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味儿的鸭蛋卖得贵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some_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市云阳县有一个叫温曙东的养鸭大户,论规模在当地不是最大的,但近两年,他却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
  
  中医改行去养鸭
  
  今年34岁的温曙东,在上初中的时候,母亲就瘫痪在床。为了给母亲看病,初中毕业后,他就跟着当地的一位中医学了6年医术,并用学到的医术坚持为母亲治疗,慢慢地母亲竟然站了起来。
  2000年,温曙东顺利办理医师营业执照,并在云阳新县城开了一家门诊,因为医术精湛、为人厚道,找他看病的越来越多。随后的短短5年时间,温曙东就积累了百万财富,并在县城购置了两套房子和一个门面房,而他的妻子经营着一家美容院,小两口的日子过得既温馨又舒适。
  然而,到2005年年底,这种温馨的日子被彻底打破了,之后的3年里,温曙东的生活大起大落、意外频发。
  云阳是三峡库区,三峡工程开工后,不少老百姓都移民到上海,温曙东和朋友也一起到上海去开平价药房,可上海市场竞争激烈,生意做了一年就亏了10多万元。就在这时,温曙东被电视上一则用蝇蛆养鸡的报道吸引住了。用蝇蛆喂的鸡产下的鸡蛋价格让他觉得很有诱惑,也让他看到了一个新的商机。
  重庆地区天气潮湿闷热,当地人都喜欢吃性凉的鸭蛋,而市场上卖的鸭蛋都是咸鸭蛋或皮蛋,新鲜的鸭蛋寥寥无几。当时,温曙东医师营业执照正好到期,看到新鲜鸭蛋市场的空缺,他想如果能养出一种没有腥味的鸭蛋,市场前景肯定比当医生还要好。于是,他决定养鸭子。
  
  3000只鸭子被饿死
  
  2006年年初,温曙东和一个朋友合伙,每人出资50万元用中草药养鸭。可养鸭的配方出来后,那位朋友却变卦了。除了之前拿出的15万元当入股外,剩下的35万元迟迟没有到位。
  由于资金没到位,5000只鸭子养到第三个月饲料就供应不上了。无奈之下,温曙东只好去找朋友借钱,可朋友们对他放着医生不当非要养鸭的做法很不理解,都不愿意帮忙。
  一连10天温曙东都没能借到一分钱,3000只鸭子就这么被活活饿死了。当时正是春节,因为怕大伙看笑话,温曙东白天不敢出门,晚上才悄悄地把死鸭子埋了。看着剩下的2000只鸭子奄奄一息,他做出一个决定:把其中的1500只贱卖,换点钱来养活剩下的500只鸭子。
  一个月后的一天早晨,温曙东正在睡觉,母亲跑来兴奋地告诉他鸭子产蛋了。他当时一下子就从床上翻身起来,接着,他就请来当地的畜牧局工作人员现场对自己的鸭蛋和农户的鸭蛋做对比。那一天,温曙东特别激动,自己苦苦等待的没有腥味的鸭蛋终于成功了。于是,他决定把县城的两套房子和门面全卖了,孤注一掷地要扩大养殖规模。
  当时妻子带着儿子正把美容院从云阳县城搬到重庆,为了养鸭子,温曙东与妻子聚少离多,妻子的反常举动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温曙东在蛋鸭养殖成功的同时,却为他的婚姻埋下隐患。
  
  打开更大的市场
  
  2007年年底的一天,正在捡鸭蛋的温曙东突然收到了一封妻子寄来的信。自从养鸭后,夫妻俩沟通少了,十天半月才联系一次,突然用信的方式沟通让温曙东觉得事情不妙。
  看完信,温曙东整个人都震惊了,这竟是一封妻子要求离婚的信。一年多的分离,两人的生活环境和思想确实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温曙东安慰自己,即使这样也没到离婚的地步。当时,鸭场正是产蛋的高峰期,面对妻子提出离婚,温曙东心想过段时间,妻子冷静下来应该会回心转意,于是还是照样忙他的事。
  转眼3个月后,妻子突然从重庆回到云阳,温曙东心想妻子是不是已经回心转意了,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很快被否定了,妻子是来办理离婚手续。2008年12月17日,温曙东最终同意离婚。那段时间,温曙东闭门不出,他害怕别人对他指手画脚。
  在灰暗的生活中度过了两个月后,温曙东慢慢地走出了离婚的阴影。鸭场在他精心照料下恢复了生产,随着鸭蛋的增多,他决定到重庆去开拓更大的市场。
  2009年6月,温曙东在重庆找到一家即将开业的超市,上门去推销自己的鸭蛋,没想到竟被对方一口回绝了。于是,他就提出,能不能让自己在开业当天做一个促销活动试一试,如果购买的人多就让他的鸭蛋进超市,如果购买的人少就不进。最后对方同意了。
  6月10日,超市开业的当地,温曙东在超市门口做了一个荷包蛋品尝活动,现场非常火爆。尽管一盒32枚定价88元,但现场购买的人还是很多。看到这种情况,超市老板最后同意让温曙东的鸭蛋进自己的超市。
  之后,那家超市每月鸭蛋的销售量平均能达到1万枚,温曙东的鸭蛋已经供不应求,他准备立即扩大养殖规模。(编辑/若邻)
其他文献
回顾当年,关广梅既不是国内承包租赁第一人,也不是租赁企业规模最大的,舆论选择她的原因,在熟悉内情的人看来,是由于对租赁企业姓“资”姓“社”的大讨论,推动和鼓励了经济领域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关广梅的一封信,成为思想解放的钥匙。  “我无论如何不能理解:过去微利、亏损,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的企业反而是社会主义,现在有了利润的企业反而是资本主义,真是怪事!”关广梅的这封信把改革上升到了理论高度,19
期刊
小巧玲珑,咬一口,满嘴流油,那味道,绝了!肉鲜,皮薄,香气扑鼻……这就是在浙江地区家喻户晓的“老台门汤包”。就是这5毛钱一个的汤包,正演绎着一幕现代版的“团结致富经”。    小汤包大利润    绍兴人每天至少要消费15万个“老台门汤包”。汤包店在绍兴有100多家。  这100多家包子铺都和一个今年只有29岁的小伙子分不开,他叫陈庆松。从2002年陈庆松来绍兴开店到现在短短5年时间,就挣了500多
期刊
30年过去了,回首往事,人们不会忘记在这些岁月里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发生的沧桑巨变,而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银行业更是经历了脱胎换骨式的深刻变革。银行业改革大潮中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弄潮儿,也铸就了一个个英雄碑。如“人民币先生”周小川、“救火员”刘明康、“性情中人”唐双宁等,他们见证了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全过程,可以说是中国银行业改革的缩影。在奋斗、转型、改变中,有些人的名字也许已被人淡忘,但
期刊
2008年4月28日这天对于沈阳苏家屯区褚贵村的徐光来说可真是个好日子,几个客人从美国远道而来,考察他的种植大棚,徐光详细地给他们介绍种植情况,因为这几个人或许会给他带来新的财富机遇。  这批客人代表美国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来这里考察投资项目,而吸引他们来的正是徐光大棚里种植的一种看上去很普通的叶子。  徐光大棚里的作物叫紫苏,属于一年生的草本科植物,也是朝鲜族常见的大田作物。徐光的这片基地共170
期刊
“没有不好的产品,只有不好的推销员。”这是外国某个营销牛人说的话。这话说得有点过分,但从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对卖东西方法的重视。不管你的理论多么动听,只有把东西卖出去才最牛......    展售    北京西翠路有一家大连海鲜烤鸭店,开业一年多,生意一直半死不活,与周围那些生意红火的饭店形成了鲜明对比。店主一直不明白原因。后来,他经过一番苦心调查,终于弄明白了,原因是饭店的消费者以周围居民为主,人们
期刊
五脏六腑点穴法助推创业成功    云南平川30岁的罗小江因患小儿麻痹症,不到3岁就无法站起来。医生说即使没有生命危险,能站起来的希望也几乎为零。  一天,罗小江在报刊亭随便买了本书,一篇关于报道五脏六腑点穴治病创业的文章吸引了他。文章介绍说,《五脏六腑点穴》是根据祖国传统医学奇经之督、任、冲、带脉与十经脉相互关系而创立的;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结合阴阳、五行、脏腑、气血辩证论治的理论来点穴治疗疾病
期刊
10月15日中午,一家名为“阳光社区”的BBS突然挂出一张拍摄清晰的图片,这张图片上的一纸“通告”格外刺眼。“阳光里出现一团乌云”,“倒闭潮席卷东莞”,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团旗下两工厂倒闭,6500名员工面临失业!专家分析指出:“从影响和知名度来看,这可以说是美国金融危机波及中国实体经济企业倒闭的第一案。”  合俊是港资上市公司,在玩具界举足轻重,世界玩具五大品牌中,合俊已是其中三个品
期刊
一场罕见的暴雪和已经肆虐多时的甲流,让这个冬天有一点闹心。  但是,经济复苏的暖流却在各个行业暗潮涌动,又让人感觉这个冬天其实并不冷,反而“春意”融融,到处洋溢着生机和希望。  说来也怪,去年冬天少雨雪,似乎是个干冬、暖冬,但那时因为世界金融风暴愈演愈烈,银行破产,企业大面积倒闭关门,局部经济一落千丈,让人丝毫感觉不到暖冬之“暖”,反而觉着寒风阵阵,严冬侵逼,周天寒彻。那时,人们普遍陷于恐慌、茫然
期刊
席梦思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床垫生产商,有134年历史的席梦思曾经辉煌一时: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剧作家萧伯纳都为它代言。然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20多年时间里,席梦思公司已经因为债台高筑而破产重组7次。这一次,席梦思也成了金融海啸的牺牲品。    提起“席梦思”,每个人都再熟悉不过了。很多人一直固执地以为,席梦思就是床垫。其实,它是一个品牌,是一个人的姓,
期刊
“帮人省钱自己赚钱”,北师大珠海校区的几名大二学生想出了这个创意。他们自创了一个主要面对学生群体的折扣网站,以低于市场折扣价的价格销售商品。除了赚取商品的差价,他们的盈利点还来自向顾客收取邮费。网站创建半年以来,光商品销售每天的营业额就超过2000元。  该折扣网站的创办人之一庞良德是北师大金融系的学生。大一时,渴望自主创业的他和两名同窗创建了这个省钱网站,他的创意是受一些购物返利网站的启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