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们的印象中,“变老”似乎总与一些负面信息联系在一起。然而,对一些年长者而言,年龄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他们照样创造奇迹,活得健康。
105岁创百米短跑纪录
2015年9月,日本京都105岁老人宫崎秀吉以42.22秒跑完100米,创造了世界业余田径比赛105~109岁组男子百米纪录。他呼吁,老人要挑战和展示自我,什么时候都不晚。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系陆一帆教授指出,短跑不仅锻炼心肺功能,还能增强反应、平衡和协调能力,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萍认为,短跑等爆发力强的锻炼还利于老人保持年轻心态。老人在量力而行的前提下,可适度进行一些高强度、速度型的体育活动,比如在固定自行车上快速蹬骑或快速游泳等。
102岁最老新婚夫妇
2015年6月,英国102岁的柯比和91岁的勒基在相恋27年后结婚,成为世界上最老的新婚夫妇。这对年龄加起来将近两百岁的长寿情侣想要告诉大家,任何年龄都不要放弃爱与被爱的甜蜜。
杨萍表示,无论任何年龄,都要勇于追求幸福、表达爱意,这是一种必需的心理需要。然而,国人表达感情较为含蓄,老人更是如此。单身老人追求“黄昏恋”,能获得更多安全感和幸福感;老年夫妻勤于表达对彼此的依赖和爱意,能极大提升生活品质。
百岁挑战高空垂降
2015年7月,英国101岁的桃瑞丝·朗,成功地从171米高的建筑上使用绳索垂直下降,刷新了自己此前创下的世界纪录,蝉联这项运动“世界上最老挑战者”。她说:“高空垂降等极限运动一直被视为年轻人的专利,但这并不意味着老人只能望而却步。”
杨萍说,老人应保持对生活的童心和好奇心,这样生活才会更有趣。
96岁瑜伽教练
2012年,家住美国纽约州的93岁老太道·波尔琼-林茨,被认定为世界上最老的瑜伽教练。三年过去了,如今96岁的林茨已经作为瑜伽教练教学五十多个年头,她一直坚信“不要跟着年龄跑,年龄说明不了什么”。
陆一帆指出,瑜伽属于伸展性活动,有助于维护关节和肌腱弹性,老人每天做些伸展活动可提升身体柔韧性,减缓衰老。另外,瑜伽还有助于摒除烦躁,使人心神安宁。
97岁老人半年都在飞行
来自加拿大的97岁老人乔治·尼尔,是世界上年龄最大却仍坚持飞行的飞行员,仅在2014年,他就在空中飞了194天。
在杨萍看来,相比国外老人不爱闲着的生活,中国老人似乎更爱“服老”。人到老年也要敢于追梦,晚年闲暇时间较多,正是追梦的好时机。还要培养兴趣爱好,比如多参加社会活动发挥余热,或与志趣相投的人组建文艺社团。
69岁老人一年跑马拉松239次
2013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69岁老人拉里·梅肯,在一年内跑完了239次马拉松,成为世界上一年内完成马拉松次数最多的男性。“运动重在坚持”是他的心得。
陆一帆表示,中国老人锻炼缺乏持久性,很多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难获得成就感,因此坚持尤为重要。不过,马拉松可能会对老人膝关节、足底造成损害,普通人不要盲目进行。老人锻炼应以动为主,方式多样,打球、跑步、骑行等运动交替进行,避免运动厌倦,半途而废;还要制订运动计划,常常给自己“我能行”的暗示,但不必强求取得什么成绩。
54岁男子一天做四千次引体向上
2015年3月,54岁的美国男子马克·乔丹在24小时内做了4321次引体向上,打破世界纪录。他表示,无论任何年龄,通过运动保持健康都很必要。
陆一帆表示,引体向上难度颇高,对背部、腰部、手臂的支撑力有很高要求。马克对我们的真正启示是,中国中老年人往往喜欢跑步、爬山等耐力训练,缺乏力量锻炼,因此缺少肌肉,而肌肉对身体格外重要。老人最好做一些比较安全的力量锻炼,比如坐式推椅、蹬腿练习等,每组十五个左右,坚持三组,每周一到两次。
105岁创百米短跑纪录
2015年9月,日本京都105岁老人宫崎秀吉以42.22秒跑完100米,创造了世界业余田径比赛105~109岁组男子百米纪录。他呼吁,老人要挑战和展示自我,什么时候都不晚。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系陆一帆教授指出,短跑不仅锻炼心肺功能,还能增强反应、平衡和协调能力,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萍认为,短跑等爆发力强的锻炼还利于老人保持年轻心态。老人在量力而行的前提下,可适度进行一些高强度、速度型的体育活动,比如在固定自行车上快速蹬骑或快速游泳等。
102岁最老新婚夫妇
2015年6月,英国102岁的柯比和91岁的勒基在相恋27年后结婚,成为世界上最老的新婚夫妇。这对年龄加起来将近两百岁的长寿情侣想要告诉大家,任何年龄都不要放弃爱与被爱的甜蜜。
杨萍表示,无论任何年龄,都要勇于追求幸福、表达爱意,这是一种必需的心理需要。然而,国人表达感情较为含蓄,老人更是如此。单身老人追求“黄昏恋”,能获得更多安全感和幸福感;老年夫妻勤于表达对彼此的依赖和爱意,能极大提升生活品质。
百岁挑战高空垂降
2015年7月,英国101岁的桃瑞丝·朗,成功地从171米高的建筑上使用绳索垂直下降,刷新了自己此前创下的世界纪录,蝉联这项运动“世界上最老挑战者”。她说:“高空垂降等极限运动一直被视为年轻人的专利,但这并不意味着老人只能望而却步。”
杨萍说,老人应保持对生活的童心和好奇心,这样生活才会更有趣。
96岁瑜伽教练
2012年,家住美国纽约州的93岁老太道·波尔琼-林茨,被认定为世界上最老的瑜伽教练。三年过去了,如今96岁的林茨已经作为瑜伽教练教学五十多个年头,她一直坚信“不要跟着年龄跑,年龄说明不了什么”。
陆一帆指出,瑜伽属于伸展性活动,有助于维护关节和肌腱弹性,老人每天做些伸展活动可提升身体柔韧性,减缓衰老。另外,瑜伽还有助于摒除烦躁,使人心神安宁。
97岁老人半年都在飞行
来自加拿大的97岁老人乔治·尼尔,是世界上年龄最大却仍坚持飞行的飞行员,仅在2014年,他就在空中飞了194天。
在杨萍看来,相比国外老人不爱闲着的生活,中国老人似乎更爱“服老”。人到老年也要敢于追梦,晚年闲暇时间较多,正是追梦的好时机。还要培养兴趣爱好,比如多参加社会活动发挥余热,或与志趣相投的人组建文艺社团。
69岁老人一年跑马拉松239次
2013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69岁老人拉里·梅肯,在一年内跑完了239次马拉松,成为世界上一年内完成马拉松次数最多的男性。“运动重在坚持”是他的心得。
陆一帆表示,中国老人锻炼缺乏持久性,很多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难获得成就感,因此坚持尤为重要。不过,马拉松可能会对老人膝关节、足底造成损害,普通人不要盲目进行。老人锻炼应以动为主,方式多样,打球、跑步、骑行等运动交替进行,避免运动厌倦,半途而废;还要制订运动计划,常常给自己“我能行”的暗示,但不必强求取得什么成绩。
54岁男子一天做四千次引体向上
2015年3月,54岁的美国男子马克·乔丹在24小时内做了4321次引体向上,打破世界纪录。他表示,无论任何年龄,通过运动保持健康都很必要。
陆一帆表示,引体向上难度颇高,对背部、腰部、手臂的支撑力有很高要求。马克对我们的真正启示是,中国中老年人往往喜欢跑步、爬山等耐力训练,缺乏力量锻炼,因此缺少肌肉,而肌肉对身体格外重要。老人最好做一些比较安全的力量锻炼,比如坐式推椅、蹬腿练习等,每组十五个左右,坚持三组,每周一到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