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DHA菌株的诱变育种

来源 :微生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hong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海水中分离得到产DHA的酒香酵母(编号为7-3)作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单一及复合诱变处理,初筛采用分光光度法确定菌体中油脂的相对含量,选择吸光度相对较高的菌株进行复筛,复筛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测定油脂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DHA含量。单一诱变的菌株H-1的脂肪含量达到43.8%,为对照的4倍,经复合诱变后得到1株编号为H-Z-6-3的菌株其油脂含量达50.4%,诱变后油脂中DHA的含量提高较少。
其他文献
构建汉滩病毒G2糖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加A可增强小鼠免疫刺激作用的CpG基序,检测其可否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参照Genebank中汉滩病毒M的全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引物两端引入可增强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1株真菌菌株DCM,研究了DCM菌丝球对染料的吸附脱色作用。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DCM的最佳脱色条件,即温度为30℃、pH6.5、摇速180r/min、碳氮比20:1。研究表明,DCM
对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ATCC13525)香兰素脱氢酶基因vdh进行了克隆、序列分析以及表达。PCR扩增获得了长度为1 449 bp的核苷酸序列,该序列编码含438个氨基酸,
霍乱弧菌是霍乱的病原体,可以分为O1群、O139群和非O1/非O139群.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产生的霍乱肠毒素(也称霍乱毒素)是产生霍乱的主要原因,也只有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可引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丙酮酯激酶(PK)活必级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偶联速率法测定93例肝硬化患者和53例正常人的血清PK活性。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PK活性明显降低(P〈0.001),并随肝功能减退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