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招贴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最能体现出拼命设计的形式特征,它具有视觉传达设计最主要的基本要素,它的设计理念、表现手法及技法较之其他广告媒介更具有典型性。他强调了各创作要素的象征性与隐喻性,各种要素都是一种心理的象征,是一种对创作者的表述,更是一种对观者的吸引。
关键词:招贴设计;艺术;心理世界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97-1
引言
招贴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最能体现出拼命设计的形式特征,它具有视觉传达设计最主要的基本要素,它的设计理念、表现手法及技法较之其他广告媒介更具有典型性。他强调了各创作要素的象征性与隐喻性,各种要素都是一种心理的象征,是一种对创作者的表述,更是一种对观者的吸引。
一、招贴设计概述
招贴广告的英文名称是“POSTER”,意为张贴在大木柱或者墙上、车辆上的印刷广告。招贴兼有绘画和设计的特点,并有多种表现形式。现代招贴海报的设计,使许多设计师有了更加广阔的设计思想,并由此产生了许多的设计风格。1980年,法国产生了象征主义,象征主义的招贴中注入了理性与感性,强调了形象与色彩的象征性与隐喻性,这种招贴中含有更广泛的人性的东西在里面,其中包含着作者的心理,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的东西。不同的创作要素会有不同的心理作用,对观者也会造成一定的心理作用。在此,我仅从色彩、图形以及情感设计等方面来作具体的阐述。
二、招贴的色彩设计与视知觉心理
(一)色彩设计的情感性
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作为观者,他们从对色彩的第一感觉便决定了观者的心理基础,对一个招贴的情感基础便由此产生,纯度高的色彩也就具有更强的前进性。色彩是招贴的“魂”,我认为色彩设计作品之所以打动人,不在于色彩是否强烈,而是色彩的丰富变化上。即使用一种颜色通过黑,白,灰变化其明度或纯度,做出等级色组成的画面,使画面效果产生秩序感、节奏感。颜色刺激是吸引主体注意力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黑色与单色结合的配比比黑白广告要吸引人注意,四色广告比黑白广告的注意程度高出了54%,暖色系比冷色系更引人注意。
(二)色彩设计的心理特征
色彩能给我们一种感觉和感性上的刺激。不同的色彩会给观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把握了色彩的运用就相当于抓住了观者的心理。每种颜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感性和感觉。不同的色彩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联想,比如:红色能让人联想起太阳、鲜血、火焰等事物。红色是强烈的、激烈的,兵特是非常刺激的一种色彩。红色寓意着反抗,象征着热情和爱情,同时给人以危险的警示。红色给人热切的、激昂的、强悍的感觉。较之其他颜色,红色更能吸引人们的目光。蓝色使人联想起天空、大海、清凉和希望等。蓝色表现为希望美好幸福。但又暗示着悲观和忧郁的感觉。蓝色是镇定的、理智的、冷静的颜色,蓝色既能给人一种信赖感,又能给人一种后现代化的感觉等等。
三、招贴情感设计与视知觉心理
一幅作品一定要有足够的吸引力,使观者注意。注意是指主体能够选择部分感觉输入而忽略其他感觉输入的现象。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二个条件:一是刺激本身的刺激特性;二是注意根据自身目的将注意力指向目标。如何抓住观者的心理认知力,是产品对目标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给目标用户留下深刻而良好的印象,既依靠产品自身的设计,也能依靠视觉传达的体现。
(一)情感设计中的形色心理刺激
情感设计中的形色心理刺激是指设计中直接利用稀奇的形和色彩,以及他们的夸张、对比、变形、超写实的形式来吸引人的注意。此类设计直接利用人的感知,特别是视知觉原理,满足人们最本能的对形的偏好和情绪体验,因此形式上他们通常鲜艳、明亮、具有精美或新奇的装饰性。
(二)情感设计中的情色心理刺激
情感设计中的情色心理刺激即通过设计将产品的通知或性能与性暗示混合在一起,吸引人的注意,并产生愉悦感。许多情况下设计物的实际功能与具有暗示性,带有情色以为的造型或者宣传广告画面中的俊男靓女并无直接关系,但是煽情的造型语言或画面,使人们能迅速产生兴趣,集中注意力。并且,情色刺激的设计能将由于画面产生的愉悦感与对商品的评价混合在一起使消费者产生同感。
(三)情感设计中的悲情心理刺激
情感设计中的悲情心理刺激是以激发人的同情心为目的的情感激发方法。心理学认为,同情是一种社会化的情感,一般指对他人的情感的体会和体验。同情以移情为基础,侧重于对方情感的知觉,其中包含了情感体验和认知两种成分。同情不仅产生与他人接近的情感体验,而且还应包含对其状态的认知和判断,并能驱动一定的行为。人都有同情弱者的倾向,对于他人的不幸遭遇会产生某种“同病相怜”的感叹。
四、结语
无论是从世界招贴设计的进程,还是中国招贴设计的进程看,招贴设计的创作与人的心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心理学伴随着招贴的整个设计过程,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更加关注心理上的东西,从潜在的因素进行考虑,使招贴这种视觉传达艺术,在心理层面进行更深的挖掘,无论是从色彩、图形还是从情感、视觉等方面看,考虑的主要因素都是如何抓住人的心理,首先在心理上得到观者的认可。我们正走向一个新的时代,我们关注现实,更寄希望于未来,相信招贴设计随着社会的进步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等著,周宪译.艺术的心理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
[2]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
作者简介:
李康,渤海大学文理学院艺术系。
关键词:招贴设计;艺术;心理世界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97-1
引言
招贴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最能体现出拼命设计的形式特征,它具有视觉传达设计最主要的基本要素,它的设计理念、表现手法及技法较之其他广告媒介更具有典型性。他强调了各创作要素的象征性与隐喻性,各种要素都是一种心理的象征,是一种对创作者的表述,更是一种对观者的吸引。
一、招贴设计概述
招贴广告的英文名称是“POSTER”,意为张贴在大木柱或者墙上、车辆上的印刷广告。招贴兼有绘画和设计的特点,并有多种表现形式。现代招贴海报的设计,使许多设计师有了更加广阔的设计思想,并由此产生了许多的设计风格。1980年,法国产生了象征主义,象征主义的招贴中注入了理性与感性,强调了形象与色彩的象征性与隐喻性,这种招贴中含有更广泛的人性的东西在里面,其中包含着作者的心理,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的东西。不同的创作要素会有不同的心理作用,对观者也会造成一定的心理作用。在此,我仅从色彩、图形以及情感设计等方面来作具体的阐述。
二、招贴的色彩设计与视知觉心理
(一)色彩设计的情感性
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作为观者,他们从对色彩的第一感觉便决定了观者的心理基础,对一个招贴的情感基础便由此产生,纯度高的色彩也就具有更强的前进性。色彩是招贴的“魂”,我认为色彩设计作品之所以打动人,不在于色彩是否强烈,而是色彩的丰富变化上。即使用一种颜色通过黑,白,灰变化其明度或纯度,做出等级色组成的画面,使画面效果产生秩序感、节奏感。颜色刺激是吸引主体注意力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黑色与单色结合的配比比黑白广告要吸引人注意,四色广告比黑白广告的注意程度高出了54%,暖色系比冷色系更引人注意。
(二)色彩设计的心理特征
色彩能给我们一种感觉和感性上的刺激。不同的色彩会给观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把握了色彩的运用就相当于抓住了观者的心理。每种颜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感性和感觉。不同的色彩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联想,比如:红色能让人联想起太阳、鲜血、火焰等事物。红色是强烈的、激烈的,兵特是非常刺激的一种色彩。红色寓意着反抗,象征着热情和爱情,同时给人以危险的警示。红色给人热切的、激昂的、强悍的感觉。较之其他颜色,红色更能吸引人们的目光。蓝色使人联想起天空、大海、清凉和希望等。蓝色表现为希望美好幸福。但又暗示着悲观和忧郁的感觉。蓝色是镇定的、理智的、冷静的颜色,蓝色既能给人一种信赖感,又能给人一种后现代化的感觉等等。
三、招贴情感设计与视知觉心理
一幅作品一定要有足够的吸引力,使观者注意。注意是指主体能够选择部分感觉输入而忽略其他感觉输入的现象。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二个条件:一是刺激本身的刺激特性;二是注意根据自身目的将注意力指向目标。如何抓住观者的心理认知力,是产品对目标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给目标用户留下深刻而良好的印象,既依靠产品自身的设计,也能依靠视觉传达的体现。
(一)情感设计中的形色心理刺激
情感设计中的形色心理刺激是指设计中直接利用稀奇的形和色彩,以及他们的夸张、对比、变形、超写实的形式来吸引人的注意。此类设计直接利用人的感知,特别是视知觉原理,满足人们最本能的对形的偏好和情绪体验,因此形式上他们通常鲜艳、明亮、具有精美或新奇的装饰性。
(二)情感设计中的情色心理刺激
情感设计中的情色心理刺激即通过设计将产品的通知或性能与性暗示混合在一起,吸引人的注意,并产生愉悦感。许多情况下设计物的实际功能与具有暗示性,带有情色以为的造型或者宣传广告画面中的俊男靓女并无直接关系,但是煽情的造型语言或画面,使人们能迅速产生兴趣,集中注意力。并且,情色刺激的设计能将由于画面产生的愉悦感与对商品的评价混合在一起使消费者产生同感。
(三)情感设计中的悲情心理刺激
情感设计中的悲情心理刺激是以激发人的同情心为目的的情感激发方法。心理学认为,同情是一种社会化的情感,一般指对他人的情感的体会和体验。同情以移情为基础,侧重于对方情感的知觉,其中包含了情感体验和认知两种成分。同情不仅产生与他人接近的情感体验,而且还应包含对其状态的认知和判断,并能驱动一定的行为。人都有同情弱者的倾向,对于他人的不幸遭遇会产生某种“同病相怜”的感叹。
四、结语
无论是从世界招贴设计的进程,还是中国招贴设计的进程看,招贴设计的创作与人的心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心理学伴随着招贴的整个设计过程,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更加关注心理上的东西,从潜在的因素进行考虑,使招贴这种视觉传达艺术,在心理层面进行更深的挖掘,无论是从色彩、图形还是从情感、视觉等方面看,考虑的主要因素都是如何抓住人的心理,首先在心理上得到观者的认可。我们正走向一个新的时代,我们关注现实,更寄希望于未来,相信招贴设计随着社会的进步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等著,周宪译.艺术的心理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
[2]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
作者简介:
李康,渤海大学文理学院艺术系。