远方亲人传递的平安符。她疑惑地说:“顾伯,您大可不必天天到窗口拍照片,随便捡一张过去的照片发出去不也一样?”
  顾伯苦笑道:“我整日闷在家里,打开窗口给女儿发张新鲜的照片过去,也感觉这一天蛮有新意。如果连这点儿事都要作假,我都不知道该做点什么了。”顾伯还告诉惠芳,他有心脏病的事一直隐瞒着娜娜,否则她绝不会安心在外地上学。
  惠芳担忧地说:“可您的病是很危险的,身边没有亲人怎么行?这事您不应该瞒着女儿,毕竟对有孝心的孩子来说,父母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顾伯长长叹了口气:“这才是我最担心的。娜娜太孝顺,要知道我病得这么重,宁可不上学也要留在我身边。但是,只有考研才是她唯一出人头地的机会,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扯她的后腿。”
  惠芳心头一酸,好感人的父爱!从那以后,惠芳去陪顾伯的时间更长了,还时常烧点小菜送过去。顾伯明白,这位善良的姑娘是担心他会突发疾病,心里满满的全是感激。
  这天,惠芳来看顾伯,只见他一脸兴奋之色。没等惠芳开口,顾伯就高兴地说:“娜娜说学校要放暑假,她打算过来陪我几天,预计后天下午能到。”
  惠芳也替顾伯高兴,父女久别重逢,想想那画面一定相当感人。她嘱咐顧伯一定要拍张和娜娜的合影发到朋友圈,她还等着点赞呢。顾伯笑呵呵地说:“这个自然。”
  到了后天,惠芳一直关注着顾伯的朋友圈,可一直到晚上,也没见到那感人的父女合影。惠芳发消息去问,顾伯却说,娜娜的同学刚刚为她找到一份家教的工作,娜娜觉得报酬很优厚,只好决定暂时取消这次团聚。在这句话的字里行间,惠芳明显读出了顾伯的失落。
  打那以后,顾伯的精神状况越来越差,还时常唉声叹气。惠芳跟着心酸,开导他看开些,或许过不多久,娜娜就有时间来看望他。顾伯摇头苦笑:“孩子忙的都是正经事,我有什么看不开的?说心里话,她要是不总记挂着我,我反而会更宽心。”说完这番话,老人眼角已隐隐渗出泪水。
  又过了些日子,顾伯的心脏病再次发作,晕厥过去。幸亏惠芳过来串门,及时给他服下救心丸。顾伯醒过来,喘着粗气说:“芳芳,谢谢你!不过我恐怕是不行了,你别再为我费心,现在我只有一桩心愿,求你能答应。”
  面对顾伯殷切的目光,惠芳责无旁贷地说:“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会尽力帮您完成。”
  “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只有娜娜这个女儿,再过几天,她就要考研了,这是她人生特别关键的时刻。如果她知道我死亡的消息,肯定会影响她的学业。所以,我有个不情之请……”顾伯说话已经很费力了,他喘息了良久才说出他的请求。惠芳听了,惊讶地睁圆眼睛,“这是欺骗,我可从来没有骗过人!”
  “我求求你,就让一个将死的老人走得安心一些好吗?”顾伯颤抖着拿过手机递过去,满眼全是期待。良久,惠芳终于重重点了一下头,接过手机,走到窗前拍了一张照片,发到朋友圈……
  两个月后,惠芳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声音中全是兴奋。“喂,爸,我考上研究生了!”惠芳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娜娜吗?回来吧,我这里有你爸留下的话呢!”
  对方惊诧地问:“喂,你是谁?怎么我爸的手机在你那里?”惠芳没有回答,泪水再次模糊了她的双眼。
  当娜娜回来后,得知父亲已去世两个月时,无论如何不肯相信。“这、这不是真的,我爸一直给我发朋友圈的照片,从来没间断过,他怎么会去世?”
  惠芳郑重地拿出顾伯留下的手机,递到娜娜手上,一字一顿地说:“作为一个父亲,顾伯确实一直都活着。”
  选自《乡土·野马渡》
其他文献
捉拿烟袋王  晚清时期,麻城县城中有两家做玉器古玩生意的。一家的主人姓王,是位花甲老头,因为嗜烟成瘾,烟包大,人称烟袋王。烟袋王吸了几十年的烟,吸出特异功能──无论什么烟丝,吸上两口,或者嗅一嗅,就知道烟是哪个地方种的。烟袋王的店面比另一家绰号叫猴子的店面小,可是他为人真诚,童叟无欺,因此生意兴隆,财源茂盛。  这天晚上,烟袋王与朋友喝酒,直到半夜才踉踉跄跄回到家,倒头便睡。黎明时分,忽听得人喧马
期刊
古时,在江苏兴化县城有位叫顾斐的书生,患病数月,神情恍惚,整日口中念念有词“五月艳阳天”。这样的怪病,请了好多医术高明的医生,竟无人能治。有人听说施耐庵颇通医术,便将当时正住在此地的他请了来。施耐庵初步诊断后,找不到病因,一时也难以下药。  一日,施耐庵坐在顾斐床前,观察他的病情、神态和面色。这时,顾斐又自言自语地反复念叨着“五月艳阳天”,施耐庵以为他在病中迷迷糊糊地背书,记不起下句来了,便信口对
期刊
南樂镇里有个老中医,名叫方一拐,人却称他方三怪。首先是他长得怪:一条腿是断的,两只眼是瞎的,还瘦得皮包骨头;其次是他看病怪,每月只在农历初一和十五这两天开门接诊,其他时间拄着拐棍登上镇里最高的山峰白云山顶盘腿坐着,而只要一坐下,不管刮风下雨他都一动不动。再一怪就是他看病怪,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但一般的诊所医生给人看病,往往只讲究“望、闻、切”三诊,“问”只是个可有可无的诊法,可他却把问诊看
期刊
一将军出征打仗,走到一个小镇,见有一店门前挂有“天下第一棋”的招牌,便觉主人口气太大,就要下马与主人杀一盘,杀杀他的狂傲。主人闻听有人对弈,走了出来。是一老者,年过九旬,银须抖抖,但身板硬朗,耳聪目明。老人望了将军一眼,施礼道:“请!”将军忙还一礼,说:“老人家承让了!”言毕,入位。刚坐定,老人就让其执棋先走,将军不客气,举棋开盘,不多久,竟将老者杀得一败涂地。将军大笑,讥讽那老者:“什么天下第一
期刊
水生没有什么特长,只能到建筑工地干小工。他干活不偷懒,有多少力,出多少力,深得包工头的器重,开的工资和大工一样多。工地的工资一般是到年底结一次,平时可以支一点零花钱。  房地产不景气,房价一路下滑,从乡镇到城市,鬼屋随处可见。房子卖不掉,工资就无法兑现。眼看年关迫近,预报近期又有大到暴雪。工人们急,包工头急,承建商急,开发商急。急急急,干着急。水生跟二权说,你是包工头,我们工钱得找你要,咱们是你带
期刊
明朝初年,朱元璋建都南京。由于多年战乱,南京城破败不堪。苏州巨富沈万三慷慨解囊,斥巨资修复半座南京城墙,轰动全国。由此也引起朱元璋不满,以“莫须有”之罪名将沈万三发配云南。生性多疑的朱元璋始终不定心,几经思量仍是将沈万三在云南秘密赐死,一家老小全部下狱。  相传,沈万三曾有一个聚宝盆,无论何物只要放入盆内,都可变成金银。  荒郊客栈  云南边陲,茶马古道。  一个年轻人搀扶着一个病歪歪的老人,还扛
期刊
赵匡胤未做皇帝之前,是个身强力壮,粗眉大眼且性格豪爽的青年小伙子。从小爱好耍枪弄棒,练就一身过硬的武功。入学之后,又刻苦用功,深得老师喜欢和同学们爱戴。后因家境贫寒,不能继续攻读诗文,就辍学在家,以种田为生。  赵匡胤18岁那年,当地盛行赌博。闲下无事时,赵匡胤也跟朋友们到赌场凑热闹,久而久之,摸索出赌主老财们的心思,在“押宝”上,几乎场场有赢。虽然自己家穷,赵匡胤却不爱财,还为穷朋友们撑腰,变着
期刊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春天,风的威势有多大?  1974年3月底,我高中毕业,被分配到农场的十八连接受“再教育”。十八连紧挨着沙漠。第二天,沙漠就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  正值春耕备耕之际。早晨,童连长说:“不出工了。”  我们待在宿舍里,闭门关窗。可是,沙粒还是从门窗的缝隙里钻进来。仿佛有一群汉子要进门,又是敲又是推。门窗不断响,用毡子蒙住窗户,玻璃像要破碎一般,风携带着沙子、石子敲击。屋顶落着石子,还
期刊
吕豆豆毕业后来江南打工,认识了本地小伙杨俊浩,两人经过一年多的恋爱便正式步入了婚姻殿堂。杨俊浩上小学时,父亲因车祸离开了人世,母亲怕小俊浩受气,所以一直没再嫁,一个人咬着牙把他抚养成人。现在豆豆嫁进门,家里有三个人了。  按说这样的家庭够自由的了,可吕豆豆的心里总是高兴不起来。豆豆的婆婆是个哑巴,平时说话咿咿呀呀手势乱比画,急的时候眼睛瞪得老大,那样子非常可怕。  看看左邻右舍的阿姨和大妈,笑起来
期刊
小妮高中毕业那年,是1977年,冬季,高校开始公开招考,她正好赶上。第二年年初,高考成绩出来了,整个陈墩镇中学应届毕业生中只有两人考取大学,一人考取师专,第四名的小妮名落孙山。  小妮班主任跟她说,莫灰心,复读一年再考。这个班主任,是代课的老三届毕业生,参加高考也差了那么十几分。  第二年,小妮和她的班主任仍没考上,都还差了十几分。班主任灰心了,跟小妮说,我年纪大了,再不嫁人没人要了,你还年轻,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